肉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傳統市場的新鮮豬肉,切小塊,炒滷後收乾,然後放到調理機切碎,再用小火慢慢炒乾,過程約2個小時,就有真的只有豬肉的「手工肉鬆」,沒有品牌,沒有包裝,只有滿滿的愛

傳統市場的新鮮豬肉,切小塊,炒滷後收乾,然後放到調理機切碎,再用小火慢慢炒乾,過程約2個小時,就有真的只有豬肉的「手工肉鬆」,沒有品牌,沒有包裝,只有滿滿的愛

其實在台灣吃了幾十年的肉鬆、魚鬆,一直到越南之後才知道真正的「純手工」肉鬆是什麼味道,因為內人總是喜歡下廚,再加上從小刻苦的訓練,還為了家人健康挑選最新鮮的食材,然後才能做出自然美味的食物。說真的,過年期間大姐帶給老爸的魚鬆,新東陽肉鬆,都是在台灣普及而且可以說是必備的食品,不過這次我自己一打開那幾罐肉鬆,竟然沒有聞到一丁點肉香或是魚香,不說一打開罐子一股化學成份的味道,就連把鼻子貼到肉鬆上面,也沒有絲毫肉味… 這跟放太久的罐頭鵝油一樣,總是大家覺得那是有「品牌」的「高級健康食品」。


我試著用老婆製作手工肉鬆的方式,把魚鬆跟肉鬆各別炒了一遍,魚鬆看起來是家庭式小工廠生產的,不是大品牌所以包裝簡易,但是炒過之後就有魚/肉鬆的香味(我強烈覺得裡頭有參肉,雖然包裝是狗母魚鬆,但是我看到成分還有"豆粉"跟"魚肉",也就是大家不看成分,就會以為是百分之百的"狗母魚"鬆),我想炒魚鬆過程中能把一些添加劑或是防腐劑用高溫揮發掉大部分,所以炒完之後乾乾的魚鬆散發香味,我才能入口,也才放心能給老人家食用。


不過新東陽的鐵罐裝肉鬆就不一樣了,不僅炒的過程中散發強烈刺鼻的難聞氣味,連炒完之後的成品,也沒能有讓我能入口的條件,新東陽肉鬆的成分一樣有豆粉,但是標示了更多的看不懂的東西,我想不是大家都習慣而且麻痺了,這種東西應該是沒人要吃的才對啊… 就像是那個玻璃罐包裝精美的鵝油,可以在常溫保存2年,我想大部分的人都對這個「常識」沒有異議,但是只要你是一個待過鄉下而且不常食用加工食品的人,一定都會覺得這件事情的不可思議,日常生活中除非是發酵或是醃漬食品幾乎沒有保存期限,或是魚乾肉乾或是其他烘乾加工的東西,其他不放冰箱或是冷凍的,幾乎沒辦法長久保存,除非你加了不該加進去的「防腐劑」。


許多人一直很驕傲台灣的「便利商店」,玲瑯滿目的罐裝飲料跟加工食品,再加上全台遍佈的各大醫療院所,一間比一間先進,有沒有人覺得就是為了要趕上這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全民皆病,所以再加上全民健保,而讓民眾可以放心的亂吃,然後無後顧之憂的看病。第四台的健康食品廣告淹沒了老人,而新聞媒體的恐懼行銷,有什麼症狀就可能是什麼絕症,都一再地把無知的大眾推向無止盡的輪迴。吃加工食品,化學添加劑,不健康,看醫生,吃一輩子的西藥或健康食品,繼續生病,直到醫生宣布放棄救治,驚駭的靈魂願意發現並打破過去行屍走肉般的生活,拋棄過去的一切,開始全新的心態與生活,或許那個絕症就此銷聲匿跡,重生的喜悅彷彿已經告別愚昧無知的上輩子… 啊… 不小心離題了!


其實如果你是一個細心的人,就會知道連到傳統市場買隻新鮮的魚或是一塊新鮮的肉,在這個世風日下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更不要說大家為了便利,為了鞋底不希望沾上髒污或是腥味,而到有冷氣的超級市場採買處理好的食材,包裝好或是半加工好的東西是不可能會新鮮的(自己想),大家都知道有機食品或是認證過的東西是多麼貴,所以大家或許更有貴一點就是好的心態,所以常常用「錢」來衡量一件事情或是一個東西的「價值」,其實「價格」跟「價值」是永遠沒有關係的,龍蝦只是價格高,但是對身體的營養與好處,絕對比小蝦米還要差的遠,因為小蝦米是大自然養的,野生的,而龍蝦是養殖業者用餌料與藥品精心照顧的結果,大家都喜歡超市裡看起來漂亮又乾淨的包裝青菜,殊不知如果不噴藥,要採收賣相好的青菜簡直比中樂透還難,但是消費者及市場導向就決定了大家是註定要吃化學青菜的…


就好比只重視外表裝扮的,就只能一昧追求包裝過的「外在美」,殊不知真正「內在本質」才是比外在更吸引人,而且對大家都有好處的,60歲的瑪丹娜外表及身體特徵還像40歲的熟女,有誰覺得這件事一點意義都沒有嗎?

avatar-img
George Tran的沙龍
2會員
1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George Tr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快兩歲的不沾鍋,一大一小,是為了當時新買的電磁爐而加購的平底鍋。在越南看到電磁爐已經很久了,後來真的使用過才知道原來電磁爐真的超級省電,而且加熱夭壽快,強化玻璃質的爐具表面不會發熱,而是利用底下的銅線圈產生磁力場或是電磁波,然後將電力轉化成鍋具表面熱量的加熱方式,比瓦斯,紅外線爐都還要有效率,而
還記得第一次吃法國吐司,是在我幼稚園的時候,在市場附近一家文具店隔壁的飲料店,還記得有個大的冰冷櫃,上面有一排排直立的飲料名稱,如可可亞(我的最愛),冰紅茶,紅茶牛奶...說實在也記不得還有什麼,但是老老的老闆娘都會在我買法國吐司的時候,一慣的步驟,讓長大後的我不知不覺也會想念還會信手捻來這道料理。
原本今天應該是沒事耍廢的整天,因為昨天中午隔壁空地的自來水管破裂我昨天一下就處理好了,但是今天早上姪子不知為何把家裡的水管也弄斷了,所以下午我就決定探視昨天一併發現的排水管,而探視的結果就是水電工附身,把隔壁新屋主叫怪手卡厝挖地基的意外(就是把兩棟房子間的排水管跟供水管弄壞)處理好。 我也不知道是哪
這是快兩歲的不沾鍋,一大一小,是為了當時新買的電磁爐而加購的平底鍋。在越南看到電磁爐已經很久了,後來真的使用過才知道原來電磁爐真的超級省電,而且加熱夭壽快,強化玻璃質的爐具表面不會發熱,而是利用底下的銅線圈產生磁力場或是電磁波,然後將電力轉化成鍋具表面熱量的加熱方式,比瓦斯,紅外線爐都還要有效率,而
還記得第一次吃法國吐司,是在我幼稚園的時候,在市場附近一家文具店隔壁的飲料店,還記得有個大的冰冷櫃,上面有一排排直立的飲料名稱,如可可亞(我的最愛),冰紅茶,紅茶牛奶...說實在也記不得還有什麼,但是老老的老闆娘都會在我買法國吐司的時候,一慣的步驟,讓長大後的我不知不覺也會想念還會信手捻來這道料理。
原本今天應該是沒事耍廢的整天,因為昨天中午隔壁空地的自來水管破裂我昨天一下就處理好了,但是今天早上姪子不知為何把家裡的水管也弄斷了,所以下午我就決定探視昨天一併發現的排水管,而探視的結果就是水電工附身,把隔壁新屋主叫怪手卡厝挖地基的意外(就是把兩棟房子間的排水管跟供水管弄壞)處理好。 我也不知道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