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3/03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拓展學習視野與文化互動──審查員的座談與參訪1-2

圖28 和田三造(台展第5 回審查員) 淡水風景1931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台展資料庫。)
三、參訪活動
殖民地台灣位於日本國土的最南方,有著帝國領土擴展的象徵意義,使得殖民母國人民想一窺究竟,而陸續舉辦各類的名勝展覽及選拔活動;[1]同樣,台展在創立之初也標榜著「地方色彩」[2];跨海來台的內地審查員,大都藉此機會走訪台灣各地,[3]特別是阿里山為多數者嚮往之處,如第4回(1930)東洋畫家勝田焦琴因其兄勝田素章定居於嘉義行醫,[4]在嘉義拜訪時,受到春萌畫會的熱情款待,[5]留下「阿里山、小塔山頭、白樹林、雲煙的美景寫生」。[6](圖27)第7回(1933)東洋畫家結城素明至阿里山遊覽,讚譽道:「山頂看日出時,見到金色光芒照亮全山的畫面時,立即描繪出許多草圖;搭火車的途中,也見到非常多有趣的風景,決定返回內地後努力介紹阿里山。[7]第8回(1934)西洋畫家藤島武二,由顏水龍陪同至阿里山寫生,說道:「以其得意之靈筆揮毫,盡收山岳風景於筆下」。[8]
除此之外,也有審查員以台灣景點進行創作,於會場展出如:第3回(1929)西洋畫家石川欽一郎《新竹郊外》及《台中郊外》;第5回(1931)西洋畫家和田三造《淡水風景》(圖28),小澤秋成《台北風景(一)》、《台北風景(二)》;第6回(1932)東洋畫家結城素明《鵝鑾鼻》(圖29),西洋畫家廖繼春《高雄風景》;第7回(1933)西洋畫家藤島武二《淡水風景》,小澤秋成《高雄風景》、《高雄的夏》及《高雄的春》(圖30);及第8回(1934)廖繼春《安平風景》等。
圖29 結城素明(台展第6 回審查員) 鵝鑾鼻1932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台展資料庫。)
圖30 小澤秋成(台展第7 回審查員) 高雄的春1933 (圖片來源:李欽賢,《台灣影像歷史系列──斯土繪影1895-1945》,台北,立虹出版社,1996 年,頁132。)
四、官方的委託創作
回溯1912年為紀念明治天皇主政45年,舉辦「拓殖博覽會(殖民地博覽會)」,介紹殖民佔領地:台灣、樺太(庫頁島)、朝鮮、滿洲、北海道,該展海報以台灣泰雅族原住民為意象設計(圖31-1)[9],台灣館則展示《高雄港全景》作品(圖31-2),委由東京美術學校的知名畫家黑田清輝、久米桂一郎、和田英作及小代為重共同創作,[10]藉此宣揚統治領土的政績,又帶有視覺美感的表徵。同樣,官展期間也不乏委託審查員進行創作,如1928年高雄市尹太田吾一,也是台展評議委員,為慶祝昭和天皇登基「御大典奉祝」,[11]委託審查員塩月桃甫創作《壽山から見た高雄街》[12](圖32)作為獻上賀禮。1933年高雄市尹西沢義徴,再度委託審查員小澤秋成,繪製宣傳油畫30餘件,於「高雄州廳」展出。[13]1931年及1932年日本內務省於東京舉辦「國家公園預定地景勝展覽會」[14],前者委託第5回(1931)審查員和田三造描繪阿里山[15],後者委託第6回(1932)審查員小澤秋成創作《太魯閣峽谷》。[16]1935年台灣總督府交通局發行「始政四十週年紀念繪葉書」[17]三張一組,發行5萬份;邀請審查員塩月桃甫、鄉原古統、木下靜涯,分別描繪《鵝鸞鼻燈塔風景》、《台灣神社風景》及《新高山風景》。同時間台南為慶祝「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市尹藤坦敬治邀請日本畫家小早川篤四郎(Kobayakawa Tokushiro, 1893-1959)[18]繪製一系列台南歷史畫,但其中又委託審查員顏水龍描繪《傳教士范無如區訣別圖》,現典藏於台南歷史館。[19]
檢視整體,懇談會及演講會:前者類似交流平台,透過官方、審查員、入選者共聚一堂,分享各自的創作經驗及參賽感受,加深對藝術觀念的認知,提升展覽運作的發展,就歷回參與人數上有愈來增多的趨勢;後者藉由審查員發表,傳遞藝文資訊,雖為學習的場域,但辦理次數不多。參訪活動或委託創作,審查員透過台灣的旅行經驗,將過程的所見所聞,內化為創作品,讓學習者直接見識到藝術的能量,藉以向上學習。此外,委託創作也結合官方發展地方色彩之政策,雖帶有統治殖民的誇耀,但也形塑城市藝文風格,帶動觀光行銷。
圖31-1 1912 年東京拓殖博覽會海報(圖片來源:姚村雄,《設計本事─日治時期台灣美術設計案內》,台北市,遠足文化,2005 年,頁:85)
圖31-2 1912 年「東京拓殖博覽會」台灣館的大壁畫,由日本知名畫家黑田清輝、久米桂一郎、和田英作、小代為重共同創作《高雄港全景》。畫面呈現山海交錯的灣澳海岸,眺望遠方的船舶,具天地遼闊之氣勢。 (圖片來源:楊孟哲,《日治時代台灣美術教育(1895-1927)》,台北,前衛出版社,1999 年,頁148。)
圖32 1928 年高雄市委託塩月桃甫創作《壽山から見た高雄街》,作為昭和天皇登基之賀禮。 (圖片來源:《台灣日日新報》1929 年1 月18 日第2版。)

資料來源
[1]1902年台灣日日新報徵求地方名勝古蹟照片,1914年預計發行12冊台灣攝影,1918年台灣風景與民俗攝影比賽,1919年執政24周年攝影紀念展,1923年台灣風景攝影展,1927年台灣八景選拔,1931年東京的台灣風俗與產物展,1933年阿里山與新高山攝影展等。資料來源:顏娟英,《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台北,雄獅圖書,1998年。
[2]顏娟英,〈台展東洋畫地方色彩的回顧〉,《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圖書,2001年,頁486-499。李進發,〈日據時期官辦美展下台灣繪畫發展中的鄉土意識〉,《現代美術》61期,1995年,台北,頁55-69。
[3]如:第5回(1931)東洋畫家池上秀畝、矢澤弦月至阿里山及太魯閣參觀。第9回(1935)東洋畫家川崎小虎也至阿里山參觀。第3回(1940)府展東洋畫家野田九浦、森白甫與西洋畫家齋藤與里、中野和高在審查結束後,至中南部及淡水觀光寫生。參閱《台灣日日新報》1931年10月31日夕刊第2版。〈台展審查員の消息〉(台展審查員的消息)。1935年11月3日第7版。〈川崎、梅原兩氏∕けふ離台〉(川崎、梅原兩人∕今日離台)。1940年10月19日第3版。〈府展の搬入きのふから開始さる∕四審查員來台〉(府展收件於昨日開始∕四位審查員來台)。
[4]勝田素章於嘉義行醫期間,家中即掛有勝田焦琴之作品。參閱王耀庭,〈林玉山的生平與藝事〉,《台灣美術全集──林玉山》,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2年,頁35。
[5]《台灣新民報》1930年11月29日第9版。〈嘉義台展審查委員歡迎會盛況〉。內文:「台灣美術展覽會的審查委員勝田焦琴氏,日前審查告畢,蒞嘉滯在於令兄勝田素章氏宅。嘉義春萌畫會會員林玉山、林東令、朱芾亭、野村常久五氏發起,邀集該會諸同人,於去11月18日午後5時,在碧霞樓開盛大之歡迎會,席定爰由該會代表林玉山君述歡迎辭,勝田氏起立道謝,並說明東洋畫之要素,繼移入開宴,至八時頃在盛會裡賓主盡歡而散云」。
[6]《台灣日日新報》1930年11月28日第1版。
[7]《台灣日日新報》1933年11月1日第3版。〈祝山頂上の御來光を拝む∕台展審查員結城畫伯〉(祝山山頂觀看日出∕台展審查員結城畫伯)。
[8]《台灣日日新報》1934年10月23日第7版。〈藤島畫伯あす阿里山へ〉(藤島畫伯∕明日前往阿里山)。
[9]姚村雄,《設計本事─日治時期台灣美術設計案內》,台北市,遠足文化,2005年,頁:85。
[10]「拓殖博覽會(殖民地博覽會)」於東京上野公園不忍池畔舉行。《高雄港全景》大型壁畫(高24尺、寬80尺)。楊孟哲,《日治時代台灣美術教育(1895~1927)》,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9年,頁148-149。
[11]《台灣日日新報》1928年10月30日第4版。〈高雄市奉祝獻上品〉。內文:「高雄市御大典奉祝獻上品經市當局考慮中,然未有適當特產品,故其選擇頗苦心,唯以壽山館,往年皇太子殿下鶴駕台灣之際有沐御宿光榮,略定欲以是謹寫洋畫獻上,此洋畫大體委囑奉,職台北高等學校之鹽月氏云。」(註:昭和天皇於1928年11月10日,在京都舉行即位大禮;他於1923年抵台視察,下榻於高雄時,因逢其壽誕,故將高雄山更名為壽山,以為祝賀)。
[12]《台灣日日新報》1929年1月18日第2版。〈高雄市獻上の油繪∕壽山から見た高雄街-塩月畫伯の力作〉。
[13]《台灣日日新報》1933年9月22日第3版。〈高雄市の宣傳油畫〉。
[14]國家公園預定地:阿里山(台灣)、金剛山(朝鮮)、阿蘇、霧島山(九州)、瀨戶內海、日本南阿爾卑斯山、富士箱根、日光、十和田湖、大沼公園(北海道),十處代表性風景區。
[15]《台灣日日新報》1931年10月19日第7版。〈國立公園の候補地∕阿里山の風景寫生∕和田畫伯が内務省から賴まれて〉(國家公園預定地∕內務省委託和田畫伯∕阿里山風景寫生)。
[16]《台灣日日新報》1932年7月19日第7版。〈島都の秋を飾る∕台展の審查委員發表∕内地側は結城、和田兩畫伯∕特に陳氏進、廖繼春二作家選ばる〉。
[17]上田雄二,《情熱‧愛‧詩情──塩月桃甫展》,日本,宮崎縣立美術館,2001年,頁200。
[18]小早川篤四郎自幼就來台灣,曾拜台北師範石川欽一郎學畫;又曾返回日本,入岡田三郎助(1869-1939)在日本東京的本鄉洋畫研究所學畫,並曾入選日本帝展。http://slyen.org/forum/viewtopic.php?t=66(參閱日期:2014年2月18日)。
[19]原委託日本畫家小早川,繪製一系列台南歷史畫,約20張。當時台大總長及省立圖書館館長向市尹建言由顏水龍參與繪製。參閱莊素娥,〈純藝術的反叛者──顏水龍〉,《台灣美術全集6──顏水龍》,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2年,頁20。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Amit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