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ta
Amita,喜歡歷史文化及藝術創作,曾發表文章於《博物館學季刊》、《台灣美術》、《現代美術》、《藝術學》等學術刊物,歡迎一起來討論。
Amita
Amita,喜歡歷史文化及藝術創作,曾發表文章於《博物館學季刊》、《台灣美術》、《現代美術》、《藝術學》等學術刊物,歡迎一起來討論。
6
篇文章
0
專題
0
NFT
0
勳章
1
追蹤者
3
追蹤中
追蹤
贊助作者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展覽機構──行政組織與運作流程1-1
行政組織是關係展覽運作之效能,從官展章程的幹部設置第1章第2條:「會長1人、副會長1人、評議委員若干人、審查委員長1人、審查委員若干人、幹事若干人、秘書若干人;會長由台灣教育會會長、副會長由台灣教育會副會長擔任,而其他幹部則由會長聘任之。審查委員長、審查委員即每年聘任之。」
發佈於
日治時期台灣官辦美術展覽會
2023-02-01
3
專題前言
回顧台灣,在清領時期並無西方美術概念,直至1895年受到日本殖民後,開始接受教育體制下之美術學科,在經歷三十多年的經營,投身美術者日漸增多,已凝聚出一股新勢力, 且受到日本於1922年創辦「朝鮮美術展覽會」之影響,台灣當政者在社會輿論及藝術界的迫切下,鼓吹了官辦美展的舉辦。
發佈於
日治時期台灣官辦美術展覽會
2023-01-31
1
繪製每一幅佛像畫,體悟每一法義之妙境
溯源唐代《歷代名畫記》所述:「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及宋代《宣和畫譜》對釋道畫推崇為首之主因「稟五行之秀,為萬物之靈」,並開宗明義解釋:「畫道釋像與夫之風儀,使人瞻之仰之,其有造形而悟者,豈曰小補之哉。」(註1)顯見繪畫歷來重視教化之功能,而瞻仰佛畫像,或許能得到精神上的提升而悟道,不可當作小事
2023-01-25
4
地藏菩薩與目犍連尊者
民間迷信農曆七月是鬼月,諸事不宜,不少行業因而處於度小月的清冷狀態,但佛教界卻盛大慶祝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節」(註1),和七月三十日的「地藏菩薩誕辰」,各地道場大多舉辦誦經、禮懺、普渡、放蒙山等法會。
2023-01-12
4
神佛的百科全書----水陸畫
佛教界年度盛事——水陸法會已陸續展開,參與信眾莫不以誠摯之心撰寫牌位,為親朋好友消災祈福,為往生者、歷代祖先、累劫怨親、舍宅神、及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等亡靈超薦;歷史記載水陸法會傳緣起於梁武帝的無遮大會,伴隨著儀軌而有水陸畫的展出,提供無法閱讀經文的信眾們領受。
2023-01-12
1
日治美術高雄系列01:齎志以歿的西洋畫家----蔡朝枝
蔡朝枝,日治時代就讀台南師範學校講習科,當時教師為川村伊作、山本磯一,二人皆為東京美術學校師範科畢業,學習正統教學法。畢業後,他與鄭獲義同在第三公學校任教,期間適逢各學校指派美術教員擔任高雄市美術推動幹部,他與鄭獲義隨即加入,當時並無一台籍教員參與,卻成為高雄美術界先驅者。
2023-01-10
4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
想閱讀更多
Amita
的內容?
立即追蹤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
先不用,謝謝
前往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