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點:
(1)社會的進步(創新/生產效率提升=資產), 才是經濟的成長動力; 其他都是投機
(2)投機沒有不好, 只是可能風險來的時候比較無法反應
1. 故事
捕魚 (賺錢)
→ 創造漁網, 賺錢效率提高
→ 有了錢(儲蓄), 可選擇 (1) 消費
(2) 繼續儲蓄
(3) 借貸
(4) 投資 (建立資產)
→ 創造銀行與貨幣 (方便流動性)
→ 政客開空頭支票 (金本位開始失準)
→ 擔心鈔票不值錢(通膨),轉到實質性資產 (炒房)
→ 如果炒房賣不動/違約,經濟準備泡沫破裂
→ 為了避免有爛帳影響貨幣信用
政府發出 QE + 國債 (短期治標)
---------
美國放棄金本位, 改為信用本位
但如果失去信用, 美國會一厥不振, 所以美國會盡一切辦法避免此事發生
(讓美國維持世界NO.1)
ex. 石油由美元計價, 如果中國/中東有人挑戰, 美國就會掐死他們
→中美貿易戰
ex. 比特必取代貨幣, 那就掐死比特必 (所以比特必只能投機)
ex. 2022會暴力升息, 也是怕貨幣不值錢而影響到美國地位
----------
大部分美國人之所以看起來會這麼廢
就是因為是真的廢, 可以視為靠制度保護的富二代
----------
經濟循環
普通/起步: 持有 投機性商品 (股票)
→ 興奮/過熱: 持有 實質性商品 (相對抗跌)
→ 泡沫
→ 恐慌/驟降: 持有 現金, 等到市場情緒穩定再開始下一個循環
* 變現速度慢的標的(房地產), 分配比例別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