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並非是無風險投資

小股東彼得
發佈於小股東的大投資 個房間
2024/04/0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美國公債於金融市場多被視為無違約風險,美國公債殖利率也常被作為許多金融工具定價的基礎。然而美國公債的投資真的沒有風險嗎?


投資人近期或多或少會瀏覽到【美國債台高築、財政惡化】等警語。不論你是否信奉美債為無風險商品,對於任何一項投資都應該存在更為客觀的觀察,不論是機會還是風險。

美元與滙率

我們先來淺談一下美元與滙率這件事情。

幾乎所有國家的貨幣價值和滙率都是和美元對標的。這和貨幣儲備的邏輯適合一起討論。人類進入文明及貨幣時代後,很快就發現了黃金的價值,於是儲備黃金來發行貨幣成了貨幣巿場的基石,但漸漸地美元掘起,目前大部份國家即便儲有黃金,乃以其持有的美元作為儲備來印制自己國家的紙鈔。美元的被信任,成就了以美元為核心的經濟運行模式。更準確的來說,應該不是美元被信任,而是美國政府被信任。

大家都以在國際貿易中賺了多少美元存底來作為貨幣發行的儲備標準,那麼可曾思考過,美國印制的美鈔又以什麼儲備來作為依據呢?這是第一個問題


再者,美國財政部的公開資訊中,2024年首月的美國聯邦政府公共債務總額已突破34兆美元。

以台灣人的視角來看,34兆美元在5.25%的基準利率下,每年的利息支出即近乎1.8兆美元,合計台幣約57兆台幣。而台灣中央政府的總歲入每年不足4兆台幣。我們可以理解,美國政府每年需要為債務給付的利息就超越台灣政府總歲入的14倍了。

這數字確實可觀也可怕。

美國人都不擔心嗎?美國政府欠那麼多錢!我們還去買美國政府發售的債券?危不危險呢 !

 

不管美國人是否樂天知命、活在當下。美國人均攤美國國債,每人概需承擔10萬美元,如此數字,美國人怎會莫視。但是美元的經濟體並不能如此簡單粗暴地作解讀。

 

我們先回過頭來討論第一個問題:美國印鈔的依據是什麼

世界各國以美元作為儲備來發行本國貨幣,有多少美元才能印多少鈔票,以免本國貨幣眨值。難道美國大肆印美鈔就不擔心美元眨值嗎?亦或是美國財政部藏有無可計數的鉅額黃金呢! (答案並不是)

美國早以利用美元掌控了全球絶大多數的交易巿場,美國聯準會所管理的是【美元巿場】而不是【美國巿場】。與其說美國聯準會在控制美元發行數量,不如說美國聯準會在控制美元流通量。

這個世界信任的是美國政府以及它發行的貨幣。所以美國政府所發行的政府公債成了美元流動的基石,因為大家都相信美國政府會負責任的履約,而樹立了美國政府公債的價值性。

當美國財政部發行公債並由商業銀行販售時,即啟動了美元的流動性。賣出公債收回美元,供美國政府推動各項政策,包含擴及全球的軍事支出。而美國聯準會則使用各種工具來控制美元的流動性,包含把債券賣出來收回美元以減少美元的流動性,降溫美國經濟

(此即所謂縮減FED的資產負債表)。


FED是中央銀行的身份,利用利率及存款準備率等調整權限來控制美元的巿場流動性。

所以我們可以說其實FED並沒有在大量印鈔,無限QE雖然需要印更多的紙鈔但那是超級寬鬆政策下因應貨幣流動量需求所作的印鈔而不同於一般國家因外滙存底上升而釋放出來的本國貨幣。

美元巿場已然是全球貨幣巿場。我們仍然認可美元是目前唯一能維持全球經濟秩序的介質。所以可以說不存在美元單方面眨值的問題。

 

如上,即然把美元的問題釐清了,問題和風險並不在美元。那麼風險則回到【美國政府】身上。全球的貨幣基礎在美元,美元的基礎在美國政府的債信。

 

世界上最被認可的三大信用評等公司: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穆迪(Moody's)和惠譽(Fitch)。前二者是美國公司,惠譽則是英國公司。

這三大信評公司中標普於2011年已經將美國債信列為次優的AA+,而惠譽則是2023.08月將美國主權債信評等自最優AAA調降至次一級的AA+,理由是反映美國「未來財政預料將惡化」。
而唯一維持美國主權債信最優評等的穆廸雖未調降評等,但於2023年末將美國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理由亦是「巨額財政赤字和債務承受能力下降」。

雖然一個國家財政惡化,尚不足以去評價它的主權可能發生動搖,然而美國主權信評受到現今的評價也確實是歷來未見的差。

過往的無風險不代表未來亦完全無風險,這是身處投資巿場應有的認知。

 

利率、通膨與債務

談完了美元,也看了一下債務人的狀況。那麼我們來幫美國這個債務人思考一下它該如何來面對這場債務危機!

債台高築,加上昂貴的利率,光利息就高的壓死人了。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美元利率以及發債票面利率都是美國自己決定的。基準利率調降,新發售債券跟著降低票面利率,沉重的債息也就得到了疏解。

再來則是通膨的層面,以長期債券來看,在通膨的環境下只要利率平衡於通膨率,當債券到期時以票面履約,多年來付出的利息恰恰被通膨抵消,美國政府等同於平白拿了一筆不用成本的長期資金。這和我們所理解:在通膨環境下可持有負債不持有現金是相同的道理。存款和負債的絶對金額都是不會改變的,但經歷通貨膨脹後,現金存款的價值性和購買力降低了;負債額的實質價值也被通膨削弱了。

利率直接影響貨幣乘數和流動性,對經濟的鬆緊有著強力的牽引力,通膨則關乎著利率的動向。而這二個因子也影響者債務的承受力。這循環正考驗著一個經濟體的自由度及成熟度。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我們再來作回顧與對照,全球舉債最兇的國家應該是日本,然而日本國債的債權人則幾乎全為日本企業及日本民眾。也就是說日本舉全國之力在熬著失落的30年。目前日本國債仍高達日本GDP的250%。然而日本政府並沒有政權動搖或傳出倒債。
相對的美國國債佔全美GDP佔比,在2008年以前約莫守在60%,至2014年始上升至100%左右,時至2023.Q4則為121%。

2024年台灣國債佔GDP佔比預估值為23%。身處穩定低波動的經濟環境也未償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呀。



~想了解本人貼近盤面的投資建議,請到小股東的大投資
~閱讀我的投資歷程和經驗分享,請到致富手冊
~參考追蹤的個股:資源池個股名單。更多財經短評:小股東粉專


 

 

以上分享於2024.04.06。以上內容不作為筆者推薦投資之依據,有投資人應自行判斷投資風險。

8.3K會員
258內容數
從白手到財務自由是筆者的歷程,2022年領息200萬。 這個專題將陪你走向穩健投資的道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