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晝和永夜,哪個才是無間地獄? #黑暗榮耀

永晝和永夜,哪個才是無間地獄? #黑暗榮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黑暗榮耀 #Netflix #有雷推薦 #宋慧喬的復仇情書

raw-image


「有些憎恨就像思念,怎麼也無法停止」

18年來只望著一個人而存活是甚麼感覺?
在每個深夜、每個痛苦不堪、每個想要放棄生命的瞬間都會想起的那個人,
是在高中霸凌自己、摧毀人生所有希望的人,而助紂為虐的四個同學、知情包庇的老師、員警,還有為錢放棄自己的生母是見證一切的幫兇。
文同垠(宋慧喬飾)的人生好像在高二那年劃下了休止符,從此以後她的世界跟夢想都只圍繞著那個人-朴涎鎮(林智妍飾)

而在18年漫長的復仇生活裡,那一封封寫給朴涎鎮寄不出的信,像是情書也像是對自己的獨白,用溫柔堅定的語氣說著最寒冷的地獄呢喃。

raw-image


/
有種花對著天空吹奏號角,叫做「惡魔的號角」,對神來說可能是種傲慢,但也可能是不甘於命運的質問

最近一直深陷在Netflix《黑暗榮耀》的魅力中,這部話題新作是由寫出《鬼怪》、《太陽的後裔》的神編劇金銀淑操刀,描寫校園暴力加害者與受害者哪邊才是地獄的故事。
女主宋慧喬一改過去白蓮花的形象,飾演被有權勢又有錢的朴涎鎮霸凌到身心靈殘破不堪,全身無一處肌膚完好的文同垠,從身處地獄的受害者到回以地獄的加害者的復仇之路。

劇中文同垠身處的世界淨是黑暗,其中少數的光亮是來自朱如炡(李到晛飾),這個教會她圍棋給予溫暖並願意當她的劊子手的男人。
朱如征曾問:「妳不打算停手嗎? 妳是比他們更好的人呀~」「等復仇結束妳的世界會是一片廢墟」
文同垠笑了,脫下外衣露出被電棒捲跟熨斗燙得滿身傷疤的軀體,回答道:「我不想比她們更好」「我已經不剩一絲尊嚴,是不能在荒蕪的廢墟,所以你回去吧,我想要更忠誠地信仰憤怒與邪惡」

有人說時間會沖淡傷痛,也有人說不要活在過去,但曾經活在地獄的瞬間真的該被遺忘跟原諒嗎?

從第一集看著女主被反覆施虐,到長大因為食物加熱滋滋聲會讓她想起燙傷的創傷而永遠只能吃著冷食飯糰的文同垠,我說不出叫文同垠放下往前走這句話。
所以我能理解伊甸公寓的房東太太為什麼要送給文同垠「惡魔的號角」(一種向著天空吹奏號角的喇叭花),
文同垠的復仇也許是在仰天質問神的旨意,也是通往自我的救贖的路。
正如她說過「我不需要王子,而是能陪我一起跳行刑舞的劊子手」,她的路只能靠自己走出來。

raw-image


/
有黑暗的地方就有光

特別喜歡劇中姜賢南(廉惠蘭飾)這個角色,這個飽受丈夫家暴的受害者,意外之下與文同垠結成復仇同盟,以夫人、大嬸互稱。
雖然共處在黑暗之中,但大嬸卻是個容易滿足時常大笑的人,她曾對文同垠說:「因為遇見妳之後我有了夢想,夢想能跟善雅一起吃晚餐,不用慌慌張張,吃完還要立刻收拾,而是可以煮個燉菜,煎個蛋,然後再慢慢享受,那樣的晚餐,就是我的夢想,光想就覺得好開心。」
即使文同垠常常冷酷的像塊冰,大嬸還是時常拿雞蛋、泡菜和她分享,讓面無表情的文同垠也有了背過身去微笑的短暫時刻。
夫人跟大嬸既像是冰與火也像是黑暗與光,為文同垠黑暗荒蕪的內心注入一絲人性的溫暖光輝。
其實從文同垠幫助大嬸的女兒補習到出資送其出國、刻意跟身邊的人劃清界線、還有雖然用盡心計擔任朴涎鎮女兒的國小班導但沒有對其下手,可以看出文同垠雖然看似身處黑暗但並不是黑化,她本質還是善良的。
冷酷是不想害到無辜他人,手段心機百段但不貪婪,她的目標一直很明確。

raw-image


-
第一季8集已經完播,但故事還沒結束⋯
第二季預計三月開播(這部劇什麼都好就是這點不好啊~~~吶喊)

過年長假還沒挑好追劇清單的肚肚們~
就是這部了!
歡迎一起加入敲碗第二季的行列(招手)

-
-
#杜千說 #黑暗榮耀 #電視劇 #韓劇 #宋慧喬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影評 #劇評 #影評分享 #劇評分享
#drama #kdrama #韓劇推薦 #有些憎恨就像思念

avatar-img
杜千說的沙龍
3會員
2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杜千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記得當時《我們與惡的距離》帶起了一股風潮,近年來台劇有越來越多類似的題材,讓我們在看劇的同時也提供了另一個面向的思考,反思在這樣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下,我們所接收到的這些訊息究竟是被引導出來的結果,而所謂的公平正義可能只是我們自以為的正義?
從沒想過我會有走進電影院看真人版芭比電影的一天,更別說同期熱映的還是我很喜歡的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原子彈傳記電影「奧本海默」。 而我選擇了......芭比?
在這個自媒體發達的時代,人人都有機會成為網紅。很顯然,成功的定義在這個時代有了不一樣的註解,網紅背後帶來的利益與價值、以及社群上光鮮亮麗的美好,成了新世代的目標與嚮往。 然而,網紅因關注而生,也可能因輿論而亡,究竟是誰能夠在這樣極度喧囂、殘忍而華麗的生存法則中得到最大的勝利呢?
記得當時《我們與惡的距離》帶起了一股風潮,近年來台劇有越來越多類似的題材,讓我們在看劇的同時也提供了另一個面向的思考,反思在這樣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下,我們所接收到的這些訊息究竟是被引導出來的結果,而所謂的公平正義可能只是我們自以為的正義?
從沒想過我會有走進電影院看真人版芭比電影的一天,更別說同期熱映的還是我很喜歡的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原子彈傳記電影「奧本海默」。 而我選擇了......芭比?
在這個自媒體發達的時代,人人都有機會成為網紅。很顯然,成功的定義在這個時代有了不一樣的註解,網紅背後帶來的利益與價值、以及社群上光鮮亮麗的美好,成了新世代的目標與嚮往。 然而,網紅因關注而生,也可能因輿論而亡,究竟是誰能夠在這樣極度喧囂、殘忍而華麗的生存法則中得到最大的勝利呢?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
《離線找真愛》是Netflix 2025年初推出的日本戀愛實境節目,節目找來個性和氛圍不同的5位男女,記錄他們在法國尼斯度過的10天旅程,呈現人與人相會、邂逅,認識彼此和留下深刻印記的美好過程。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
《離線找真愛》是Netflix 2025年初推出的日本戀愛實境節目,節目找來個性和氛圍不同的5位男女,記錄他們在法國尼斯度過的10天旅程,呈現人與人相會、邂逅,認識彼此和留下深刻印記的美好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