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霨公開信摘要◎SW(2011.09.17)
【Remark】
獨裁中國與自由世界不斷擴增的糾葛,使得林霨相當憂心。以下是網友SW對林霨公開信的重點整理:
【中國方面】
中國的財政並不健全。出口的優勢,全靠操控匯率來維持。亮麗的成長率有一半來自於借貸。經濟決策不理性不民主,以政治需求為取向,全聽當家的指令。實質的生產很沒效率,相當浪費資源。
林霨:「我認為,中國的最嚴峻的挑戰在未來。」中國對內壓制人民(在新疆及西藏尤其殘暴),數億人仍屬赤貧的弱勢,一年有二十萬件暴動及示威。人民對共產黨沒信心,不知國家要往何處去。統治階層有內部分歧鬥爭,不肯作有計畫的改革,沒有意願當個負責任的政府。這種狀況終會導致崩潰混亂。
中國在國際舞台上言行傲慢、具侵略性。中國人民努力出來的經濟成果使中國統治階層感到驚訝,但接著就拽起來,對外興風作浪,意欲擴張領土,並教訓美國與日本。中國積極擴軍,威脅美日。並霸道地將南海劃定為「核心利益」(core interest),使亞洲諸國備受威脅。中國並利用「中華民國」搶南海主權,是目前台灣尚未知覺的最大的區域政治危機。
對美國等西方國家,用金錢收買學者、官員,影響美國決策(美國校園及政府都淪陷)。設置孔子學院,宣達中國思想。控制海外中文報紙,並在外語報紙買廣告。
對台灣軍事恫嚇,不肯撤飛彈,但為了幫馬英九競選,要求美國給台灣人免簽證。耍小手段討好台灣人的同時,卻積極弱化台灣安全,阻斷美國的武器供應,並孤立其商業活動。台灣人誤以為中國這些舉動是「親藍」,事實上,中國都無法跟自己的人民分享任何權力地位,怎可能給KMT好處?中國的最終目標,仍然是純中國人治理台灣,KMT這些政客只是被利用的工具,用過即丟。
【美國方面】
與中國建交32年,為了拉攏中國,現在已討論到台灣是否對美國而言仍有價值。新生代的學者專家被送往中國訓練,只懂簡體字,對台灣一無所知,大都認為台灣被中國併吞是理所當然。
美國政府一直天真地認為,只要該說的該作的都說了作了,美國與中國就會變成朋友。而台灣則是這個友好關係唯一的絆腳石。(馬只是個被兩個強國利用的工具)
基本上,馬政府跟美國都認定,中國注定在亞洲扮演「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responsible stakeholder)的角色。彷彿兩岸開放、台灣軍力降級都不會危及台灣的安全與民主。
其實,所謂的「華盛頓共識」早已潰亂不堪,但華府的中國情結過深,目前還未能覺醒。
美國政府忽視台灣的民主意義,也未能深刻體會台灣與日本唇亡齒寒的戰略地位關係。盲目追求中國,犧牲盟友。事實上,馬政府快速傾中,台灣與美國都沒得到什麼好處。
【目前局勢】
中國已改變其策略本質,這是必須儘早面對的事實。中國的侵略態度,使得周圍國家極度不安,招致敵意包圍。在「論中國」一書中,季辛吉對美中關係也十分悲觀。中國的「阻絕介入」戰略與「殺手鐗」印證季辛吉的憂心。
中國內部也極不穩定,未來的動盪不安恐怕會連累到周邊國家及美國。美國卻仍不思考該如何因應,竟理所當然地認為中國會永遠保持目前狀況。台灣目前也一樣,對未來的各種可能性,毫無準備。美日台應該要制訂有效策略,以應付難以逆料的中國巨大變化。
雖然局勢險峻,但是,中國猴急的霸權表現會促使美國與台灣早日覺醒,南海危機也很快就會淹沒台灣問題。
【台灣如何面對現在與未來】
台灣目前無法擺脫「台灣屬於中國」的說法,畢竟台灣自己的政府都這麼認定了。林霨也不認為台灣必須立刻改國號。但是,只要台灣實質獨立於中國之外,就有自由的可能性。台灣眼前的挑戰不在於爭取國際的空間,而是:台灣必須確保不受當前政府愚蠢的言行所左右。
眼前面對國際及中國,挫折難免,但是中、長期來說,對台灣是有利的。只要堅持民主法治,終有一天會得到自由。(林霨:我預期二十年後台灣仍有民選的總統與立法院,但是中國會變怎樣,沒人知道。)
林霨建議台灣在以下兩個方向特別加強:
第一, 把國際注意力轉向一個事實:台灣是民主國家,而且是唯一的華人民主國家。國際間,總是以區域戰略地位評估台灣,現在則必須讓他們注意並支持台灣的民主成就,這是一個足以將台灣與中國區隔開來的成就。這項成就在內外交迫的重重困難中進行,愈顯得難能而珍貴。台灣也必須展現對民主的堅定信心,為中國民主鬥士發聲,不要怕傷中共感情。
第二, 台灣必須有能力在沒有美國的協助下繼續護衛主權。美國的決策受到中國滲透,不甚可靠,台灣必須有獨力自衛的決心與能力。自製非核防衛系統是必要的,國防預算也勢必要隨著增加。
其他建議:
1. 台灣必須發展多邊的貿易關係,尤其是與亞洲國家及美國。
2. 特別要加強與日本的關係,廣化並深化聯合軍事協商及情報合作。與日本互動愈深,與穩定的美日安保系統就愈加關係密切,也就更能確保自身安全。
3. 與美國的情報合作對雙方都極為重要。
至於總統選戰,要讓選民理解這一切,是一大挑戰。反對黨必須展現相當的理性與勝任能力。與中國交往雖必須拒絕一中框架,但也得沈著冷靜、說理順耳、態度開放。
很多美國人到現還認為國民黨理所當然地統治台灣。所以,反對黨(DPP)必須在國內外提高曝光率,說服大家:DPP可以組成優秀可靠的政府。反對黨應該展現有自信的判斷力與勝任能力,至於戲劇化演出沒啥意義,就不必了。林霨說:「[台灣]必須採取我祖母所謂的冰淇淋療法,甜蜜且冷靜(sweet and cool),尤其是在對待美國時。」
美國的政治意見紛歧,跟台灣差不了多少。但是台灣內部因為缺乏一套有共識的遊戲規則,而常有火爆演出。所以台灣在小心對付中國的同時,更必須要腳踏實地,專注在內政。台灣必須避免內部的分裂,發展出健全的民主機制,並建立有公信力的司法機構。
除了台灣人自己,沒有其他人能夠顛覆台灣的民主。穩定向前走,堅持民主法治,將選戰重點放在紮實的民主成就及其維護,把內政處理好,台灣就會繼續繁榮,迎向自由。
中國過渡擴張,引來敵意環伺,外交策略也忽冷忽熱。這樣危險的外交模式,加上對內的鎮壓,必然導致內外的動盪不安。所以啊,既然中國必有大變動,白紙黑字就可以省了,不必白費心力與中國簽什麼約。
【相關閱讀】
20110907台灣安保協會國際研討會:林霨(Arthur Waldron)的公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