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4|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四月櫻狂‧京都七日記之12 南禪寺

【南禪寺三門】
南禪寺離蹴上駅不過幾步之遙,從傾斜鐵道底端登上仁王門通便有明確路標指向參道!位列京都五山─天龍寺院、相國寺、建仁寺、東福寺及萬壽寺院之上的南禪寺,是日本地位最高的禪寺,乃臨濟宗南禪寺派的大本山,正式名稱「瑞龍山太平興国南禪禪寺」,本來是龜山天皇的離宮「禪林寺殿」,正応2年(1289),天皇在此出家成為龜山法皇,2年後(1291)將之改建為禪寺,是由皇室成立的第一座,委任曾到大宋留學的無関禪師(大明国師)為開山住持,但後者當年12月圓寂,翌年5月由規庵祖圓禪師接任住持,南禪寺後續諸堂伽藍主要由他完成,故有創建南院国師之稱。一如其他許多古老木造寺院,南禪寺也曾屢遭祝融之災,像明德4年(1393),最初的本寺佛殿、法堂、金剛殿、大雲庵等均付之一炬,其後文安4年(1447)、応仁元年(1467)又兩度遭遇大火,多麼頻繁啊!難怪三島由紀夫在金閣寺中會說:「那時候,火與火之間非常親蜜......」。如今所見的南禪寺,大致為桃山時代(1573~1603)經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整建的。寺內現存之國寶有方丈、龜山天皇宸翰禪林寺御祈願文案,重要文化財則有三門、勅使門、絹本著色大明国師像等。
【從參道走向南禪寺】
【中門(左)與勅使門】
【「一入此門,涼風自來」刻石。】
【三門與三美】
【號稱日本最大的石燈】
一近禪寺,矗然挺立的雄偉三門最引人注目。一直以為寺廟的大門應叫做山門,不料看解說牌確實寫做三門,有人說是三重門的簡稱,但覺得這個解釋太牽強,現在認真查了資料,三門、山門是互通的,乃禪宗伽藍之正門,但究其義:「三門乃指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脫門,又象徵信、願、行三者,又作空、無相、無願!」故稱三門意思較為明確,無論如何,雖然要另花500円,建於1628年、高22公尺的南禪寺三門是務必趁體力尚可時登臨一觀的。
「從洞穴似的狹窄樓梯裡,突然置身在氣象萬千的景物前,令人感到一種緊張的快慰。我們或遠眺松林與櫻叢,或觀望對面那邊殿宇鱗次櫛比的平安神宮和蟠踞背後的森林,欣賞京都市街盡頭的山嵐,以及北方的貴船、箕裹、金毘羅等諸山峰...」這是三島由紀夫在金閣寺中描寫主角溝口和好友鶴川遊南禪寺時,在三門的五鳳樓外憑欄所見,而毫無慧根的我,親臨斯地,為的也正是這樣的美景,絕不會想到什麼空、無相、無願的!不過:
「哦!不,我還看到其他的景像。我們的視線前,隔一條路就是天授庵......我看見一個年輕的女人坐在那裡。戰爭中,穿那樣華麗的長袖和服的女人,可說絕無僅有......連周圍也照耀得奕奕生輝。......在那當兒,一個身穿陸軍軍服的年輕士官從裡邊走出來,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女人前面......不久,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發生了。那女人仍保持原來的端正姿勢,突然解開衣領,露出雪白的胸脯......」
引用且到此打住,繼續下去就18禁了,欲知後事如何的讀者,不妨自去翻書,也算在此為鼓勵讀書風氣略盡棉薄。總之,這段整本金閣寺中我認為最詭異的情節,實地站在三門上俯視南側的天授庵,便知道肉眼是絕無可能看見的,所以務必培養文學之眼,讓無限可能舖展在眼前,而若再以南禪寺這等大古蹟為場景,那韻味更是深致悠長了。
【建於1628年、高22公尺的三門,其上五鳳樓,務必購票登臨一觀。】
【三門週遭,有櫻有楓。後者正發著嫰葉,故也是賞楓勝地。】
【三門與櫻】
【拾級而上三門五鳳樓,真的要注意尊頭。】
【三門五鳯樓上俯瞰,那看似茅草頂建築即天授庵,要看到三島所述「異象」,絕無可能!】
【三門五鳯樓前走廊,此時氣候宜人,但若秋冬來,當覺寒氣逼人,赤足更難忍受。】
【在五鳯樓前靜坐HARE KRISHNA的妻】
【在三門上往法堂望去,色彩繽紛。】
【五鳯樓前,三門上三美。(再次強調)】
【三門上可遠望蹴上水力發電所,近處建築應為正因庵。】
【五鳯樓前欄柱頭,背景天授庵。】
南禪寺之櫻並不以數大取勝,而是在三門前後、法堂左右及各院內外,恰如其份的植上幾株,與人文之美互為映襯。在法堂南方約30公尺,有著名的一望即令人聯想到羅馬引水橋的「水路閣」,它是琵琶湖疏水的一段,因此區地勢較低,必須採用高架,渠道、支柱全以紅磚砌成,無論從橫面或縱面看,都會忍不住驚嘆:「好多拱門啊!」而百年風霜刻鏤、罅隙滲水留痕,則為典雅增添滄桑。當得知它建於明治21年(1888)時,我暗想:「還真天時、地利、人和呀!」如果非得在超過7百年的古蹟旁興建一條現代化疏水道,這是最兩全其美的型式了,而也只有維新時期的工程師們才想的到吧!
【重建於明治42年(1909)的法堂】
【法堂內供奉釋迦如來及文殊、普賢菩薩】
【法堂與櫻】
【法堂門、窗與櫻】
【法堂馬背與櫻】
【水路閣】
【水路閣2】
【水路閣3】
【水路閣4,「巧遇」爾均。】
【水路閣5,過「拱門」登梯即上南禪院。】
南禪寺需購票參觀的景點,除了三門外,還有南禪院和方丈,我都進去了。南禪院在水路閣南邊,是龜山天皇禪林寺殿離宮遺跡,他即在此出家,是南禪寺發祥地,原建築於応仁之亂(1467起約10年)後荒廢,現存者為元祿16年(1703)德川綱吉之母桂昌院重建。佔地不大,但池泉迴遊式的幽邃庭園為鎌倉末期風格代表,與天龍寺庭園、苔寺庭園並列京都三名勝史蹟庭園。內中龜山法皇木雕像為重要文化財,另有法皇分骨所。雖然介紹中說有吉野櫻,但我没看到。
【小而美的南禪院,池泉迴遊式庭園為其特色。】
【南禪院2,初發之楓預約了秋季的再見?】
【南禪院3】
【可從水路閣直通蹴上傾斜鐵道,都屬琵琶湖疏水。】
【過去就是蹴上傾斜鐵道,這裡應是蹴上水力發電所的上池。】
如果時間不夠,或想少花些錢,南禪院或可捨略,但方丈庭園不應錯過,500円絕對值得。拜觀入口在本坊正門,它是棟有著優美弧線屋頂的禪宗式建築,其立面白壁以黑色木條分格,帶著雅緻的唐風。國寶大方丈原為後陽成天皇御所裡的清涼殿,慶長16年(1611)賜遷於此,其前的方丈庭園是日本著名建築家、茶道家、美學家小堀遠州(本名政一,1579~1647)作品,乃江戶初期枯山水庭園代表作,在方丈正面長廊上靜坐以對,心與相映當也是一片枯寂吧,但我只感到心猿意馬,都是D3S害的!
緊鄰清涼殿的小方丈,原為桃山城的小書院,其前有個規模較小的庭園,別名「如心庭」,係以心形石為主佈置的枯山水庭園。穿過小方丈內室兩邊都是木格拉門的走廊,眼前豁然開朗是象徵天上、人間、修羅、畜牲、餓鬼、地獄六道輪迴的六道庭,其範圍甚是廣大,而以長長的木廊引導、區隔。大小方丈內保存了124幅桃山風格的華麗日式門畫,係由以狩野探幽為首的狩野派畫家所繪,都是重要文化財,其中以「飲水之虎」最為著名,而在這麼清幽宜於漫步、靜坐、深思的場所,除了有畜牲、餓鬼、地獄,兩處還「潛藏」著老虎,除了這幅名畫外,大方丈庭園因其中石頭排列形如大、小老虎過河而有「虎子渡河」的別稱,想到這裡,不覺兀自會心一笑。
【方丈庭園本坊,在此購票入場參拜。】
【方丈庭園 ─ 虎子渡河】
【在方丈前廊靜坐的妻】
【坐對方丈庭園 ─ 妻與爾均】
【小方丈庭園 ─ 如心庭心形石】
【別再拍我】
{坐對如心庭】
【小方丈內長廊】
【六道庭】
【龍吟庭與涵龍池】
【六道庭間走廊】
【方丈玄關】
【歸雲院前】
【準備穿過三門離去】
【走到與南禪寺相隔不遠的永觀堂前遇見這家食店,爾均說永觀堂是賞楓名所。】
【妹妹揹著洋娃娃 ─ 在食堂內】
【妹妹揹著洋娃娃 ─ 在食堂內2(卡哇矣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