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禪院-禪宗五家七宗二十四派,曹源一滴水

南禪院-禪宗五家七宗二十四派,曹源一滴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0.11.24攝影

2020.11.24攝影

raw-image

除了有名的三門、水路閣,人氣的天授庵以外,一定要提起源地,南禪院是京都唯一鎌倉時代所作的庭園,最早與天龍寺、苔寺庭園並列京都三名勝史跡。

raw-image

1289年(正応2)龜山天皇在離宮「禪林寺殿」出家,天皇親自作庭,國師夢窓疎石完成,庭園有別於附近江戶時代枯山水的金地院,鎌倉時代代表性的池泉迴遊式庭園,周圍杉樹、檜木林樹環繞,幽玄靜謐。

曹源池

曹源池

上段(南池)與天龍寺相同龍型名為「曹源池」,中央設置蓬萊島,下段(西池)為心字島,根據紀錄當初作庭時移植吉野的櫻花、難波的蘆葦、龍田的楓樹,甚至放生井手叫聲悅耳的青蛙,晚秋在池面結成片片扁舟低吟,網羅名品別具風雅,值得靜下心品味的庭園。

一山一寧禪師(1247~1317)中國來日僧人,作為元朝使者遭受幕府懷疑幽禁,後來繼任南禪院第三世住持,也是宇多天皇的帝師。

一山一寧禪師(1247~1317)中國來日僧人,作為元朝使者遭受幕府懷疑幽禁,後來繼任南禪院第三世住持,也是宇多天皇的帝師。

龜山法皇

龜山法皇

南禪院方丈則是1703年(元祿16)德川綱吉的母親桂昌院寄進,供奉龜山法皇御木像(重要文化財)襖繪狩野養朴與其子如川隋川所繪水墨畫,庭園東南方則是依照龜山法皇遺詔分骨埋葬的御廟。

塔頭南禪院位置不起眼,但其實是米其林綠色指南的一星景點,一圈十分鐘左右便能走完而不會有過多人潮逗留,而能夠緩步仔細欣賞,低調很厲害的寺院。


raw-image

京都三名勝史跡庭園

池泉風格相似,都是夢窓疎石手筆,被譽為日本最初的作庭家。

左方鶴島,右方龜島,鶴島以山形石呈現蓬萊山。

鶴島左方上側的瀑布石組,引來琵琶湖疏水分成數段落下,鋪上10-15公分的栗石,營造泡沫飛濺的景觀。

其他三名勝有天龍寺及苔寺︎。

曹源池

曹源池

曹源池

池名取自「曹源一滴水(そうげんのいってきすい)」曹溪指的是六祖慧能將禪宗流派集大成,五家七宗二十四派,分別發展的傳承就如滴水一點一點聚流成大河,禪的根本精髓即便看似微不足道,也該珍視的萬物起源。

日本禪宗曹源一滴水,最有名的是江戶末期,天龍寺管長滴水宜牧(ぎぼく)禪師,年輕時在岡山曹源寺修行時,儀山和尚讓他在打浴池的熱水,宜牧順手將水桶剩下的水倒掉,儀山和尚立刻斥喝:「你這樣還修行什麼!」

「一滴水都不該浪費,要好好珍惜,澆灌也能活草木,水與植物都能活下來,你我也是。」

禪宗注重日常修為,隨意捨棄便是連自己的佛心也屏棄了,宜牧慚愧的領悟,提醒自身便以滴水為號,日夜苦修而後成為天龍寺的名僧。

禪宗最貼近日本的神道教,並無強烈宗教排除,萬物皆有神靈的信仰而尊敬、心懷感激,無論是一滴水或一句話,都可能造成莫大的影響。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相關延伸閱讀:南禪寺山門-天下首屈一指的大盜,讚嘆「絕景啊!絕景!」

南禪院-禪宗五家七宗二十四派,曹源一滴水

天授庵-落款錦秋圖的書院

金地院-三疊半茶室八窗席



參拜時間:

12月1日~2月28日(8:40~16:30)

3月1日~11月30日(8:40~17:00)

閉門日:

12月28日~12月31日

費用:300日圓

交通:地下鐵東西線「蹴上駅」下車,徒步約7分


參考資料:

ミシュラン・グリーンガイド・ジャポ

庭園6 南禅寺別院 南禅院庭園 南禅寺発祥の地

南禅院〔南禅寺別院〕 (京都市左京区)

京都唯一となる鎌倉時代の庭園

曹 源 の 一 滴 水

禅の言葉「曹源一滴水(そうげんのいってきすい)


*寺院神社莊嚴之地,務必遵守參拜禮儀,嚴禁喧嘩及飲食,卡位以及拉扯摘取花木*

*照片文章皆是筆者攝影、撰寫及統整所學,如要轉載請註明專頁名稱連結*



avatar-img
泉 燈行的書齋
82會員
395內容數
京都的底蘊不只是有文化美學,更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以文人視角走訪神社寺院,在歷史、文學、小說中與古都的靈魂問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泉 燈行的書齋 的其他內容
回想起來,當時有些無奈微妙、錯愕的心情。 在金戒光明寺前被一對觀光老夫婦問路「德川秀忠的菩提寺、三重塔走哪條呢?」指路後隨口補充一句塔前是會津藩(福島縣)藩士們的墓。 「哎呀!這話說不得,我可是長州藩出身。」 老爺爺語氣鋒利,接著樂呵呵笑著,身後的老婆婆陰沉著臉。
春寒料峭時期,面對比叡山的高僧說法,一名路經的法華宗俗家弟子出言反駁,為此進行佛法辯證,始料未及掀起大禍,數萬門徒給逐出京城,甚至禁教的滔天大禍。 1536年「天文法華之亂」法華宗門徒稱為「天文法難」。比叡山僧眾聯合大名六萬大軍壓境,放火燒殺二十一間本山寺院,此後禁止布教。
要用兩句話和別人介紹道真公時,我也難免拿中國的屈原對照,但細究內核是完全不同的。深受崇敬的學問大神、菅原道真,絕不是在正待或未能發展抱負途中被迫下線,反而是早早發揮長才,晚年才遭受妒恨。
回想起來,當時有些無奈微妙、錯愕的心情。 在金戒光明寺前被一對觀光老夫婦問路「德川秀忠的菩提寺、三重塔走哪條呢?」指路後隨口補充一句塔前是會津藩(福島縣)藩士們的墓。 「哎呀!這話說不得,我可是長州藩出身。」 老爺爺語氣鋒利,接著樂呵呵笑著,身後的老婆婆陰沉著臉。
春寒料峭時期,面對比叡山的高僧說法,一名路經的法華宗俗家弟子出言反駁,為此進行佛法辯證,始料未及掀起大禍,數萬門徒給逐出京城,甚至禁教的滔天大禍。 1536年「天文法華之亂」法華宗門徒稱為「天文法難」。比叡山僧眾聯合大名六萬大軍壓境,放火燒殺二十一間本山寺院,此後禁止布教。
要用兩句話和別人介紹道真公時,我也難免拿中國的屈原對照,但細究內核是完全不同的。深受崇敬的學問大神、菅原道真,絕不是在正待或未能發展抱負途中被迫下線,反而是早早發揮長才,晚年才遭受妒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