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內蒙遊記5─到半亩地吃莜麵

    18:30左右告別基地,才登車D君就說:「帶你們吃莜麵去!」全羊大餐吃到15:00的我們,簡直想到食物就怕!見我們那種:「嗄!還吃啊?!」的表情,他補充:「來這個地方,一定要吃吃莜麵,是農家菜,清淡、健康,不要吃多,反正它也不能多吃,不好消化。」
    【告別基地,準備登車,此時已過18:30。】
    【K老之孫小小K淘氣,暴力把玩放在車內被高溫融化的巧克力條,結果包裝破裂,黑汁四濺,我與四姊的衣服都遭了殃,四姊還得幫他善後。不過最慘的是包車行老闆,回去椅套有的洗了。】
    【「啥郎身段比我軟?」小小K在車上熟睡中,手掌猶可見巧克力遺跡。Angry Bird守護著他。】
    問莜麵怎麼寫?D君很費了番唇舌,而且有没草字頭也不太確定。他指著路旁田畦:「那個就是莜麥,這裡種了很多,是燕麥的一種,燕麥聽過吧?」那倒是,但這裡為什麼叫莜麥?有段典故的。相傳漢武帝時北方匈奴經常南下漢疆牧馬,人民飽受驚擾,為一勞永逸,武帝派大軍征討,但匈奴騎兵驍勇善戰,乾糧隨身,行蹤飄忽不定,每採奇襲戰術,而漢軍補給線長,後勤難繼,屢吃敗仗,損失慘重,後來大將軍衛青提出屯墾建議,始穩住陣腳。然當地雨量稀少,農作產量不豐,大臣莜司遂敬獻一種榖物,播種後生長快且收穫多,尤其富含營養,漢軍食用後,體力大增、耐寒耐暑,終於重創匈奴,取得決定性勝利。武帝大樂,親赴河套勞軍,封莜司為大將軍,並為穀物取名「莜麥」……。不過,以上充滿漢族觀點的「故事」聽聽就好,如果真有莜司其人,對國家貢獻這麼大,又做過大將軍,為什麼遍翻漢書找不到他的傳記?至於著名的莜麥麵食「莜麵窩窩」,也有個扯上唐朝開國君主李淵的傳說,有興趣可自行孤狗,不賛述了。
    約19:45,「過了這個村,就没那個店」,所以我們進了「半亩地」,但它佔地可不止半畝,而且與其說是餐廳,倒不如說是村莊,事實上它也自稱「莜面村」,十餘棟傳統中國紅磚瓦房星羅棋布,每棟又隔數間成包廂,庭院中有涼亭,亦可擺餐,規模宏大,只是格局裝潢給人「聳聳」的感覺。
    【「過了這個村,就没那個店」(大門入口處對聯),我們走進莜麵村。】
    【「今天吃啥啊?」「我請您去半亩地吃莜面!」左邊老人手捧者為「莜麵窩窩」】
    【莜麵村的茅廁,讓我想起小時候住眷村的公廁,像的不是外觀,而是一村只有一座。】
    【十餘棟傳統中國紅磚瓦房星羅棋布】
    雖然確是此行最「清淡、健康」的一餐,但菜式、份量還是嚇人,主食莜麵最後才上桌,雖然蒸得熱騰騰,也實在清香好吃,我們卻已没什麼戰鬥力了,只能淺嚐即止,剩下一大堆,W君請服務員打包帶走,他說:「早幾年没人打包的,認為小器,但這兩年大家觀念變了,不要浪費!」是啊!否則怎麼對得起那些當年守土殉國的漢軍忠靈呢?呵!呵!而這也是內蒙之行除早餐外唯一没有蒙古王的最「清醒」的一餐。
    【是為妻點的素食,也是我們想吃清淡些。右下角為傳統農家菜,原香原味,十分甘美。內蒙的蔬菜「夭壽好吃」。】
    【來!跟著我指認呼喚:「這個就是莜麵啦!」莜麵不只是想像中的麵條,而有各種樣式。】
    【可以再看清楚一點。中間4籠,左為莜麵條條、右下莜麵窩窩、右上莜麵餃餃、左上莜麵捲捲,條條和捲捲是我自己胡叫的。】
    【這個是沾莜麵吃的超濃羊肉湯,那妻怎麼辦?別擔心,另有酸酸涼涼的素湯。】
    【不喝酒吃得快,21:00左右離開半畝地莜麵村,怎樣?佈置夠「聳」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