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一日遊之【印象莫內】藝術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愉悅,這場展覽套票購入許久,雖工作與家庭忙碌,仍心繫展覽,渴望一窺莫內於《光》的創作,終於,我完成了這趟一日短旅。

raw-image
raw-image

在這次的展覽中,很多的畫作,都是同一主題在不同光線和空氣下變化無窮的外貌,甚至是四季替換下的不同光線。

「睡蓮」系列亦是,因油彩描繪下來的,不是所見的物體本身,而是畫家觀照的過程。

看似隨意的彩色線條筆觸柔美,似乎讓水流動起來,又像是捉住了一瞬間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


《日出。印象》剎那的永恆

特別喜歡這區塊,柔和的紫色背板,漸層日出設計圖板,肯定是留影的好地方。在這裡拍下的照片,完全是剪影的效果,甚是喜歡。

一日之計在於晨,平日裡就喜歡日出,時常早起往海邊或山上去,為了日出升起的那一瞬間,那美,不可言喻,總想把那些美好拍攝下來,留住,但卻始終只能把那些最真誠的感動放在心上,唯有當下的心情方能感受當下的美好,正所謂剎那的永恆,一直深深的印在腦海裡。

raw-image
raw-image

這一區塊,有小小的失落,因為不像之前在高雄看《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那時的我,真的就在展區內隨地盤坐上半天,音樂和光影的陪伴,足以靜靜的享受半日時光。

這裡,簡陋許多,場域也小了數倍,氣氛,更無法相比。

但,我還是席地而坐那一球一球的懶人沙包上,欣賞了完整的光影體驗,靜靜的,還行,有時陷入尋找,有時陷入想念,也是達到的某些效果。


「莫內的光,讓世界不再黑白 」

噢~對了! 這一次的展覽,很多柔和的紫色背板,整體的感覺,挺舒服的。

"實際的是甚麼"和"看到的是甚麼"兩種都是一樣存在的,他們的差異在於,觀察事物時光的強度、大氣的狀態、氣候的變化,莫內的作品詮釋了這些現象組成的畫面之間有多大的差距。

就是畫,但卻充滿了生活哲學,【"實際的是甚麼"和"看到的是甚麼"】兩種都是一樣存在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很多時候也是如此這般,有時候是人與人看事情的角度不同,但,事實就是存在著。

raw-image
raw-image


這一區塊,有需多的小插畫,原來,莫內可堪稱現在很多插畫的始主,我猜。

有幾幅"大頭小身體"的插畫,很可愛,還有蝴蝶男的異想創作,都很特別。

raw-image


raw-image

這一幅畫,是展現對妻子的愛

卡蜜兒都已經病危,莫內還在畫她最後的身影。

莫內的心和眼,看到的是,卡蜜兒身上的和臉上的光,逐漸黯淡、消失...透過畫作把她最後的狀態保留住,可想而知,莫內的心,是深痛的。

回想爸爸當初要離開的時候,真的,那光,逐漸暗沉無色,一切都靜止了。想說出那個痛有多痛,好難,但我知道我對著老天哭喊,我一直希望他只是休息片刻後,就會再張開他的眼睛,喊我一聲: 大寶貝!

但,再也沒有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信仰

穿越

時間的光

這一區《魯昂大教堂》系列

他租住在大教堂對街的一個公寓裡,早晨的朦朧、中午的艷陽、夜間的寧靜...不同時間、不同季節呈現出不同的創作之美。


人生啊! 同樣的人、同樣的地點...有時候感受確實不同,當然是心之所向,而非光影的因素,哈哈!


《撐傘的女人》

畫中人是莫內的妻子卡蜜兒和他年幼的兒子。人物充滿活潑生氣,算是印象派作品中最具有特色,也是莫內作品裡最迷人的女人畫像。畫作裡捕捉光影和畫中的瞬間印象感覺。卡蜜兒那擺動的頭巾和長裙上的縐褶也加強了畫面的動感。

整幅畫只用了簡單的藍、綠、棕等自然的色彩,給人一種寧靜舒適的感覺。

raw-image

有點急促的行程,但,依然收穫不少。

可以,繼續安排下一趟旅程了。

購票APP: 搜尋 " 大麥" 真的很方便! 我還在裡面搶到了演唱會的票唷! 還有其他優惠套票!

avatar-img
2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好久沒有去看畫展了,剛好在社群軟體上看到奇美博物館的宣傳,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匯聚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看了介紹,非常心動,決定找時間去看看。
Thumbnail
前些日子去看了《繪島浮生|現代油畫聯展》,由林聰明、郭艶雅、蔡岱臻三位藝術家,以油畫的方式去呈現山林的豐碩、動物的情感、花季的遞嬗,現場觀展時比預期的還要來得震撼,在作品與作品間彷彿建構起島嶼浮生。
Thumbnail
展覽中我們似乎可以從作品中看出一些東西、但又不那麼明確,覺得他就是個色彩斑斕的抽象畫,但又依稀在其中看到一些具體的形象。我覺得那就像是記憶畫面在我們心靈裡沉積,並變化為精神、變成情感的一個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印象派畫派展覽的心得。作者描述了在展場中親眼所見的震撼和對畫作的愛慕之情,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於印象派藝術的熱愛和震撼。
Thumbnail
印象派150週年光影藝術展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行,展期將在4/7結束。展覽包含四大展區,還有特殊的觸摸藝術體驗,適合全家參觀。展出畫作投影效果驚艷,尤其值得推薦的是展區四的540度環形投影。展覽詳細資訊及票價可在文末連結查看,也推薦趁清明連假前參觀。也有開箱影片唷。
Thumbnail
妳有想過在幾歲時回望自己的過去嗎?再進一步問,妳會想用什麼方法觀賞自己呢?很幸運,我在花蓮好地下藝術空間看到這場精心設計的攝影展「生之流動,靜之幻光」。攝影工作者羅惠瑜老師在與策展人侯鵬暉老師的合作下,完成這場精彩攝影策展。
Thumbnail
沉浸在印象派大師莫內晚年的睡蓮光影中 #超越美的大師之作   博物館Pass是48小時制的,從第一次刷的時間開始算(11/3 10:30- 11/5 10:30)所以我們週六上午還有一些時間能刷進橘園美術館。 橘園內最有名的是八幅巨大的睡蓮廳,360度環景圍繞,這是博物館協助完成莫內晚年時的
Thumbnail
一場視覺饗宴&文化薰陶_印象派光影展
Thumbnail
說到印象派的畫,我想到20年前的自己,那時人生第一次去北美館看印象派的畫展,是跟職訓局的同學們一起去看的,那時覺得好SHOCK,覺得很多在書本上介紹的畫家,都在這邊看到了,而且看到的是真跡,超級感動的。 那時在一堆的畫作當中我後來愛上了莫內的紫色,他的睡蓮池的紫色系列讓我覺得很迷幻,那時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好久沒有去看畫展了,剛好在社群軟體上看到奇美博物館的宣傳,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匯聚50位重要西洋藝術大師所創作的52件國寶級畫作,看了介紹,非常心動,決定找時間去看看。
Thumbnail
前些日子去看了《繪島浮生|現代油畫聯展》,由林聰明、郭艶雅、蔡岱臻三位藝術家,以油畫的方式去呈現山林的豐碩、動物的情感、花季的遞嬗,現場觀展時比預期的還要來得震撼,在作品與作品間彷彿建構起島嶼浮生。
Thumbnail
展覽中我們似乎可以從作品中看出一些東西、但又不那麼明確,覺得他就是個色彩斑斕的抽象畫,但又依稀在其中看到一些具體的形象。我覺得那就像是記憶畫面在我們心靈裡沉積,並變化為精神、變成情感的一個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印象派畫派展覽的心得。作者描述了在展場中親眼所見的震撼和對畫作的愛慕之情,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於印象派藝術的熱愛和震撼。
Thumbnail
印象派150週年光影藝術展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行,展期將在4/7結束。展覽包含四大展區,還有特殊的觸摸藝術體驗,適合全家參觀。展出畫作投影效果驚艷,尤其值得推薦的是展區四的540度環形投影。展覽詳細資訊及票價可在文末連結查看,也推薦趁清明連假前參觀。也有開箱影片唷。
Thumbnail
妳有想過在幾歲時回望自己的過去嗎?再進一步問,妳會想用什麼方法觀賞自己呢?很幸運,我在花蓮好地下藝術空間看到這場精心設計的攝影展「生之流動,靜之幻光」。攝影工作者羅惠瑜老師在與策展人侯鵬暉老師的合作下,完成這場精彩攝影策展。
Thumbnail
沉浸在印象派大師莫內晚年的睡蓮光影中 #超越美的大師之作   博物館Pass是48小時制的,從第一次刷的時間開始算(11/3 10:30- 11/5 10:30)所以我們週六上午還有一些時間能刷進橘園美術館。 橘園內最有名的是八幅巨大的睡蓮廳,360度環景圍繞,這是博物館協助完成莫內晚年時的
Thumbnail
一場視覺饗宴&文化薰陶_印象派光影展
Thumbnail
說到印象派的畫,我想到20年前的自己,那時人生第一次去北美館看印象派的畫展,是跟職訓局的同學們一起去看的,那時覺得好SHOCK,覺得很多在書本上介紹的畫家,都在這邊看到了,而且看到的是真跡,超級感動的。 那時在一堆的畫作當中我後來愛上了莫內的紫色,他的睡蓮池的紫色系列讓我覺得很迷幻,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