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介紹了來到巴塞隆納必看的三大建築,看完你可能會覺得,只要是高第大師的作品,一定都是奇形怪狀,充滿繽紛色彩的吧!然而,大師也有他偏愛的低調奢華,在這些外觀充滿石頭原色的建築物內,只有走進去才能體會出她們的特別與華麗,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這兩個雖然冷門,但也是話題十足的景點,奎爾宮和奎爾紡織村吧!
算是高第大師相當早期的作品,雖然我並不算非常了解他,但是就他早期作品的風格可以看出來,這時候的高第,遵循的是出錢那位(也就是金主),想要設計的理念來建造,相較於晚期,這時候的作品直線元素也較多,這棟奎爾宮,就是受當初相當賞識他的富豪奎爾公爵所託,所建造的一棟完美豪宅。
其實參觀奎爾宮算是個意外,在蘭布拉大道旁的小巷穿梭,一不小心就走到這人龍前,而且剛好遇到免費時段耶!那就進去參觀吧!(有看到屋頂五顏六色的煙囪嗎?一看就知道這是高第的作品啦)
奎爾宮的外表相當低調,其實若不是因為這長長的隊伍還真的很容易錯過,以黑色鍛鐵打造的外表,與其說是豪宅,我怎麼覺得有點像監獄。
門口的老鷹雕刻,是高第特別為奎爾公爵打造的,代表了這棟公寓主人的尊貴身份與氣勢。
拱門除了可以讓人通過外,也可以讓馬車直接進入,這個私人停馬場概念,可算是當時一大創舉。
地下室的旋轉階梯與停馬場,馬兒停妥後就可以上大廳喝茶聊天囉 !
看起來像飯店的迎賓大梯,走在這裡有種星光大道的感覺。
上至二樓的接待大廳,黑色和金色為裝潢主調,和溫暖的木質地板作為基底,讓人一走進來並沒有太大的壓迫感。
想像自己是奎爾公爵的貴賓,一走進來就有專人為您演奏!
鋼琴旁就是飯廳,不過飯廳沒有開放入內參觀,只能隔著玻璃聞香,可以隱約看到奎爾宮的傢俱都相當細緻,不論是天花板,牆面上的壁鐘,甚至是椅子,上面都雕刻著相當細緻的花紋。
在雕刻中,高第也將他最喜歡的自然元素融合進來,你看得出來,這裡藏了幾隻鳥、幾條魚或幾朵花嗎?
走到飯廳旁邊的陽台,開始出現我們熟悉的高第風格,雖然正面和內在看起來正經八百,看來大師還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偷偷加在這建築的某些地方呢!
帶著貴賓吃完飯,就來宴會廳欣賞奎爾宮裡最昂貴的管風琴演奏吧!這就是挑高三層樓的中庭,咱們來抬頭看看大師在頭上做了啥文章。
除了頭頂彷彿星空般的穹頂外,有看到那位女士(ㄟ 幹嘛突然開窗= = )…上方的管風琴嗎?每隔30分鐘,管風琴都會自動演奏一段樂曲喔!
高第大師的作品,意外總藏在不同的角度裡,這是另一間房間的天花板,除了雕刻細緻讓人眼花撩亂外,仔細看還可以看到每個小圓孔鑲嵌的閃亮水晶,看來,最珍貴的物品不一定要放在大廳,天花板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宴會廳再往上走,就是奎爾公爵家人的房間,房間內的擺設都是以溫暖的木質傢俱佈置,稍稍平衡了大理石鋪設的牆壁、地磚與馬桶帶來的冷冰感。
看完了奎爾宮內部低調華麗的裝潢擺設,終於,要走到我最喜歡的屋頂啦!屋頂是高第最喜歡做文章的地方,來看看大師把這一座座煙囪變成怎樣的童話世界。
除了最普通的紅磚瓦煙囪,還有像盔甲武士刺蝟造型的,最喜歡的就是那顆花椰菜,以及彩色像冰淇淋般的煙囪了,來到這裡,彷彿剛剛所見的奎爾宮與屋頂是兩個世界,或許,奎爾公爵也和高第一樣童心未泯吧!
奎爾宮地點:搭乘地鐵L3 Liceu下車,步行約7分鐘即可到達
官方網站:https://www.palauguell.cat
免費時段:每個月第一個週日
顧名思義,其實就是一個住著紡織工人的小村落,其中包含了紡織工廠、住宅區、學校與西方人最重視的教堂,奎爾公爵這個大亨,愛高第愛到就連他的工廠村莊,也要跟高第沾上邊,所以就請高第幫他設計了這座小教堂,而這座小教堂除了是聖家堂前身外,也算是高第生前完成的最後一個作品。
奎爾紡織村並不在市區內,必須搭乘郊區火車前往,我們購買了FGC列車來回+奎爾紡織村(含語音導覽)套票(2015票價一人15歐),大約20分鐘即可到達目的地。
不知道是不是聖誕節前夕大家都放假,街上特別冷清,讓這個原本就很冷門的景點更增添了幾許蕭條氣息,沒有人潮可以follow不用擔心,出站後只要遵循地上的藍色腳印向前走,就可以到達奎爾紡織村囉!
步行約10分鐘後,就可以看到這棟大大的奎爾紡織廠,工廠內不開放參觀,沿著馬路繼續走下去即可到達小村莊。
真的是一個人都迷有耶!真難得看到一個世界文化遺產這麼冷清的...
這些看似很像卻又不一樣的房子,是我們對紡織村的第一印象,一整排清一色紅磚瓦住宅區,是由高第兩位門徒所建,其實看起來有點像高第早期的作品風格。
再往裡面走一點就可以找到隱身在其中的遊客中心,記得要先來這裡換語音導覽機與教堂門票,不然最重要的教堂是進不去的喔!
奎爾紡織村雖然風華已過,但其實目前還是有人居住的,住宅區外停滿了汽車、掛著西班牙國旗與聖誕老人爬牆的裝飾,時不時樓上陽台還有偷看我們的居民,讓這個小鎮也隱約感覺有點人的氣息。
紡織村內除了民宅外,當然要有一個歐洲人最愛的廣場,而這個廣場中央,當然就是金主奎爾公爵的雕像。
村內甚至還有自己的學校喔!建築風格也是遵循高第不協調的感覺,不過這間學校目前已關閉暫停使用了。
閒晃了這麼久,怎麼還看不見高第小教堂的蹤影,原來他和住宅區不同邊,需要爬一點小山丘才看得到,外觀不顯眼的他,到了後還須要睜大眼睛找,因為這幾乎快與這片樹林融為一體的教堂,是不是非常符合高第熱愛大自然的風格啊!
過了閘門驗了票,總算可以一睹教堂真面目了,和聖家堂的誕生立面一樣,外觀沒有任何直線,也是以石頭原色建造而成。
而教堂的門口上方,也有著高第元素『彩色馬賽克磚』
這樣的門廊,這樣的屋頂,你能想像他也是一座教堂嗎?
教堂內部雖然沒有聖家堂驚艷,不過仔細研究每個細節,仍然可以發現大師的巧思,教堂的建築原理是依造高第實驗室中倒吊的沙包*反射而來,所以他可以僅用四根柱子撐起這座教堂,聖家堂也是利用同等原理完成基礎建構。
再來看看天花板,大家會覺得很像排骨嗎?沒錯,他就是以龍的肋骨當作藍圖設計的喔!
往上走到教堂後方夾層,這一片片半圓形的小圍牆,像不像龍的鱗片呢?
椅子這麼歪...喔不,是這麼符合人體工學,當然也是出自大師之手囉!
彩繪玻璃窗也是教堂必備的,不過今天是陰天,有點可惜看不出光影流轉秀。
這間小而美的教堂,雖然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卻因人煙稀少顯得格外冷清寂寞,或許,這也可以讓前往參觀的民眾,好好沈浸在這大師生前最後一個完成的作品中,體驗這位精通建築、力學與美學的鬼才傑作裡吧!
奎爾紡織村官方網站:http://www.gaudicoloniaguell.org
*備註:
所謂的高第實驗室中『倒吊的沙包』,是高第建築手法的一種,他利用沙包的線繩計算重量,再利用鏡子反射看出實際建築時柱子的位置和傾斜角度,奎爾紡織村的小教堂和聖家堂都是利用此方法設計。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您的鼓勵是我的創作動力喔!
追蹤FB/IG有更多景點介紹:Ivytravel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