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翻過青春的一頁:閱讀巴塞隆納與高第建築語彙

更新於 2023/04/25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一次設計墓園大門的考試中:
少年高第Gaudí表示他無法單單只畫墓園大門,於是先從通向墓園的道路畫起,接著有送葬隊伍在一台靈車之後,然後畫上一排柏樹及灰撲撲的天空,以營造出烘托主題的氣氛,但是教授不讓他畫完,跟他說藍圖不是這樣畫的,年輕氣盛的高第不願意修改藍圖,於是離開了試場。(引自Philippe Thiebaut Gaudi: Builder of Visions
這段文字吸引我閱讀幾多遍,其中呈現出一個才華洋溢、浪漫不羈的少年樣貌,就像平凡的青春期孩子那麼充滿自信理想。不禁好奇,巴塞隆納如何能夠包容這樣的狂飆少年用盡畢生力氣創作,因而改寫了一座城市的身世。
如同多數遊客,來到巴塞隆納必定造訪高第(1852-1926)建築:米拉之家、巴特婁之家、聖家堂、奎爾公園云云不勝枚舉。(參考:格拉西亞大街九十二號奎爾公園的玻璃手藝品蒙瑟拉特山(上))當我跨入高第建築作品之內,並非體驗到一種讓人直呼「好漂亮喔」的絕美,而是一股力量,周身籠罩著童趣、幽暗,以及虔誠。建築物各有獨立風格而不突兀,我跟著導覽動線漫步,心底卻默默吶喊「原來可以這樣存在著!」
1873年高第從出生地Reus烏雷斯來到大城市巴塞隆納,迎接他的,是拆除舊政權圍牆、土地重新規劃、人口增加、工業化而逐漸富裕的地方。當然,屬於加泰隆尼亞的民族自覺和文藝復興仍方興未艾。
Arc de Triomf(photo by許婉姿)
Arc de Triomf
記得我第一天上午抵達巴塞隆納,即刻想衝去老城區感受氣氛,民宿女主人卻大力推薦搭地鐵之前去指南書籍罕見的「小凱旋門」逛走拍照。
為什麼稱作「小」?而且凱旋門不是應該在巴黎嗎?原來是1888年為舉行萬國博覽會而建,厚重雄壯中略帶阿拉伯風情的紅磚建築。
Cases Ramos
另一日,漫無目的在格拉西亞大街(感恩區Gràcia)遊走——我真心喜歡這樣旅行,光是站在大街角落看看每一家店主的精心布置已很開心。
那日發現Cases Ramos好美,想捕捉卻不容易,一來下雨天,連空氣都潮濕,二來大街車水馬龍,處處阻擋,加上人行步道上的二株綠樹、路燈、公車站牌,各自高矮崎嶇,難窺全貌。然而複雜元素,竟也襯托出它的現在生活感。(photo by許婉姿)
……(部分內容屬於付費閱讀)
閱讀更多西班牙大城市 親愛的馬德里塞維亞舊夢
✎喜歡這篇文章,請給我一顆愛心❤,記得追蹤訂閱「橄欖與苦橙樹:記憶西班牙」。倘若要閱讀全文、支持創作者,歡迎付費後盡情徜徉於專題之匠心營構。
♫ 專題系列文章20 均為讀者精選適切的YOUTUBE影片和音樂,讓您然身歷其境,閱讀體驗更超值。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02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橄欖與苦橙樹:記憶西班牙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19會員
101內容數
這是一段圓夢的旅程。許多年前,我在省女宿舍裡閱讀了作家三毛《傾城》,似乎就在升學苦悶中看見一扇通往遠方的窗,明亮,絢彩,緩慢的愛,因而逐漸迷戀上南歐國家西班牙。往後十年,我壓縮時間(在正規學業和工作之餘)學習西班牙語,閱讀大量西班牙導遊書,直到銀行存款和勇氣儲值足夠了,我就飛向夢中的西班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婉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相較於帶有伊斯蘭特色的清真寺、基督教城堡經常成為旅遊書中的哥多華指標;哥多華的維亞納宅邸Palacio de Viana及其十二座草木洋溢的庭園更具南方風情,它延續中世紀遺留至今的生活痕跡,讓遊人探看宗教以外的浮世煙火,是僕役勞作,也是富貴淒清。
離開人多壅擠的大城市巴塞隆納,來到薩拉戈薩進行一次小旅行,心情格外放鬆,意外遇見一場教堂中的美麗婚禮,空氣充滿幸福。 在教堂旁的假日市集裡,品嘗了異國風味甜點,新奇的舌尖體驗,也是一種另類的西班牙熱情甜蜜。
薩拉戈薩,宛如沙漠中的綠洲城堡,迷人宜居的城市。當今繁盛之工業製造和設計創意,都掩蓋不了它在歷史上因政權替換而發展出多元化的建築造型、多種族的飲食文化。或許薩拉戈薩的名氣不如巴塞隆納或馬德里,卻是值得用心探索、踏實生活的所在。
菲格雷斯Figueres位在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從巴塞隆納搭乘火車前往,不出兩鐘頭即抵達。這座小城每年以「達利劇院博物館」招徠五十萬名遊客,形同觀光工廠。「達利劇院博物館」由一座內戰中炸出大窟窿的十九世紀劇院改建,達利生前親自設計規劃,死後遺體亦保存於此。
旅途中,旅人總是睜亮眼睛、耗盡聰明,看看這世界不可觸碰的危險,同時洞見他人幸福的可能,然後把自己捲入一場場複製和包裝之中;我慢慢感受到,我們三個陌生女子的旅行,大約是在他人注視下認識,拆解陌生的自己,復原成散落一地的零件和卡榫。當命運來臨,再組裝成新的自己。
誠如富士山之於日本,加泰隆尼亞的「性靈之心」就是蒙瑟拉特山Montserrat。它遙遠而孤立的奇特地景,透顯出神秘,迥異於周圍鄉村風光,幾乎是一座天堂。除了巴塞隆納省經常以它為原型,創造出各種意象,它的形貌也鼓舞藝術想像,渲染了歐洲浪漫主義的表現。
相較於帶有伊斯蘭特色的清真寺、基督教城堡經常成為旅遊書中的哥多華指標;哥多華的維亞納宅邸Palacio de Viana及其十二座草木洋溢的庭園更具南方風情,它延續中世紀遺留至今的生活痕跡,讓遊人探看宗教以外的浮世煙火,是僕役勞作,也是富貴淒清。
離開人多壅擠的大城市巴塞隆納,來到薩拉戈薩進行一次小旅行,心情格外放鬆,意外遇見一場教堂中的美麗婚禮,空氣充滿幸福。 在教堂旁的假日市集裡,品嘗了異國風味甜點,新奇的舌尖體驗,也是一種另類的西班牙熱情甜蜜。
薩拉戈薩,宛如沙漠中的綠洲城堡,迷人宜居的城市。當今繁盛之工業製造和設計創意,都掩蓋不了它在歷史上因政權替換而發展出多元化的建築造型、多種族的飲食文化。或許薩拉戈薩的名氣不如巴塞隆納或馬德里,卻是值得用心探索、踏實生活的所在。
菲格雷斯Figueres位在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從巴塞隆納搭乘火車前往,不出兩鐘頭即抵達。這座小城每年以「達利劇院博物館」招徠五十萬名遊客,形同觀光工廠。「達利劇院博物館」由一座內戰中炸出大窟窿的十九世紀劇院改建,達利生前親自設計規劃,死後遺體亦保存於此。
旅途中,旅人總是睜亮眼睛、耗盡聰明,看看這世界不可觸碰的危險,同時洞見他人幸福的可能,然後把自己捲入一場場複製和包裝之中;我慢慢感受到,我們三個陌生女子的旅行,大約是在他人注視下認識,拆解陌生的自己,復原成散落一地的零件和卡榫。當命運來臨,再組裝成新的自己。
誠如富士山之於日本,加泰隆尼亞的「性靈之心」就是蒙瑟拉特山Montserrat。它遙遠而孤立的奇特地景,透顯出神秘,迥異於周圍鄉村風光,幾乎是一座天堂。除了巴塞隆納省經常以它為原型,創造出各種意象,它的形貌也鼓舞藝術想像,渲染了歐洲浪漫主義的表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作品名稱:《彈珠汽水瓶裡的千歲同學》 作者:裕夢 出版社:東立 閱讀級數:4 售價:290元(首刷限定版)
Thumbnail
他們所期待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呢?當長大以後回頭望,他們又會如何形容這一段時間呢?
Thumbnail
本省人與外省人之間的對立情節、台灣的經濟發展過程,開跑車、穿愛迪達慢跑鞋、吃著豬血糕與臭豆腐的庶民文化、老一輩湊一桌打麻將、廣東人吃狗肉都是內容環節之一。而小說作者則是一名日本人。
Thumbnail
「如果我有現在擁有的一小時,或許正是他人錯過的一小時?!」- haru / 佟曉莉譯 我們以為只有自己的日常會這麼無助這麼脆弱。但看完這本書後,發現原來作者也是如此,或者是我們周遭的人也是如此,只是沒人願意把脆弱及負面攤在陽光下。 如同我們都過著FACEBOOK 的人生。
Thumbnail
劇場人黃致凱從小到大讀很多書:小時候媽媽去行天宮拜拜,他去旁邊的圖書館看書;進入劇場工作後不只看戲,還看很多電影;即使身為人父時間破碎,他還是花不少時間讀閒書。 撰文.照片提供:黃致凱 採訪撰文=駱亭伶(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7期 | Cover Story:在新北,最想讀的是......)
Thumbnail
  這次的作品集從書名、文案、成書品質到作品內容,都值得收藏,有敘述性詭計、有本格推理,更有我偏好的社會派;看書末討論,每篇各有評審支持,甚至好壞兩極......
Thumbnail
啊是的,《挪威的森林》故鄉版。1989年初春,我高三,在重慶南路靠近南海路口地下室的「知新藝術生活廣場」初睹這三冊小書。我一眼認出那書名典出Beatles的歌,況且封面那個香菇頭男子還戴著藍儂的圓框眼鏡。儘管Norwegian Wood的原意該是「挪威木」,而非「挪威森林」。我揹著書包翻了翻,觸目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作品名稱:《彈珠汽水瓶裡的千歲同學》 作者:裕夢 出版社:東立 閱讀級數:4 售價:290元(首刷限定版)
Thumbnail
他們所期待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呢?當長大以後回頭望,他們又會如何形容這一段時間呢?
Thumbnail
本省人與外省人之間的對立情節、台灣的經濟發展過程,開跑車、穿愛迪達慢跑鞋、吃著豬血糕與臭豆腐的庶民文化、老一輩湊一桌打麻將、廣東人吃狗肉都是內容環節之一。而小說作者則是一名日本人。
Thumbnail
「如果我有現在擁有的一小時,或許正是他人錯過的一小時?!」- haru / 佟曉莉譯 我們以為只有自己的日常會這麼無助這麼脆弱。但看完這本書後,發現原來作者也是如此,或者是我們周遭的人也是如此,只是沒人願意把脆弱及負面攤在陽光下。 如同我們都過著FACEBOOK 的人生。
Thumbnail
劇場人黃致凱從小到大讀很多書:小時候媽媽去行天宮拜拜,他去旁邊的圖書館看書;進入劇場工作後不只看戲,還看很多電影;即使身為人父時間破碎,他還是花不少時間讀閒書。 撰文.照片提供:黃致凱 採訪撰文=駱亭伶(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7期 | Cover Story:在新北,最想讀的是......)
Thumbnail
  這次的作品集從書名、文案、成書品質到作品內容,都值得收藏,有敘述性詭計、有本格推理,更有我偏好的社會派;看書末討論,每篇各有評審支持,甚至好壞兩極......
Thumbnail
啊是的,《挪威的森林》故鄉版。1989年初春,我高三,在重慶南路靠近南海路口地下室的「知新藝術生活廣場」初睹這三冊小書。我一眼認出那書名典出Beatles的歌,況且封面那個香菇頭男子還戴著藍儂的圓框眼鏡。儘管Norwegian Wood的原意該是「挪威木」,而非「挪威森林」。我揹著書包翻了翻,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