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凌之於瓊璃(1)

藍凌之於瓊璃(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夏

莊家正在辦喜事,大小姐即將出閣,全家上下忙成一團。

雖然嫁妝已經準備多年,諸事齊備,莊夫人還是不斷地檢查,從頭梳理,還有各項禮儀必備之物,務必求得周全,深怕一個疏忽,被親家瞧出破綻,不僅失了顏面,也枉費已花的莫大心血。

大喜前數日,媒婆和喜娘齊上門,為待嫁娘琦玉試衣試鞋試妝,身上穿的,手上戴的,無一不試個周全。名喚杜媽的喜娘為她梳頭,將長髮梳成扁圓形狀,併在髮髻頂部,飾上數支以寶石製成的花朵,舉起銅鏡,前後左右照看,笑問:「這桃心髻可不可以?喜不喜歡?」

琦玉寒著臉,不予回答。

「您的意思是不喜歡?好,換一個。」杜媽自問自答。

拆下髮簪,從頭來起。將頭髮掠到頂部,用絲帶紮緊,再將頭髮分成數股,每股單獨上捲到頂心,一邊摻入以買來的一段頭髮做成的假髮,將髮髻擴大數寸,立刻顯得蓬鬆光潤,「這牡丹髻名好型美,好像盛開的牡丹,配小姐美麗的臉龐最適合不過了。」杜媽自己滿意的不得了,笑開了臉。

琦玉依然無言。

「還是不行?沒關係,我還有這個。」改在頭頂上梳一個簡單的髻,將以鐵絲織為圜,外編以髮的半髻罩在真髻上,以金簪綰之,邊說:「這個髮托名叫『鼓』,已經事先做好時行的樣式了,您看美不美?」

琦玉仍不吭聲。

旁邊的丫環逐漸散去,只剩如意一人,見狀,好言哄勸:「小姐,您累了,歇會兒吧!我去端冰糖銀耳來給您消消暑氣。」

杜媽這時停下手來,仔細端詳,只見琦玉垂頭喪氣,臉色蒼白,相較於房中遍紅的喜氣,顯得極不搭調。她心中一驚,忍不住問了聲:「小姐,您怎麼了?身子不舒服嗎?」

琦玉搖搖頭,別過臉去,好似個白玉雕像般擺在椅子上,坐著不動。

杜媽又問:「您大喜的日子就快到了,好像心裏不開心似的。」琦玉依然不答。杜媽自己接著:「這也難怪,小姐出閣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得俊俏夫婿,攜手共度良宵,不過也為離開父母而難過……」

「不嫁就不必離開父母了。」琦玉突然開口,嚇了杜媽一跳。

「小姐為何不嫁呢?每個姑娘都會嫁人的。」

「我就是不嫁,要陪父母終老。」

杜媽這下可為難了:「您不嫁的心意,向父母明說了沒?」

「有,我說了好幾次,他們都不理我,只當我耍脾氣,甚至害羞說反話。又說這親早就訂了,完婚的日子已到。我是真的不嫁,只想守著丰兒過一生。」

「丰兒是誰?」

「是我表姊林丰。我們從小就很要好,我時常到她家住,她也常來我家,每次都同碗而食、共榻而眠,一刻也不分開。我說過我長大了不嫁人,要永遠守著她,她笑我傻,女孩子家都要出嫁的。為什麼?為什麼一定要嫁呢?」

杜媽欲言又止:「其實也可以不嫁的……」

如意捧著一個碗,急匆匆走來說:「小姐您久等了。廚房剛煮好,還要放涼││」

琦玉打斷她的話:「罷了。放著,等全涼了,我再吃。妳去將我床裏的墊子搧涼,等下要睡。」

如意看看她的臉色,不情願地答:「是。可是這裏││」

「這裏有杜媽伺候,不干妳的事。」

「是,我去了。」如意只好退下。

琦玉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拉著杜媽坐,急問:「快告訴我,如何能不嫁?」

「這││」杜媽猶豫著。

琦玉又央著她:「妳快說!」

杜媽想了一下,問:「您先跟我說,您為何不嫁?」

「除了丰兒,我誰也不想跟他同睡。」

「丰兒的意思呢?」

「她也是。」

「您剛剛不是說,她說女孩子家都要出嫁?」

「她說是這麼說,如果有不出嫁的辦法,她也願意和我同守一生的,只是無路可走,她下個月也要成親了。」

杜媽自己唸唸有詞:「下個月也要嫁了。」停了一會,才接著說:「我看您心意很堅決,才偷偷告訴您,千萬不能說出去。」

「好,我不說。」琦玉的神情和剛才大不相同,雙眼閃出了光芒。

「是這樣的,有位俠女創了一處世外桃源,名叫瓊璃,專收不嫁的女人,長幼都有,可以自己去,也可以和心愛的人一起去。」

「我可以和丰兒一起去嗎?」琦玉的聲音又急又高昂。

「可以,只要她願意的話,妳們可以一起去,在那裏長相廝守。」

「快告訴我它在哪裏呢?」琦玉猛搖著杜媽的手,等不及了。

「在海上一個小島,要搭船過去。」

「搭船?海上?聽起來很難的樣子。」

「不難,不難,您如果要去,會有人送您去的。只是您的心意要堅定,要下定決心離開家,離開父母,和丰兒永遠在一起。」

「是的,我很堅定,這樣就不必死了。」

「什麼,您要死?」杜媽嚇得從椅子上跳起來,急拉住她,好像她即將要死似的。

「是的,我原來在盤算,也和丰兒約好了,既然生不能在一起,就在她上轎後的時辰一起死,一起到陰間做夫妻,這樣就不必分開了。」

「小姐啊!要養大一個人不容易啊!您別輕易去死。看樣子,您非去瓊璃不可了。」

「快帶我去,也帶丰兒去。」

「好,好,我會安排,會有人帶您去。只是,」杜媽再問一次:「您不怕││」

「怕妳把我賣掉?」琦玉眼睛定定地看著杜媽。

「一般人總會這麼擔心的。」杜媽輕描淡寫。

「是啊!如何讓我相信妳說的呢?我如果被賣到見不得人的地方去,更是生不如死。」琦玉眼中的光采不見了,又是一副了無生趣的模樣。

「其實您說的那些見不得人的地方也沒什麼不好,吃好穿好,天天玩樂,比您們這種死氣沈沈的深宅大院好玩千百倍,加上如水流般的男人圍著您取樂,又有錢賺,有什麼不好?嫁人還不是取樂一個人?不只賺不了錢,還得賠上那麼多嫁妝,往後全家在您一個人的頭上壓著家規嚴訓,要出頭得等幾十年,那時您都老了,還能怎樣呢?」

琦玉驚呼出聲:「杜媽,妳!」

杜媽馬上正色說:「跟您說笑的,嚇到您了,別放在心上。」

「妳別嚇我。」琦玉撫著被嚇的胸口,但馬上鎮定下來,淡淡地說:「其實也沒什麼好嚇的,到時候活不了再死也不遲。」

「您別再說死啊活的話。我實在不忍心您受這些折磨,我來安排好了。您可先見藍凌,見了之後,就會信了。」

「藍凌就是妳說的俠女?」

「是的。她來無影去無蹤,哪裏都去得。這樣好了,我明日再來,帶消息給您。事不宜遲,要儘速安排。」

「好。」琦玉全身上下又有了生趣。喚來懷玉,對她說:「我倦了,明日再試,送杜媽出去。」

raw-image


avatar-img
吳淑姿的沙龍
26會員
318內容數
之前我的生活平順,但我覺得不對勁,偶而碰到一、二位和我一樣,不滿意現狀的,但是我們也說不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經過多年的摸索,終於清楚了,身為女性,育兒和照顧家庭這種從古到今被視為女人理所當然的職責,跟實現自我是有很大的衝突。今天,為了延續生命和享受家庭,女人如何發揮自我?是需要探討和實驗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淑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公主漫步雲端:念茲瓊璃 更新時間:2007-10-22 23:55:13 記者∕作者:卡蜜兒 《藍凌之於瓊璃》,作者:吳淑姿,集合出版社,即將上市。 ■卡蜜兒(研究生) 一個叫做藍凌的女人,在海中之島開闢了一片家園喚為瓊璃,收容「於世不容」或是不願依隨女大當
後 記 吳淑姿 當我讀到廣東順德、番禺、中山等地出嫁女兒「不落夫家」、「遲落夫家」,及不嫁「自梳」時(註1),心中十分震驚,前兩者可能和南方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有關,後者在我們認為的「以前」、「古代」(至少是「現代」之前)時,竟然容許女孩不嫁,而且是在社會、家人支持之下,有一女人這麼自在地生活著。
背景資料 我將隨便亂找,胡圇吞棗收集、整理、拼湊、判斷而取用的資料保存在手邊,心想大家對魏晉南北朝這段戰亂頻仍、朝代變換快速的歷史可能比較不熟悉,既然我已經查到了,就將它整理出來,給大家參考,若有錯誤,歡迎指正。 年代: 東晉。年代順序是西漢、東漢、三國、魏、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南朝是宋、齊
「之前在那裏?」 「去過幾個地方。」 「你當年可有嫁給馬文才?」 「有,在馬家住了十年,生了兩個兒子。」 山伯「哦!」了一聲,明知道事情是這樣的,聽到她親口說出來,心裏還很不是滋味。 「梁兄,你呢?」英喬抬起頭來問他。 「我在本城居住已數年,住北城平陽坊,現是郡公府功曹,屬綱紀。」 「伯母好嗎?有孩
沿著大馬路走了一段,進了坊門,彎進小巷內,七彎八拐來到一個學館前面,英台往裏面欠身一讓,說:「我就住這裏,請進。」他跟著進去,見一小廳,正面牆上掛著孔夫子的畫像和香爐,底下擺著幾張矮几,坐了幾個大小不等的孩子。原來正扭動身軀,不安於座,甚至到處跑來跑去的孩子,看到他們進來,立刻乖乖坐好,睜著骨碌碌的
梁山伯沒死……之後 . 祝英台十六歲時女扮男裝赴書院求學,和梁山伯情同手足,並已芳心暗許。返家前託師母作媒,成全好姻緣。山伯聽了師母說的緣由之後,高高興興到祝家求親,但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馬文才,山伯傷心失望的離開,大病一場,倖而未死。英台無計可施,只好依父命上花轎,嫁往馬家。 十四年後 一、重逢 .
公主漫步雲端:念茲瓊璃 更新時間:2007-10-22 23:55:13 記者∕作者:卡蜜兒 《藍凌之於瓊璃》,作者:吳淑姿,集合出版社,即將上市。 ■卡蜜兒(研究生) 一個叫做藍凌的女人,在海中之島開闢了一片家園喚為瓊璃,收容「於世不容」或是不願依隨女大當
後 記 吳淑姿 當我讀到廣東順德、番禺、中山等地出嫁女兒「不落夫家」、「遲落夫家」,及不嫁「自梳」時(註1),心中十分震驚,前兩者可能和南方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有關,後者在我們認為的「以前」、「古代」(至少是「現代」之前)時,竟然容許女孩不嫁,而且是在社會、家人支持之下,有一女人這麼自在地生活著。
背景資料 我將隨便亂找,胡圇吞棗收集、整理、拼湊、判斷而取用的資料保存在手邊,心想大家對魏晉南北朝這段戰亂頻仍、朝代變換快速的歷史可能比較不熟悉,既然我已經查到了,就將它整理出來,給大家參考,若有錯誤,歡迎指正。 年代: 東晉。年代順序是西漢、東漢、三國、魏、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南朝是宋、齊
「之前在那裏?」 「去過幾個地方。」 「你當年可有嫁給馬文才?」 「有,在馬家住了十年,生了兩個兒子。」 山伯「哦!」了一聲,明知道事情是這樣的,聽到她親口說出來,心裏還很不是滋味。 「梁兄,你呢?」英喬抬起頭來問他。 「我在本城居住已數年,住北城平陽坊,現是郡公府功曹,屬綱紀。」 「伯母好嗎?有孩
沿著大馬路走了一段,進了坊門,彎進小巷內,七彎八拐來到一個學館前面,英台往裏面欠身一讓,說:「我就住這裏,請進。」他跟著進去,見一小廳,正面牆上掛著孔夫子的畫像和香爐,底下擺著幾張矮几,坐了幾個大小不等的孩子。原來正扭動身軀,不安於座,甚至到處跑來跑去的孩子,看到他們進來,立刻乖乖坐好,睜著骨碌碌的
梁山伯沒死……之後 . 祝英台十六歲時女扮男裝赴書院求學,和梁山伯情同手足,並已芳心暗許。返家前託師母作媒,成全好姻緣。山伯聽了師母說的緣由之後,高高興興到祝家求親,但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馬文才,山伯傷心失望的離開,大病一場,倖而未死。英台無計可施,只好依父命上花轎,嫁往馬家。 十四年後 一、重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