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臺博館古生物館:228公園前的馬雅風博物館,藏著金庫,還有恐龍

518是「國際博物館日」,你最近有去哪個博物館參觀嗎?說到博物館,我幾乎時不時都會到台北的「國立臺灣博物館」參觀,這個博物館底下共有四座分館,展覽內容涵蓋人文與自然,可說是我前幾名喜歡的博物館之一(甚至成為Podcast剛做時,前面幾集的內容)。
記得我之前介紹過不少次台博館的本館、南門館以及鐵道部園區,這次就來介紹一下位在台博館本館對面,外型典雅莊重的古生物館吧!
(本文同步發於敘事圈FB與IG)

混雜南美與歐風的華麗銀行

台博館古生物館在過去是銀行,日治時期,這裡是「日本勸業銀行台北分行」的所在地,從1933年設立以來,一直扮演著推動台灣農業經濟發展的角色。所謂「勸業」,指的是「提倡實業、獎勵產業」的意思。勸業銀行的主要任務是放款給農漁事業團體、推展基礎建設,放款數目僅次於台灣銀行。
戰後,勸業銀行被接收,仍舊作為銀行繼續提供金融服務。改組為「土地銀行」的這裡,主要的任務沒有改變,也為台灣後續的建設與經濟提供了一定的幫助。
這棟建築遠遠看去,其實就蠻有「銀行」感的。雄壯整齊的石柱,呈現出一種穩重可靠,又充滿威嚴的形象。突出來的柱廊,剛好給人遮風避雨的所在,特別是在炎熱多雨的台灣,成了一種實用又美觀的存在。
如果仔細觀察這棟建築,你會發現不只歐風華麗石柱,它的建築上方還有源自南美馬雅文化的獅頭與人臉浮雕,轉角正上方,更有「渦捲式」花紋,這也是源於馬雅文化。屋頂向內收縮的女兒牆,也是古代美洲常見的屋頂做法。這樣的「馬雅式建築」,在台灣並不多見。
我們可以說,在這個地點,我們就看見了世界的多元面貌。

從銀行到博物館

1989年,土地銀行因計畫拆除改建引其極大風波,最終在關心文史的人士奔走下,列為古蹟,並於2007年再修復,2010年開館。
開館後,成為一個組合了經濟史與自然史的老少咸宜展覽空間。許多人包含我,第一次來到這裡時,都被館內諸多的恐龍骨架標本給驚艷,以「生命的史詩與演化共舞」為題的常設展,帶領觀眾從古海洋走到今日地球,認識曾經,或現今仍然存在在這星球與台灣的生物,他們的演變。
在二樓,則有「勸業銀行舊廈古蹟修復常設展」,對於喜歡建築的人來說,能夠一睹當年的工法,以及如何修復的挑戰,是非常有趣的。
此外,畢竟這裡前身是土地銀行,所以也有個「土地銀行行史展」,帶人們認識土地銀行本身的重要性與歷史外,也走過一段台灣的經濟史,什麼「三七五減租」等我們曾在課本上看過的名詞,就與這裏有著緊密關係。除了看展,甚至能直接走進過去金庫,發現台灣一路走來的經濟演變呢!

百花齊放的永恆

我覺得這棟建築,真的是個「百花齊放」的地方,不論是其混雜南美、歐洲的外表,還是裏頭參合著兩個看似完全無關領域的精彩,讓大人到小孩,都能從中得到滿滿的樂趣與知識。
重要的是,憑門票也能到對面的本館參觀,發現更多台灣的故事!

參考資料:

  • Wiki
  • 國立臺灣博物館
  • 台北古城深度旅遊,2000,遠流
國立臺灣博物館古生物館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5號 開放時間:9:30-17:00(週一休息)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點這裡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