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牛津 啟程
7月6日
感謝寶琳辛苦的幫我買了y-p卡,跟線上訂火車票後,真正一個人的旅程拉開序幕。
訂了在
牛津的七天住宿,住宿是在
背包客棧上找到的出租房間,早上誤喝以為是巧克力的摩卡,讓咖啡因不耐的我起了心悸和頭昏,帶著「咖啡醉」的腦袋,前往火車站,幸好順利找到月台,搭上火車,這台車很少人坐,因此我自己換了視野好的位置。
車上有插頭可以使用筆電跟手機,也有大桌子很適合辦公,椅子中間有耳機插孔,不過我沒聽到任何聲音,一上車會有廣播,一個人的時候耳朵似乎會特別開,生存本能會啟動,火車上的廣播跟查票就聽的懂了。
雷丁Reading到牛津 Oxford很近,一站就到了,二十分鐘。到了牛津,結果開始大迷路,因為我眼拙看錯路名,加上一位路人亂指路,導致我迷了一個小時,還去找警察問路,他第一句說:「這離這很遠啊,baby~」然後講了一大串,雖然不是很懂,但是大概知道方向。
不過我後來放棄,直接求助民宿,在我又找不道路時,天空飄雨了,增加了戲劇性的哀淒感,迷路是旅程中的小調味,不過重點是不可以迷太久,一小時就足夠品嚐。
終於到達B&B,整體感覺很乾淨溫馨,巧的是女主人也是特教老師,之前在桃園的國小教書,留職停薪陪老公來進修,已經三年了。這樣的留職停薪方式讓我心生嚮往,小劇場導的一齣「在英國遇到愛」的戲,我也可以名正言順「滯留」在英國,嘻嘻。
這家人很親切,住民宿就好像住什麼親戚朋友家一樣,不過廁所只有一間,希望我依舊能每日順暢,畢竟是這旅程美好的指標之一。
聊完天,整理一下行李,女主人帶我到牛津街上逛逛,順便在M&S買微波食物,在這一小段路,就被牛津的美所迷惑了,明天要來好好逛,現在抬腿先。
散步牛津
7月7日
悠閒的出門,在牛津街頭散步,不過我不是很認真的旅人,所以除了真的很有名的景點外,我就是很隨意地走,將我覺得美的景色拍下,並不是很清楚每個建築的名稱。
年代久遠的郵局,連郵筒都是木製的,鑲嵌在大石牆內的自動販賣機,是古代與現代融合的景象,走過嘆息橋The Bridge of Sighs下,聽聽是否有被課業壓得喘不過氣的沈重腳步聲,基督堂學院Christ Church college外,等著嘿美(Hedwig)振翅送信。
一個人旅行,在沒有自拍棒的年代,最麻煩就是沒人幫忙拍照,所以有我的照片,都是找了許多人幫忙拍的,台灣人、韓國人、香港人和一堆金髮碧眼人,小訣竅是盡量找老人或旅人,因為他們比較願意幫忙,只是對方拍不好,也不好意思請他重拍,當然我也會很願意幫別人拍照,而且會多角度拍個幾張,讓他們有比較多的選擇,出來走跳總要還的嘛。
在愛麗絲的店Alice’s Shop,本來是我自己辛苦與兔子自拍,一個好心人就接過我相機幫我拍照,感謝那位高個男子,我遇到幾位友善的人,看到我在自拍會主動幫我拍照。進去店裡後,才知道曾經收過一個男孩給我的禮物,原來來自這間英國的小店,我也在裡頭挑了個茶巾,很有愛麗絲的氛圍。
很幸運的遇見
open day,免費參觀學院的日子,每個學院都在招生,我也就很自在的穿梭在各個學院內,享受著飄散在其中的書卷味,彷彿多吸幾口就能提升氣質,走踏因時間而磨損的木製樓梯,感受著古老歷史的重量。
當我重新走回路上欣賞牛津街景時,一個大男孩,突然對我喊:Catch! 然後就把他手上籃球丟給我,雖然受到驚嚇,但我立即身手麻利的接到球,再丟還給他,得到他的讚賞,讓我不禁懷疑,他是玩大冒險輸了,處罰內容是要跟路人玩傳接球遊戲嗎?
一個人坐在學院裡、路邊、很享受這樣的氣氛,而且待久了,也覺得我似乎本來就生活在這邊一樣,比起三年前去美國更獨立了,可能是這幾年一個人慣了,記得在美國時,一個人逛街會覺得怪怪的,但現在非常自在,只是這邊吃東西麻煩些,今天在超市想說要吃什麼時,有點小惆悵而已,畢竟前天還在寶琳那被餵得飽飽的呢!
走回家的路上,孤獨的很有美感,摻揉勇敢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