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28, 2021
自從二上末以來,「成發」這顆大雪球開始在班上形成,起初它是朦朧而如蛹般、沒有太多明確雛形的,認知到時心中除了「可以做些大事」的些許歡愉,更多感受的是似乎又多了件大型苦差事。當時由於正逢期末,大家總覺得能拖多晚便拖多晚討論便好,不太願意正面面對(至少是我wwww),最終的主題和大方向,終究驚險地於結業式前一天在大家的腦力激盪下拍板定案。
而大家當時也各自分配到了三個組別(靜態展/美宣/影片,場控/燈光/主持人,演員/編劇/導演),分派結果是根據個人意願填寫表單而成,惟演員/編劇/導演為當時外聘的表藝老師所干涉,其中又分成中/英文組,雖然她也不太記得我們的名字 – —至少我確信她不記得我的。
即使該表藝老師也是根據我們的「志願表單」而分派職位,但聽到分配結果時,當下感到頗為驚愕和不平,明明當時填寫的志願是「1. 演員 2. 編劇 3. 導演」,因此被分配到英文編劇組的同時,不少人甚至連表單都沒填寫便被分到演員,令人不禁好奇其作業的公平和原則性。
原先是頗為擔心的,因為自認為毫無編劇才華,只能編出一些不知所云的流水帳玩意,也怕因此影響個人其他事務的進度,但最後想想,覺得若劇本從未交由我經手,以我的脾性恐怕仍會有些於心不甘,遂硬著頭皮接下了。
話說回來,對於「成發」整件事的實際概念我其實仍然相當模糊,即使知道似乎應該要先發想理念,順應想出一個恰當而不俗的slogan,並分為動態展、靜態展兩類,再透過美宣包裝成無論於視覺效果或是實際展出物,都看上去滿有系統性的成果展;動態展理應要透過小論文短講與中英劇串場演出,展現這兩年在語資班培養出的軟、硬實力,靜態展的基調則是要以能闡述成發主題概念為主,並整合同學們這兩年來在語資班的成果作品,理想中最好要弄得好看,吸引校內許多人前來參觀。
構成成發的種種元素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2019年9月剛入學,西樓牆壁上的「你不是文青」(1453班的成發及靜態展主題),使許多校內外學生趨之若鶩,非到去那邊踩點拍張照不可,而我自然也不例外,其簡約風設計和共振人心的標語,在我心中永遠是當時附中的must-see。
但想來想去,成發整件事於我而言,最深刻的似乎也不過是那道牆。
原先應該要透過參與1480(比我們大一屆的語資班)的成發《不入 blue》,更加增進對成發流程和具體細節的認識,可是由於當時疫情嚴峻,學長姊們不得不順應政策,將一切改為線上成發。當時他們創了個 Youtube 頻道上傳所有短講影片以及中、英劇演出,往好處想我們仍是可借鑑的,甚至由於是線上頻道,無論什麼時候需要參考相應格式都彷彿近在咫尺。但仔細想想,當疫情時代下這樣替代方式成為必然的橫空出世,卻因此也為我心目中的成發產生不小割裂感,說直接點是感覺成發都不成發了,使我更清晰感受到成發的本質似乎不過是為了完善語資班的責任而已(也許只是因為我不習慣這樣的呈現方式)相隔一年的現在,看到班上一些人為了成發焦頭爛額、另部分人卻在旁不斷納涼甚至完全擺爛不做事的同時,也讓我重新思考,成發這件事是否存在著真正的必要性?
我一直相信語資班享受比普通班還要多的資源,展現我們使用這些額外資源所做出的成果是再合理不過,也是對外界的一個負責任的交代。據我所知歷年關注語資成發的人遠比想像中得多,因為語資班構成中,牽涉的人事物實在太過龐雜。只是我仍覺得某處隱隱感受到的弔詭尚未得到解答,也許是因為知道理想終究太過理想,整個人有些失去在茫茫思緒當中,還沒找到具體除了「為了展現給他人或是給予誰誰誰交代」的具體動力。
又或許是因為意識到這類事物終究還是固定的人在做事,而成果將與剩下更為自私、不願付出任何力氣的人平分(我承認我之前班上許多活動都沒很認真參與,大多都只揀一些自己擅長、且較不費力的事情做而已),說他們是坐享其成?我不全然這麼認為,畢竟每個人的時間規劃本來便不盡相同,而勞心勞力者總會得到無可取代的收穫,但是當一件事運行到太明顯只有幾個人「願意」做事時(無論是出自什麼動機,單純興趣、對班上的熱情和責任,抑或是為了學習歷程),這樣種種動機交錯下,拼裝出的花車如果敗絮其中,甚至連金玉其外都勉為其難,是否還有存在的意義?還是該歸咎於現代高中生普遍因為集體在2000初前後不小心,一代不如一代,因而從此失去某種重要的團體意識或是社會責任感呢?
(註:本篇文章沒有抨擊任何人的意思,班上成發的總副召與各小組負責人都很盡責,成發整件事也在大家的努力下逐漸步上軌道,學長姊們的成發內容更是出色,在發想劇本的苦悶時光中,常常隨機點影片進去看以觸發靈感並順道解憂。只是228連假閒來無事,想要反思成發整件事的本質並紀錄下來而已,而紀錄完後自身也尚未尋得一個滿意的答案,還請希望偶然看到這篇文章的人不要誤會嗚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