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學年家教心得,第一次教自閉症兒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11學年即將結束,簡單統計了艾米這段期間的長短期家教學生數據。
本學年學生共11人,學生年齡介於3到12歲,其中普通生9人,特殊生2人,包括高功能自閉症和泛自閉症(亞斯)合併學習障礙學生。
就讀學校部分,公立學校3人,私立學校8人,包括傳統私校、實驗學校、國際學校。
在孩子心上,種下閱讀種子,總有一天,種子會萌芽、開花。(圖片來源/Pixabay)
這學年最大的突破,就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教了特殊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非常喜歡(泛)自閉孩子。
另外,今年教普通生時,也遇到很多不管怎麼教,好像都沒有辦法進步的孩子。期間也曾想放棄,但因為這些孩子都單純善良,家長也支持,所以堅持了下來,期間嘗試了各種方式,最後結果都還算正面,有種終於走在對的方向上,安心一點點的感覺。
今年最深的體悟,就是因為自己喜歡文字、具備文字敏銳度,所以認識學生時,不以其學業成績或旁人說法評價學生,而是能夠運用自身文字專業,判斷學生真正需要的協助是什麼、強弱項為何,並且發掘、欣賞、讚美學生的優點,這些優點很可能以前從來沒人告訴學生,學生自己也不知道,從而重建其學習信心,並採用適合學生的方法引導其喜歡文字,最後自然提高其學習成效。
[關於艾米老師]艾米老師畢業於台灣大學中文系,是台北家教老師,教授閱讀素養、作文、注音等科目,致力於營造愉快上課氛圍,教學用心,希望學生學得紮實。學好中文不僅對國語有幫助,也能精準掌握數學、自然等科目的文字敘述。如果您有教學需求,歡迎私訊艾米老師IG:teacher_amylin,告知學生年紀、科目、地點(捷運站名+步行距離

台北閱讀素養、作文家教老師艾米的聯繫方式

avatar-img
7會員
16內容數
台北家教老師艾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北家教老師艾米 的其他內容
這兩年教的學生中,曾經不喜歡看書,後來變得喜歡看書的學生。這樣的轉變,通常至少需要半年,甚至長達一年。等待很漫長,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以前的成功經驗幾乎難以套用在另一個學生身上。等待很辛苦,因為要求不喜歡看書的學生看書,無異於要求一個人做不喜歡的事,學生當然會抗拒。而對於老師和家長而言,看到
我的腦袋裡裝了一台神奇翻譯機。
學生A不喜歡閱讀,不,是害怕閱讀。那一串串文字,對她來說就像鬼魅似的,足以輕易摧毀她的自信——但我不知道是什麼讓她對自己那麼沒自信。
上週上課,五歲學生教我摺紙,還說後面比較難,要我幫你嗎?我說好,聰慧靈巧的她,挑選了紅橘黃紫四種顏色,用比我小一倍的小手,摺出美麗精緻又繽紛的愛心。
下面這張照片,是5歲學生上課時的課堂紀錄。在雞蛋殼上寫字的靈感,來自於一篇文章。作者提出在蛋殼上寫注音,再請孩子拍碎的靈感,我覺得這個點子學生會喜歡,於是費了一番功夫,請朋友們打蛋時幫忙留下蛋殼,清洗後曬乾,帶到課堂上。
這兩年教的學生中,曾經不喜歡看書,後來變得喜歡看書的學生。這樣的轉變,通常至少需要半年,甚至長達一年。等待很漫長,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以前的成功經驗幾乎難以套用在另一個學生身上。等待很辛苦,因為要求不喜歡看書的學生看書,無異於要求一個人做不喜歡的事,學生當然會抗拒。而對於老師和家長而言,看到
我的腦袋裡裝了一台神奇翻譯機。
學生A不喜歡閱讀,不,是害怕閱讀。那一串串文字,對她來說就像鬼魅似的,足以輕易摧毀她的自信——但我不知道是什麼讓她對自己那麼沒自信。
上週上課,五歲學生教我摺紙,還說後面比較難,要我幫你嗎?我說好,聰慧靈巧的她,挑選了紅橘黃紫四種顏色,用比我小一倍的小手,摺出美麗精緻又繽紛的愛心。
下面這張照片,是5歲學生上課時的課堂紀錄。在雞蛋殼上寫字的靈感,來自於一篇文章。作者提出在蛋殼上寫注音,再請孩子拍碎的靈感,我覺得這個點子學生會喜歡,於是費了一番功夫,請朋友們打蛋時幫忙留下蛋殼,清洗後曬乾,帶到課堂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載了小語在特殊需求課後照顧班的成長和進步。從認知能力、學業表現到社交互動和家庭關係,小語在多個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和提升。文章中也提到了對課輔老師的感激以及特殊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特殊教育和支持不僅能幫助孩子在學習方面取得進步,更能對孩子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現在的我對於家教的定義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而是每個學生在學習成長道路上的陪伴者。學生學得好不好不完全是我能掌控的事情,但只要學生願意繼續上課,我願意繼續嘗試找尋能讓孩子覺得學英文相當有趣的方法,繼續陪伴學生學習與成長。
Thumbnail
有的孩子能力變好了,很明顯課堂上(這是什麼形?--> 圓形) 這種封閉式的問句已經不能滿足他了, 對!沒錯!當孩子蓄積的能量變強後就是開始往外找事情做找事情忙,這孩子忙得很棒!如法炮製開始模仿班級教師照顧起別的孩子!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的學生是個蠻特別的小孩,他叫做辰辰,他罹患亞斯伯格症。他熱心助人,個性有時開朗有時害羞。我始終相信他是個很聰明又很「正常」的小朋友。
Thumbnail
臺北市某高中發生特教生上課攻擊老師事件,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本文從心理學家的觀點,探討了早期幹預對治療潛在自閉症患者的效果、情緒障礙的攻擊性行為來自父母的遺傳等觀點,並提出了幫助孩子正確情緒控制的建議。
教學是我想要繼續磨練的技能,是我想繼續前進的道路。很謝謝自己過去與現在所接觸的學生們,幫助我成為越來越棒的老師,期許決定繼續從事教學工作的自己,能記住這份對教學的熱忱,好好享受與每位學生互動的過程,在教學道路上認真發光。
Thumbnail
開始認識神老師這號人物,是臉書上的粉絲團,讀過神老師分享的好多文章,但這是第一次讀神老師所寫的書。作者本身是三個孩子的媽,教育路上為特教生發聲的神老師,最小的女兒出生不久也被鑑定為特教兒童,肌肉耐力不足,發展較慢,學習能力也較弱,需定......
今天是第一次嘗試和計畫內的其他老師們一起評估小朋友,對我來說是蠻新奇的經驗。
Thumbnail
今年12月初,我得以與來自新北市新店區的教友見面,並談論特殊需求孩子以及他們的困難與需求。許多人認識這些孩子的困難,並認為社會應該協助這些孩子。有位姐妹讓我驚訝地說出了「如果我可以提早認識你50年該多好?」這句話。她的故事顯示了對特殊需求孩子的理解與協助的重要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載了小語在特殊需求課後照顧班的成長和進步。從認知能力、學業表現到社交互動和家庭關係,小語在多個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和提升。文章中也提到了對課輔老師的感激以及特殊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特殊教育和支持不僅能幫助孩子在學習方面取得進步,更能對孩子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現在的我對於家教的定義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而是每個學生在學習成長道路上的陪伴者。學生學得好不好不完全是我能掌控的事情,但只要學生願意繼續上課,我願意繼續嘗試找尋能讓孩子覺得學英文相當有趣的方法,繼續陪伴學生學習與成長。
Thumbnail
有的孩子能力變好了,很明顯課堂上(這是什麼形?--> 圓形) 這種封閉式的問句已經不能滿足他了, 對!沒錯!當孩子蓄積的能量變強後就是開始往外找事情做找事情忙,這孩子忙得很棒!如法炮製開始模仿班級教師照顧起別的孩子!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的學生是個蠻特別的小孩,他叫做辰辰,他罹患亞斯伯格症。他熱心助人,個性有時開朗有時害羞。我始終相信他是個很聰明又很「正常」的小朋友。
Thumbnail
臺北市某高中發生特教生上課攻擊老師事件,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本文從心理學家的觀點,探討了早期幹預對治療潛在自閉症患者的效果、情緒障礙的攻擊性行為來自父母的遺傳等觀點,並提出了幫助孩子正確情緒控制的建議。
教學是我想要繼續磨練的技能,是我想繼續前進的道路。很謝謝自己過去與現在所接觸的學生們,幫助我成為越來越棒的老師,期許決定繼續從事教學工作的自己,能記住這份對教學的熱忱,好好享受與每位學生互動的過程,在教學道路上認真發光。
Thumbnail
開始認識神老師這號人物,是臉書上的粉絲團,讀過神老師分享的好多文章,但這是第一次讀神老師所寫的書。作者本身是三個孩子的媽,教育路上為特教生發聲的神老師,最小的女兒出生不久也被鑑定為特教兒童,肌肉耐力不足,發展較慢,學習能力也較弱,需定......
今天是第一次嘗試和計畫內的其他老師們一起評估小朋友,對我來說是蠻新奇的經驗。
Thumbnail
今年12月初,我得以與來自新北市新店區的教友見面,並談論特殊需求孩子以及他們的困難與需求。許多人認識這些孩子的困難,並認為社會應該協助這些孩子。有位姐妹讓我驚訝地說出了「如果我可以提早認識你50年該多好?」這句話。她的故事顯示了對特殊需求孩子的理解與協助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