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軍加盟
時間來到1938年。這年日本職棒球團出現一個新面孔:南海軍(現福岡軟體銀行鷹)。南海母企業和阪神、阪急一樣,都是位於關西的鐵路公司。南海高層在阪急社長小林一三邀請下,加上1884年創立的南海鐵道(原名「大阪堺間鐵道」)有意慶祝企業50週年,想要打造「體育王國」的大企劃,所以也決定自組球隊並建設球場。
除此之外,企劃中本來也還有網球等其他場館的規劃,且原先預定要來迎接預計在1940舉辦的東京奧運,只是後來因為戰爭關係,使得史上首次的東京奧運,就這麼化成泡影。
要創立球團,首先就得找到球員。南海創隊總教練是高須一雄,他過去曾效力於六大學名校慶應大學,以及社會人強豪大阪每日新聞隊。但由於當時出名又有打職棒意願的業餘選手,都已經大致加盟職棒,或者老早被球團鎖定延攬了,使得球員招募困難重重。
例如南海本來有意延攬熊本工出身,往後被稱做「打擊之神」的川上哲治,並提出簽約金500圓、月薪150圓的優渥條件。然而在南海行動前一個星期,川上就已經答應加盟巨人了,當時巨人的條件為簽約金300圓、月薪110圓,儘管南海條件較好,卻因為一週之差無緣加盟,讓川上本人也感到有些可惜。
在2月正式創立的南海隊,於1938秋季賽正式參與聯盟比賽。回顧日本職棒1936年創始時有七支球隊,後來帶領名古屋軍的河野安通志和高層不和出走,成立了「金鷲(イーグルス)隊」,現在又有南海軍加入,使得職棒發展成九支隊伍,是日職戰前隊伍最多的時刻。
阪神直落四巨人二連霸
1938這一年聯盟賽,一樣分成春、秋兩季舉辦。阪神虎在春季聯賽表現精彩,一共拿下29勝6敗,而且賽季期間完全沒有連敗過,最終以8成29的高勝率拿下冠軍。秋季則以巨人的30勝9敗1和拔得頭籌,特別是俄羅斯出身的投手Victor Starffin在本賽季大顯身手,24場出賽主投197.2局,拿下19勝2敗、防禦率1.05的成績,勝投、防禦率和146次三振都是聯盟第一。
於是這年的總冠軍戰,再度上演了阪神vs巨人的對決戲碼。首戰雙方派出王牌西村幸生和Starffin對決,最終延長賽第十局,Starffin在滿壘時投出再見保送,讓巨人以2比3飲恨。第二場同樣是Starffin先發,但4局投不完就失掉4分下場,儘管隊友追平逃敗,但接手的前川八郎還是被打下超前分,讓巨人輸掉比賽。
中間休息數天後,冠軍賽第三場,巨人依然派出Starffin主投。這回他前五局無安打、無失分,巨人也打下2分領先。但後段巨人守備頻頻出狀況,整場出現8次失誤,讓阪神倒追5分逆轉,使得Starffin又吞了一敗。第四場比賽,巨人終於改派川上哲治先發,比賽後段則換成水原茂。但阪神在松木謙治郎和景浦將兩發全壘打的帶動下,還是以4:2擊敗巨人,直落四拿下1938年的總冠軍。
看到這裡,或許有眼尖的讀者發現不對勁了:怎麼都沒看到巨人創隊以來的不動王牌,前一年才拿過MVP的澤村榮治呢?答案是這一年的澤村,因為被日本軍方徵召,派遣到中國戰場的關係,完全缺席了整個球季。
第一位戰死的職棒選手
1930年代由於世界經濟大恐慌,日本經濟也受到嚴重影響,最終逐漸走向軍人主政,想依靠對外戰爭緩解內部經濟壓力。日本先是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中佔領滿州,成立傀儡政權滿州國,接著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件爆發,日本正式全面侵略中國。
當時日本實行徵兵制,男子只要滿20歲就必須接受體檢,並根據體檢甲乙丙等結果,分派為現役兵、後備兵或國民兵等等。由於戰爭的擴大,現役軍人的需求也大幅增加。澤村榮治在1937年中就接受過體檢,判定為甲種體位,於是在1938年一月前往步兵第三十三聯隊報到,四月上旬前往中國。
由於是前職棒王牌,媒體也報導了澤村入隊的消息。身為強投的他,在軍中創下手榴彈投擲78公尺的紀錄。不過就是因為投太好了,導致營中動不動就叫他投擲示範,也因為丟得又遠又準,實戰中也常常負責投擲手榴彈,結果就因為此造成手臂損耗,影響了日後的投球。
當然,澤村不是唯一一位被徵召入伍的職棒好手。例如曾是讀賣第一位簽下的選手三原脩,1935年就曾因為服役而暫時離隊,1937又二度收到徵召,並在上海的戰爭中被打傷大腿。澤村也曾在戰爭中被機槍打傷左手,幸虧保住一命,子彈也沒有傷及骨頭。
但畢竟是戰場,不是每一位選手都這麼幸運。第一位戰死的日本職棒選手,是原效力名古屋的一壘手後藤正。後藤在1936年秋季賽事結束後,就被軍方徵召而退團,隔年7月底戰死。還有一位畢業自明治大學的外野手中尾長,原先已經和參議員隊簽約,名字都出現在登錄名單上了,但在正式上場前就從軍,並在兩個月後戰死,沒有留下任何出賽紀錄。
除了球員陸續入伍以外,聯盟為了維持運作,避免被軍方刁難,也開始有向軍政府輸誠的行動。像是聯盟曾舉辦過東西對抗的「國防費獻納試合」,除了門票收入之外,也配合媒體宣傳,趁機向球迷募款捐獻給皇軍。
事實上,讀賣新聞本身就是很早表態力挺軍方的媒體之一,除了獲得軍政府的讚賞,讀賣甚至視戰爭為擴大報紙市佔的好機會,鼓勵旗下記者遠赴戰地,盡量去拍攝所謂皇軍英勇奮戰、擊殺敵人的瞬間畫面。這項策略的確提高了讀賣新聞的銷量,但理所當然地,也造成部分記者人員在戰地喪生。
巨人新王牌的苦惱
1939年賽季,職棒雖然分成春、夏、秋期不同時間開打,但賽制改為單一球季,成績由三期共96場加總計算,也不另外舉辦冠軍賽。最終這年由巨人以66勝26敗、7成17勝率奪冠,MVP則是投出42勝15敗、防禦率1.73的Starffin拿下。從這年開始到1943年賽季,都是由巨人奪冠。巨人隊戰前的好成績,被稱為是隊史第一次黃金期。
隔年賽季一樣由巨人奪冠,MVP同樣是拿下38勝的Starffin獲得。但這一年的Victor Starffin並不叫Starffin(スタルヒン),而是被強迫改名為「須田博」。由於Starffin擁有俄羅斯血緣,在日本和歐美日益緊張的局勢下,Starffin經常只是走在路上,就會被他人側目懷疑,還曾被舉報是間諜,因此希望透過改名以盡量減少糾紛。
即使如此,Starffin還是動不動就捲入麻煩之中,生活壓力甚至讓他一度悶出病來。事實上Starffin從小就逃難到日本,並在日本長大,說得一口流利的日文,反而對英文一竅不通。一直以來身為「難民」的他,反倒渴望獲得日本國籍,讓自己的身分有個歸屬,但即使改成了日本名字,卻始終沒有申請成功。不幸中的大幸,只能說因為他也不算是日本人,所以當然也不會被強迫從軍。
外來語改名潮
而在戰爭期間改名的,可不只有Starffin(須田博)而已。由於日美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使得職棒開始限制英文音譯的外來語用詞,使得球隊在1940年秋季賽事,紛紛將隊名改為漢字,如「大阪タイガース(Tigers)」變成「阪神軍」、「イーグルス(Eagles)」變成「黑鷲軍」、「東京セネタース(Senators、參議員隊)」變成「翼軍」(因為經營者有馬賴寧為「大政翼贊會」理事)等等。
在這波改名風潮中,唯一有意見的是「ライオン軍(Lion)」。ライオン軍原本是七創始隊之一的大東京軍,但因為球隊經營不善,於是尋求「小林商店」金援贊助。小林商店主要是販售牙膏、肥皂等個人衛生用品的企業,而當時市面上普遍喜歡以動物為牙膏取名,像是「長頸鹿牙膏」、「大象牙膏」等等,所以小林商店便選用萬獸之王的獅子「ライオン」替旗下牙膏取名。
所以,小林商店贊助的條件之一,就是要球隊名改為「ライオン軍」,當作旗下產品的活廣告。因此在面對改隊名風潮時,小林商店不願做出更動,堅持「ライオン本來就是日文」,拒絕了漢字「獅子軍」的提案。然而在1940年賽季,因為不能使用外語詞彙,使得「ライオン軍」的制服上無法繡上ライオン字樣,只能穿著無隊名制服應戰的狀況。到了1941年賽季,小林商店退出球隊經營,球隊才改成漢字的「朝日軍」。
除了球隊名稱,場上用語也出現更改。1943年,棒球曾經因為是「美國的運動」受到質疑引發論戰。支持者以球員在戰場上立下戰功,且像是汽車、飛機等東西也是源自西洋,追究下去沒完沒了做辯護。儘管如此,當年球賽還是決定更改各種西洋稱呼,例如「ストライク」(strike)變「よし1本」(好球一顆)、「ボール」(ball)變「だめ1つ」(壞球一顆)、「アウト(out)」變「ひけ」(退下)、「バント(bunt)」變「輕打」等等。順帶一題,其他外來語運動名稱也都有改名狀況,如「サッカー(soccer)」變成「蹴球」、「ゴルフ(golf)」變「打球」等等。
另外,還有制服上必須完全使用漢字、比賽時必須佩戴軍帽、禁止野手藏球、禁止比賽中更換球員、比賽一定要分勝負,禁止握手言和(除非日落無法繼續),以及即使領先,也必須打滿九局下半等等規定。後面幾項都是基於日本傳統「武士精神」所做出的要求。因為不習慣,比賽時常常出現類似裁判判定好球時,還是脫口講出「strike」,接著才急忙改口成日式稱呼,出糗逗笑現場觀眾的狀況。
在不允許和局下,使得5月24日名古屋對上大洋軍的比賽,出現雙方一共打了28局,才因為太陽都下山了,最終以4比4戰成平手。雙方先發投手都皆投滿28局,名古屋的西澤道夫投了311球,大洋軍的野口二郎則投了344球,至今仍是職棒記錄。
※訂閱《MLB星系》,幫助我們延續書寫運動的熱情,訂閱請點選頁面右上角「付費閱讀」紅色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