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庸小說】父親的歸鄉路(連載00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正當父親少年時期,中日戰起,初期砲火從瀋陽、華北、上海而至華中,國民政府已將首都遷往重慶。國共不管政治主張如何分歧,在西安事變後表面上已經是全民全面抗日。在台灣方面日方於西元1937年開始徵用台民當軍伕。

  根據家鄉【九都鎮誌】(南安市九都鎮):「民國27年(西元1938年)5月廈門淪陷,泉州形勢吃緊,時遭日機轟炸。國民政府採取應變措施,飭令泉廈各中小學遷往內地。泉州培元中學遷入九都,借鵬溪小學部分校舍、雲峰小學、土豆園三棟洋樓為校舍。至1943年,泉州培元中學遷回培元原址。」

  1938年廈門淪陷,泉州就在咫尺,父親時年十歲。相信此時家鄉已經感受到戰爭的威脅。父親即使生性再樂觀,對於國難當前,也當是無可奈何。父親13歲入民生農校後,國有國難家有家殤,父親在【遺兒孫詩】中提到【忽聞大兄受陷冤 屈打成傷命歸天 三年連遭三不幸 十四娘親歸駕鶴 隔年二兄中暑亡】從1940年大哥被屈打身亡、1941年母親過世、1942年二哥中暑身亡。三年連遭三不幸,使原本人丁興旺的家族,忽間失去持家的母親,生產力充沛專事生產的長、次子,遺留下時年27歲的三哥振作、23歲的大姐、21歲的二姐及14歲的父親。

  即使如此,宗親有私心侵占欲者亦有其人。在父親家門不幸三年三殤【宗親欺吾家丁薄 欲奪田園與家產】在這裡可以看出父親在遭逢不幸還遭宗親所欺的憤怒。【持刀阻擋保家門 幸得大姑回家轉】。曾祖黃奕立(呈瑞公)生三男二女。祖父為長,這裡的大姑是黃賜(姑)適黃山頭陳氏(父親的姑丈)。在大姑回娘家後總算在宗親的評議下父親家得保住家產。以一個14歲的孩童持刀護家,其凶險可知,父親的果敢機智與不畏強暴凌辱在這篇文字可以想像的畫面,當知是如何激動。

  事既已落幕,父親還當是歸校在對日抗戰的歲月中繼續他的求學之路。在【遺兒孫詩】敘述這段時光是【薄田茶園得保全 養吾兄弟長成人 兄姐同心晟養我 泉州讀書入培元 助我求學籌學費 大姐為家嫁他鄉 三兄一肩挑田園 搓茶種田果園忙 二姐疼我心最真 三更為我下眠床 泉州使我開眼界 兄姐恩情永記心】。

  前面在【九都鎮誌】提過泉州培元中學,曾因避日難而遷校九都,父親敘述入學泉州培元(民生農校應該是國初中階段、培元是高中階段)當在1943年(民國32年)培元在泉州復校。時已進入對日抗戰第6年末期,如果泉州已經安定,表示日軍疲態已生,敗像已萌。當時父親應該是15歲到泉州始見這座宋元以來的貿易大城,而培元中學就位在唐代開黃氏紫雲派先祖黃守恭捐地興建的江南第一名剎開元寺之旁。想來開元寺必是父親在課餘閒暇倘佯之所。記得父親時不時提到開元寺的眉飛色舞,常常口頭禪說【站著像東西塔、躺著像洛陽橋】。其中所稱的東西塔是開元寺的東塔鎮國塔和西塔仁壽塔。洛陽橋則是宋代始建泉州通往惠安洛陽鎮的石橋。這兩處都是泉州古蹟是中國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元寺(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E5%BC%80%E5%85%83%E5......洛陽橋(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4%9B%E9%99%BD%E6%A9%8B

【1940~1943】

台灣記事:

1941年(日昭和16年):4月19日推動皇民化的「皇民奉公會」開始活動。

1942年(日昭和17年):第一批台灣人志願兵入伍。

1943年(日昭和18年):4月1日開始實施六年制義務教育,設立國民學校。11月25日盟軍開始空襲台灣。

中國記事:

1940年日方於南京成立汪精衛政權1941年7月美英中荷各國成立「ABCD包圍網」對日禁運。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開啟太平洋戰爭。

1942年日本佔領緬甸滇緬公路中斷。

1943年11月蔣中正、羅斯福、邱吉爾發表《開羅宣言》。

1944年中英盟軍反攻收復緬北,並建立中印公路。

父親記事:

1940年10月9日大哥黃種和過世,享年31歲。振聲時年12歲。

1941年4月8日母林晏過世,享年50歲。振聲時年13歲。

1942年10月28日二哥黃成器過世,享年29歲。振聲時年14歲。持刀護家產。

1943年泉州讀書入培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培毓的沙龍
6會員
532內容數
黃培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6
一條河 起於何處? 人們只想追尋那最長最遠的源頭! 卻很少注意到一條支流源於何處 納百川的大河感謝那些提供涓滴的小細流 一點一滴~總是一份感情 一如 朋友的 一字一言~充滿真誠感情   學庸96.12.17/00:29
Thumbnail
2025/04/06
一條河 起於何處? 人們只想追尋那最長最遠的源頭! 卻很少注意到一條支流源於何處 納百川的大河感謝那些提供涓滴的小細流 一點一滴~總是一份感情 一如 朋友的 一字一言~充滿真誠感情   學庸96.12.17/00:29
Thumbnail
2025/04/06
曉月初明花初落 一片秋心話心愁 遙想天邊有微星 秋夜寒風念故友 學庸2007.12.12/00:05 作品號03-0525-03
Thumbnail
2025/04/06
曉月初明花初落 一片秋心話心愁 遙想天邊有微星 秋夜寒風念故友 學庸2007.12.12/00:05 作品號03-0525-03
Thumbnail
2025/04/06
曉月明晰 微風輕揚 影搖扶疏 心馳情漾   曉月明晰 微風輕揚 天星淡淡 心寬情敞   學庸96.12.11/22:40
Thumbnail
2025/04/06
曉月明晰 微風輕揚 影搖扶疏 心馳情漾   曉月明晰 微風輕揚 天星淡淡 心寬情敞   學庸96.12.11/22:40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Thumbnail
6月3日,星期六,風和日麗。 凌晨一點,駐紮在北京郊外的上萬名戒嚴部隊開始進京,往天安門廣場移動。 早晨七點,學生拿著手提麥克風到處宣告:李鵬要鎮壓我們! 晚間八點,北京廣播公司呼籲所有市民不要上街。 晚間九點,一架軍用直升機在市中心上空盤旋。天安門周圍的各十字路口,均有數千名學生聚集鎮守。
Thumbnail
6月3日,星期六,風和日麗。 凌晨一點,駐紮在北京郊外的上萬名戒嚴部隊開始進京,往天安門廣場移動。 早晨七點,學生拿著手提麥克風到處宣告:李鵬要鎮壓我們! 晚間八點,北京廣播公司呼籲所有市民不要上街。 晚間九點,一架軍用直升機在市中心上空盤旋。天安門周圍的各十字路口,均有數千名學生聚集鎮守。
Thumbnail
西元 1923 年民族自決的思潮,正影響著尚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你們是與蔣渭水一同進行「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成員,準備趁日本裕仁皇太子來台巡視時舉旗請願,但日本警察察覺了你們的意圖,因此實施了預防性羈押,將你們關入拘留所。 幸好,日本警察中也有支持民族自決理念的人,暗中為你們留下了一些逃出的線索
Thumbnail
西元 1923 年民族自決的思潮,正影響著尚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你們是與蔣渭水一同進行「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成員,準備趁日本裕仁皇太子來台巡視時舉旗請願,但日本警察察覺了你們的意圖,因此實施了預防性羈押,將你們關入拘留所。 幸好,日本警察中也有支持民族自決理念的人,暗中為你們留下了一些逃出的線索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五   正當父親少年時期,中日戰起,初期砲火從瀋陽、華北、上海而至華中,國民政府已將首都遷往重慶。國共不管政治主張如何分歧,在西安事變後表面上已經是全民全面抗日。在台灣方面日方於西元1937年開始徵用台民當軍伕。   根據家鄉【九都鎮誌】(南安市九都鎮):「民國27年(西元1938年)5月廈門淪
Thumbnail
五   正當父親少年時期,中日戰起,初期砲火從瀋陽、華北、上海而至華中,國民政府已將首都遷往重慶。國共不管政治主張如何分歧,在西安事變後表面上已經是全民全面抗日。在台灣方面日方於西元1937年開始徵用台民當軍伕。   根據家鄉【九都鎮誌】(南安市九都鎮):「民國27年(西元1938年)5月廈門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