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7/1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我不買老屋裝潢 | 奇夫人大講堂

有一個自己的家,一直以來都是我的夢想,一方面可以有小倆口自由的空間,另一方面不管想怎麼佈(ㄌㄨㄢˋ)置(ㄈㄤˋ)都不會造成別人的困擾,但最近滑手機很常看到老屋裝潢變新家的消息,我能理解台北市 30 年老屋比例高達 70%,加上台北市土地取得不易,導致新成屋的坪價節節升高,讓老屋裝潢看起來經濟實惠又實用,但如果這輩子只會買一套房,我絕對不會買老屋裝潢

老屋裝潢不好嗎?

買房子的理由可能有千百種,但對於打算自住至少 20 年的我來說,房子本身的條件反而比地段的機能性還要重要許多,因此我看重的條件有三:

這間房子能住多久?

圖片截自 Google Search
圖片截自 Google Search
根據 Google 大神的回覆,一般台灣房子使用年限在 50 年上下,如果我買的是 40 年老房,那我能住的時間只剩大約 10 年左右,假設運氣再差一點遇到前屋主不太了解怎麼維護房屋的情況下,那房子使用的年限可能還得再打個 6 ~ 8 折,也就是說以 8 年來算買老屋裝潢假設 2000 萬,我一年要付出 250 萬的成本,比起 50 年 4000 萬的新成屋來說,一年只需要付出 80 萬成本還來得多!

這間房子能保護我的家庭嗎?

俗話說的好,盡人事聽天命,對於天災防治我們只能盡力做到最好,如果是颱風或淹水我們還能提早防範與準備,但地震總是在我們毫無防備時突然降臨,由於台灣和日本一樣處於地震帶上,自從 921 大地震之後,我們還經歷了 331 大地震與其他超過芮氏規模 6.0 以上的地震
因此新成屋最容易看到的就是以防震為招牌的廣告宣傳,一般中古屋只要年限不是太高,基本上耐震能力都還可以保持一定水準,但以 40 年的老房子來看,耐震能力還停留在 40 年以前,儘管在 1999 年通過了 921 大地震的考驗,但誰也不能保證未來幾年的地震下來,哪一年會成為最後一根稻草

這間房子能成為資產嗎?

大家都知道,房子與車子一樣,價值會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下降,而房地產之所以能成為投資標的,除了投機客不斷地炒作以外,土地的稀缺性還是房價屹立不搖的主要原因,可惜交易市場上總是喜新厭舊,能住比較新的房子誰會願意來買老房子呢?除非地段黃金,不然大多數的老房子不是乏人問津,就是賤價出售,以我老家為例,淡水 30 年的老屋,30 年前買的價格約當是 400 萬上下,根據去年樓上鄰居出售的價格來看,過了 30 年價值只剩下 200 萬,不僅沒將這 30 年的通貨膨脹計算進去,連當初鄰居也在交易市場打滾了好幾年,好不容易才找到願意接手的買家,更別提倘若一夕之間黑天鵝降臨,一場大地震把房子震垮時,房屋價格瞬間歸 0 的情況

都更是天選之人的權利

有人會說,我可以等都更啊!但現實總是殘酷的,台北市目前都更案件佔總房地產數量只有 4% 不到,也就是說除非您是天選之人,不然此生遇到都更的機率大概微乎其微,而台北市還是佔全台灣都更件數 50% 以上的地區,即使幸運都更,在平均需要 10 年的這段時間,對一般只有一套房產的家庭來說,居住地變成一大問題,更別提都更過程與建商之間的來回與可能會有的糾紛

奇結論

如果符合以下條件,那老屋裝潢的確是適合入手
  • 具有災難發生的後備計劃
  • 使用年限 = 房屋剩餘年限
  • 不介意 n 年後出售的價格與等待時間
但我沒有災難的後備計劃,想自住至少 20 年以上,也很介意在二手市場上交易的價格與等待時間,因此我絕對不會買老屋裝潢作為我的第一套房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