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喜歡“人生勝利醜胖女”的內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文/空心二胡

我昨天在反思目前國內外針對肥胖者或者不好看的女人的描述,我發現其實有蠻多的作品在描述胖醜女的時候,不是將胖醜女惡意刻畫為丑角,不然就是塑造成勵志主旋律的“快樂胖醜女”或“人生勝利胖醜女”的樣貌,甚至正經的數據也經常會出現人生過得滋潤的胖醜女的數據,這些內容其實讓我覺得很氣憤,我其實一點都不想看到這些內容,或者我會直接認為這些內容都是胡說而事實上根本沒有這回事。

電影《大餓》劇照

我會厭惡這樣的內容倒也不是因為我人生過得很淒慘所以我連看都不想看到這些內容,而是我不是很喜歡從影視作品到個人訪談乃至學術研究,都要鋪天蓋地的營造出胖醜女的生活都是這麼的歌舞昇平;這麼的無憂無慮;這麼的快樂以至於根本不用煩惱常規女性平時經歷的人生困境以及挫折。因此作為一個從小到現在長期被霸凌;被不可欲的性騷擾;被羞辱以及歧視的胖醜女,我其實覺得這樣的內容對我們來說是脫離我們生命經驗的,我們甚至覺得這種敘述方式是阻斷真正過得艱難的胖醜女的發言權,不讓我們表達我們生命中真正的困境,是一種話語權暴力。

其實說實話,我在台灣提起我的困境時,幾乎根本沒有人提出他們有跟我一樣的困境,我甚至還被大規模嘲笑。其中還有不少是自稱是女性主義者的人,他們認為我的性別困境只是人生過得不夠滋潤而已,根本不能算是性別困境。可是如果一個女人,只因為自己的外表而受到言語暴力、肢體暴力、恐嚇、嘲諷、偷竊、破壞自己私人物品、跟蹤、騷擾、誣賴、造謠、差別待遇等惡作劇,這樣的處境,如果還不能算是“因為性別而引發的困境”,那麼這世界就真的沒有“性別問題”了。

我知道在台灣很多人不喜歡聽到胖醜女提到自己負面的困境,原因是因為很多人其實一點也不想關心胖醜女遭遇過什麼挫折,所以他們光是看到有人把自己“歸類”在胖醜女以及“拉位子”給自己坐並複述自己的可憐就會很生氣,因為大部分的人作為一個外形和體型都在常規範圍並且因此擁有天然權力的人,是不會關心外型體型在主流以外的人是怎麼過生活的,他們相較同理你的處境,可能更傾向叫你減肥或者變好看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而不是要求社會要看到這些非主流外型的人的困境,並且改變社會看待每個人的方式。
而除此之外,胖醜女在社會上被歧視的問題,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因為在這個社會結構中,每個人其實都參與者歧視胖醜女的事情。那麼作為一個參與歧視結構的人,自然也不會承認自己在歧視胖醜女也在行使暴力,自然而然也會對胖醜女提出自己的性別困境感到憤怒,不准胖醜女提出自己遭受的困境,並且永遠覺得只有自己的困境才是困境,而比自己不好看的人會因為自己不好看而免於遭受與自己相同的困境,導致與社會上很多人更傾向於看到醜胖者表現出自己很快樂的樣子,而根本不在乎這個快樂底下其實是壓抑了多少痛苦和屈辱才會讓大家都以為胖醜女好像快樂到沒有自知之明的樣子。

所以為什麼我看到諸如像林奕含事件這種常規女性的性騷擾性暴力事件,以及這類的倖存者在倡議防範性暴力時,我說不出“我們都是怡婷”這句話。這不是我們沒有同情心,畢竟這種事情只要是女生,都有很大的幾率會遇到,而不是說只要你不好看你就不會遇到,然後就覺得胖醜女都很幸運,不用受到整個社會對於女性接近陰謀論的欺騙,而導致自己掉入父權結構的惡意陷阱。老實說,不是這樣。

那麼我為什麼會這麼說?主要是因為光是林奕含要揭發戀童癖老師的過程就已經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了,那麼像我們這種在各種層面不如林奕含這般接近完美的人要揭發自己被性侵這件事情是更加難上加難的。因為除了出版社會不會願意出版你這本書以外,外界的眼神如何看待你這個不符合社會期待的倖存者是比你能不能出版你的書更殘忍的,因為他們會覺得“你這麼醜怎麼會有人會去性侵你”而感到好笑,甚至你作為一個不符合社會期待的倖存者,你去揭發這件事情,反而會落入加害者口舌,然後被說“自己長成這樣還要誣陷對方”而遭受更大的多次傷害。

因此常規女性遭受性騷擾以及性暴力這件事情以及她們之後受到的關注,以我們這些胖醜女的角度來看是很難受的,原因就如同上段所提到的,其實常規女人會遭受的性騷擾性暴力或其他性別方面的攻擊行為,胖醜女也很容易遇到,但是我們卻很難為我們伸張正義,因為我們的外表特殊導致社會上對於我們的遭遇是極其不信任的,我們還會因為我們的外表而受到更刻薄的懷疑和嘲笑因此當常規女性傾訴自己遭受性騷擾性暴力時我們很難有共鳴甚至覺得很難受就是這樣,因為我們遭遇到相同的事情是不會有人同情我們的。然而我們的難以共鳴卻會被自稱女權的常規女性解讀成“我們在唱衰常規女性”;“為什麼要這麼在乎美醜”;“我只是缺一個男友”,甚至把我們等同於仇女男性,認為我們“我們假借理性討論的名義實踐對‘所有’女性的惡意”。

老實說這個指控真是冤枉,但是這不能怪你們,因為常規女性會遭受的處境胖醜女也會遇到,但是胖醜女遭遇的性別困境對常規女性(特別是長相姣好或者是胸部大的女人)來說是很難遇到的。因為胖醜女平日要經歷的,都是每個人的孤立;每個人的惡作劇;每個人的鄙視;每個人對你大吼大叫;每個人無緣無故嘲諷你;每個人無緣無故對你不可欲的性騷擾。我們卻要時時刻刻看他們臉色,擔心自己要因為莫名其妙的理由突然被罵被排擠被暴力攻擊被陷害,而他們卻可以隨時對我們擺臉色、輕視瞧不起、覺得他們擁有各種好的事物是理所當然的,我們擁有好的事物就會遭受他們鋪天蓋地的惡意。

但是我們遭受這種境遇,我們還不能反擊,我們還不能表達不滿,不然就要受到更巨大的暴力,不然就要說我們“愛面子”不允許別人“批評”!

老實說,胖醜女遭遇的事情如果任何常規人類遇到早就自殺了,但是胖醜女的經歷卻永遠不如常規女性的遭遇,我們給人的印象永遠都是“看起來好快樂,就算有挫折也只是罵一下而已,而不如常規女性的境遇複雜”,我們的處境永遠登不上檯面,我們的處境永遠沒有人會去探討“為什麼”並設法解決這些問題。而我們的問題卻經常被淡化成“我們在社會上不可欲”以及“希望社會覺得我們可欲”,老實說,這算什麼?

而且我觀察兩岸很久,我發覺相較台灣,大陸儘管一直在倡議正能量,但是當你提出這個問題時,即使有人不同意你,但是還是有人覺得自己也有相同的處境以及感受,連兩種立場重疊的都有。

而台灣的一些胖女或醜女,即使她們學生時代經歷那些極其不公平的事情,但是她們只要稍微得志以後,好像那些對非主流女性的不公就從此消失了,好像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自己是否努力過”的問題,而不在乎針對非主流女性的性別歧視一直都存在,才導致這些女人必須要比其他女性還要更加努力,才能像其他女性一樣被善待、被尊重。

寫到這裡,我想可能又有人要罵我“不人權”、“沒有同情心”了,但是無論你今天怎麼看待我這篇文章,我只能說這些都是肺腑之言,這些都是胖醜女平日的生活,這些都是不止我一個胖醜女血淋淋的生活,這些都是在台灣你很難會看到的胖醜女的真實生活。胖醜女的人生一點都不勵志;一點都不快樂;我們不是沒有挫折;我們不是社會上那些平板印象中的成功快樂胖子。我知道這世界上有很多人比我們更挫折,但是作為一個胖醜女以及為跟我一樣處境的女性發聲的人,我希望我們在社會上給人的印象更立體,我希望我們的處境能被看見。也許我們不夠可憐,也許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更被社會尊重,但是這不影響社會施加給我們的暴力。如果你真的是一個有同情心的人,你不會因為一群人的處境不夠慘就覺得這件事情不是問題不應該注意。因此我們希望的是這世界給每個人更多的關懷,讓每個人的困境都被看見,並解決這個困境。如此一來,我們才能真正說我們是有同情心的人,我們才是真正善良的人,不是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空心二胡Hardiness不空心的沙龍
59會員
143內容數
個人生活|逛街|消費|旅遊|日常
2025/02/27
剛剛看到跨女強暴14歲順男的新聞,我是一點也不會幫女權團體支持反跨的。 當初我在譴責跨女受到男性暴力時,當時挺跨的女性主義者看到我這麼反順異男是非常瞧不起我的,因為她們覺得我只是「女incel」並嘲笑我吃血饅頭。 所以這波女性主義者反跨我是絕對不會站隊的。
2025/02/27
剛剛看到跨女強暴14歲順男的新聞,我是一點也不會幫女權團體支持反跨的。 當初我在譴責跨女受到男性暴力時,當時挺跨的女性主義者看到我這麼反順異男是非常瞧不起我的,因為她們覺得我只是「女incel」並嘲笑我吃血饅頭。 所以這波女性主義者反跨我是絕對不會站隊的。
2025/02/12
說起來在反跨運動形成之前,我好像是最先反跨的那批人之一,因為我被國外的跨運人士氣到過。 現在想起來,跨運的問題,並不是所有跨性別(尤其是跨女)的責任,原因是因為有些跨性別也對於跨運和誇張的同伴感到不滿。
2025/02/12
說起來在反跨運動形成之前,我好像是最先反跨的那批人之一,因為我被國外的跨運人士氣到過。 現在想起來,跨運的問題,並不是所有跨性別(尤其是跨女)的責任,原因是因為有些跨性別也對於跨運和誇張的同伴感到不滿。
2024/12/21
文章探討了女性主義者在離開運動後對A片的看法,並指出以Metoo事件為藍本的色情作品可能會引發性別刻板印象和不正確的性觀念。透過分析這類作品對社會的影響,作者強調了反思和改變的重要性,並提出性別之間的差異與理解。這是一個關於性別、文化與倫理的深刻議題,值得各方深入討論與思考。
Thumbnail
2024/12/21
文章探討了女性主義者在離開運動後對A片的看法,並指出以Metoo事件為藍本的色情作品可能會引發性別刻板印象和不正確的性觀念。透過分析這類作品對社會的影響,作者強調了反思和改變的重要性,並提出性別之間的差異與理解。這是一個關於性別、文化與倫理的深刻議題,值得各方深入討論與思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肥胖者就應該遭受社會歧視語言暴力嗎? 我真的想不明白為何肥胖者尤其是女性就要理所當然的遭受社會的歧視,要遭受語言霸淩。
Thumbnail
肥胖者就應該遭受社會歧視語言暴力嗎? 我真的想不明白為何肥胖者尤其是女性就要理所當然的遭受社會的歧視,要遭受語言霸淩。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用方格子的編輯器寫文章,也是我在思索約一天的時間以後才寫下這些東西。我知道很多討厭我的人會特別針對我寫下我的人生創傷的文章並對我取笑,但是我還是覺得,作為一個有能力描述自己處境的胖子,我必須要說些什麼才能完善這些“網路社運”的坑坑洞洞。所以我還是下定決心來寫這篇文章了。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用方格子的編輯器寫文章,也是我在思索約一天的時間以後才寫下這些東西。我知道很多討厭我的人會特別針對我寫下我的人生創傷的文章並對我取笑,但是我還是覺得,作為一個有能力描述自己處境的胖子,我必須要說些什麼才能完善這些“網路社運”的坑坑洞洞。所以我還是下定決心來寫這篇文章了。
Thumbnail
其實這個社會要反肥胖歧視,勢必是要像第一波女權一樣,是需要靠激烈手段去爭取胖女人的權利。然而問題是,在當前社會甚至連胖女人都覺得為胖女爭取權利是小題大做,甚至談一下還會生氣,那麼這個運動說到底該怎麼爭,都是問題。
Thumbnail
其實這個社會要反肥胖歧視,勢必是要像第一波女權一樣,是需要靠激烈手段去爭取胖女人的權利。然而問題是,在當前社會甚至連胖女人都覺得為胖女爭取權利是小題大做,甚至談一下還會生氣,那麼這個運動說到底該怎麼爭,都是問題。
Thumbnail
我在四年前還有跟台灣主流女權的網友交流的時候,我有加入一個討論胖女身體意識的臉書群組。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其中有個網紅她本身就有讀性別所,並且研究胖女的肥胖歧視,所以我大概看了一下她的論文。
Thumbnail
我在四年前還有跟台灣主流女權的網友交流的時候,我有加入一個討論胖女身體意識的臉書群組。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其中有個網紅她本身就有讀性別所,並且研究胖女的肥胖歧視,所以我大概看了一下她的論文。
Thumbnail
記得四年前吧?台灣曾經流行一個“Freaking Hot”的運動,內容是一群研究肥胖歧視的網紅拍攝性感寫真的行為,當時這個行為引起了網路女權的狂歡。但現在四年過去了,我在其他社群網站聽到有人提起這個活動,我問他們的想法時,他們其實覺得很不堪,其實本質上並不會激起別人的共鳴。
Thumbnail
記得四年前吧?台灣曾經流行一個“Freaking Hot”的運動,內容是一群研究肥胖歧視的網紅拍攝性感寫真的行為,當時這個行為引起了網路女權的狂歡。但現在四年過去了,我在其他社群網站聽到有人提起這個活動,我問他們的想法時,他們其實覺得很不堪,其實本質上並不會激起別人的共鳴。
Thumbnail
雖然說我在之前的文章有提過“我不想再幫胖女解釋任何東西”,但是我要收回我這句話,我還是要幫胖女倡議一些事情,以及撰寫更多胖女的困境以及故事,我們才能讓胖女的權利真正意義的提升,以及被看見。
Thumbnail
雖然說我在之前的文章有提過“我不想再幫胖女解釋任何東西”,但是我要收回我這句話,我還是要幫胖女倡議一些事情,以及撰寫更多胖女的困境以及故事,我們才能讓胖女的權利真正意義的提升,以及被看見。
Thumbnail
最近因為剛好適逢林奕含忌日,所以我在各大網站都會看到她的弔唁文,不過因為我之前也有提到我會在她的忌日前後揭發所謂“父權的謊言”,所以我是時候要交稿了。
Thumbnail
最近因為剛好適逢林奕含忌日,所以我在各大網站都會看到她的弔唁文,不過因為我之前也有提到我會在她的忌日前後揭發所謂“父權的謊言”,所以我是時候要交稿了。
Thumbnail
因為在首頁看到《女神自助餐》的書評,讓我想到我在之前的文章說到我會在林奕含忌日前後揭發一些所謂“性別的真相”,但是由於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陸陸續續揭發一些異性戀社會對於女性的不公平(只是可能是以胖女的身份揭發),所以我們談一個在女性議題上比較廣泛的問題。
Thumbnail
因為在首頁看到《女神自助餐》的書評,讓我想到我在之前的文章說到我會在林奕含忌日前後揭發一些所謂“性別的真相”,但是由於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陸陸續續揭發一些異性戀社會對於女性的不公平(只是可能是以胖女的身份揭發),所以我們談一個在女性議題上比較廣泛的問題。
Thumbnail
我在寫這篇之前,我在豆瓣上就已經用氣憤的口氣,寫過不少篇關於我對於性別運動(特別是台灣)的看法。後來我把這些想法關自己可見,並且我稍微思考一下,試著透過一種比較理性但是又不矯情的方式表達我對婦女節以及性別運動的看法。 關於“三八婦女節”的由來以及闢謠等資料,你可以在本站中找到不少寫手
Thumbnail
我在寫這篇之前,我在豆瓣上就已經用氣憤的口氣,寫過不少篇關於我對於性別運動(特別是台灣)的看法。後來我把這些想法關自己可見,並且我稍微思考一下,試著透過一種比較理性但是又不矯情的方式表達我對婦女節以及性別運動的看法。 關於“三八婦女節”的由來以及闢謠等資料,你可以在本站中找到不少寫手
Thumbnail
文/空心二胡 我昨天在反思目前國內外針對肥胖者或者不好看的女人的描述,我發現其實有蠻多的作品在描述胖醜女的時候,不是將胖醜女惡意刻畫為丑角,不然就是塑造成勵志主旋律的“快樂胖醜女”或“人生勝利胖醜女”的樣貌,甚至正經的數據也經常會出現人生過得滋潤的胖醜女的數據,這些內容其實讓我覺得很氣憤,我其實一點
Thumbnail
文/空心二胡 我昨天在反思目前國內外針對肥胖者或者不好看的女人的描述,我發現其實有蠻多的作品在描述胖醜女的時候,不是將胖醜女惡意刻畫為丑角,不然就是塑造成勵志主旋律的“快樂胖醜女”或“人生勝利胖醜女”的樣貌,甚至正經的數據也經常會出現人生過得滋潤的胖醜女的數據,這些內容其實讓我覺得很氣憤,我其實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