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為什麼我不跟風貼十年對比照片,為什麼你也不該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永遠不會知道資料會被拿去做什麼,何苦開門揖盜?
最近在幾個大平台上,不少朋友跟著開始貼自己十年前和今天的對比照片;而且這股風潮看似不只台灣,而是風靡全球網友。
但我實在不敢參與這種活動。
Wired 有篇文章也在談這件事,說這些素材對機器學習來說,可以說是最好的素材,可以用來訓練機器,更精確辨識人類面孔隨年齡而發生的變化。
下面列出幾個文章提到的重點:
  • 雖然大家上傳的相片可能早就存在 Facebook 資料庫裡了,但上傳的相片中通常有很多「雜訊」(自己面孔以外的人或其他物品、不夠精準的 metadata);
  • 透過這個活動,平台可以取得非常純粹,而且經用戶自己精心篩選標示的相片,省下大量力氣;
  • 具有年齡識別功能的臉孔辨識不完全是壞事,例如印度新德里警方就用這種方式在四天內找到三千個失蹤兒童,有些已經失蹤多年,以致面容和協尋資訊裡的照片有所不同;但這畢竟只是少數的好例子之一;
  • 最重要的是,平台可以掌握更多能用以預測個人面孔變化的個資,因此就有更多難以想像的賺錢方式,例如更精準的定位廣告,甚至是把這些技術和資料賣給情治單位(Amazon 就做過這種生意)。
除此之外,我還想補充幾點風險:
  • 你上傳的這些相片絕不會只停留在平台裡,任何有心人士都能設法取得(還記得 Facebook 的 Cambridge Analytica 事件嗎?不記得的請 Google 一下);
  • 有心人士取得這些可供進行年齡比對的照片,當然也可以拿去訓練自己的 AI 機器學習,然後拿去做各種用途;像是中國情治單位一定很開心,因為可以讓現有的人臉辨識監控系統更加精準、滴水不漏;
  • 這些照片甚至還可以拿去當做日後進行 social engineering 的攻擊素材。

資安之外,還有隱私問題

除了資安之外,也順便講一下隱私權保護的話題好了。
兩年多前開始,我就幾乎不在任何社群平台上傳我和家人的相片,特別是小孩子的相片;如果要上傳分享,也頂多分享一些看不到臉孔正面的相片。主要原因除了擔心太多個資被平台或平台以外的人拿去做不明用途之外,也要顧及孩子的隱私。
未成年的孩子,當然不懂什麼是隱私權,也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但諷刺的是,原本應該在各方面盡到保護孩子責任與義務的父母和長輩,往往就是破壞孩子隱私權的最大元兇。
只要看看社群平台上那些沒事就在曬孩子照片的父母和長輩,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分享這樣的照片固然可以讓父母和長輩開心幾分鐘,但隱私洩漏的風險卻會跟著孩子一輩子。
而且還是被自己的父母、長輩出賣的,而父母、長輩賺到了什麼?也不過就是幾分鐘的快感而已。
這實在諷刺。
總之,這類在社群平台上的活動,在你參加前,不妨多想個兩分鐘;克制一下分享的衝動,或許會讓自己和家人的資安更安全一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5會員
34內容數
歡迎來到《Tenz 的科技新聞快評》。本刊預定每周更新若干篇,每篇嚴選幾則我認為比較重要的科技新聞,簡述新聞本身,並且加上我個人的觀點與評論,希望讓各位關心科技趨勢的朋友,能夠定期接收、輕鬆獲取最新科技動態與剖析。 目前本刊均為免費閱讀,未來將可能改為付費訂閱,但每周提供一篇免費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施典志 Tenz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在網路上的熱門話題,就是在網站化的「求職天眼通」上,某家公司老闆跳出來和匿名批評者相互嗆聲,並且要求該網站將對公司負面評價下架的事件。 姑且先不論該事件本身的是非對錯,筆者在自己的Facebook上看到大家對這件事的兩極意見:一派站在工作者的立場,認為匿名爆料不但沒有什麼不對,更是對所謂慣老闆
一直無法擺脫「中國原罪」的 Zoom,這次又出了一個和中國有關的大包,而且處理得極爛,大概又要再被用力砲一陣子⋯⋯
除了報表上一直掉的 FB 推薦流量之外,再加上這句話,媒體真的應該猛省:自己的命只能自己救。
但是不要緊,生命總是會找到出路。大不了學翻牆。
也要考慮一下幣值… 昨天科技圈最大的新聞,就是 AAPL 市值破一兆美元,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家達到這個標竿的私人企業。 不過,Apple 是人類史上最有錢的公司嗎?顯然不是。這篇文章估計了荷屬東印度公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要和先前談「為什麼社群這麼夯?」時一樣,從 Internet 歷史的角度切入,幫助各位理解興趣和社群之間的關係。
最近在網路上的熱門話題,就是在網站化的「求職天眼通」上,某家公司老闆跳出來和匿名批評者相互嗆聲,並且要求該網站將對公司負面評價下架的事件。 姑且先不論該事件本身的是非對錯,筆者在自己的Facebook上看到大家對這件事的兩極意見:一派站在工作者的立場,認為匿名爆料不但沒有什麼不對,更是對所謂慣老闆
一直無法擺脫「中國原罪」的 Zoom,這次又出了一個和中國有關的大包,而且處理得極爛,大概又要再被用力砲一陣子⋯⋯
除了報表上一直掉的 FB 推薦流量之外,再加上這句話,媒體真的應該猛省:自己的命只能自己救。
但是不要緊,生命總是會找到出路。大不了學翻牆。
也要考慮一下幣值… 昨天科技圈最大的新聞,就是 AAPL 市值破一兆美元,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家達到這個標竿的私人企業。 不過,Apple 是人類史上最有錢的公司嗎?顯然不是。這篇文章估計了荷屬東印度公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要和先前談「為什麼社群這麼夯?」時一樣,從 Internet 歷史的角度切入,幫助各位理解興趣和社群之間的關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大概從二月中開始的成長型科技股調整,對很多投資人來說都不好受,這期間大家也一直在討論到底是甚麼原因造成這波調整?其中一個最常被提到的理由,就是美國十年期國債殖利率自底部反轉急漲。我就這個問題思考了一段時間,也參考一些研究,希望透過這篇文章歸納和分享一下就這個問題到目前為止的思考總整理。
Thumbnail
我是綠豆爸,你家的青少年還願意跟你單獨約會嗎? 很多青少年的爸媽,在聽完我建議親子要進行「單獨約會」後,紛紛向我訴苦:「不是我不約孩子耶!而是我約他,他都拒絕我!」 我的回應如下: Q:為什麼青少年不想跟爸媽單獨約會? A:你下班後會想跟老闆單獨約會嗎?
Thumbnail
這兩天看完了《#月薪嬌妻SP》,真是又香又甜又萌啊!但也在其中看到了日本職業文化中,對懷孕女性及其伴侶的各種不友善,連男性要請陪產假和育嬰假都會被指指點點、百般刁難。​ 這幾年,亞洲各個國家(包括台灣)都在強調生育率持續下降,甚至已經和死亡率的曲線來到交叉點。但,在這樣對孕婦和有小孩的女性的不友善
  不曉得大部分人會不會有種疑惑,為什麼每次只要某個題材大紅,就會突然冒出一大堆類似的作品?    譬如當年《盜墓筆記》很紅的時候,市面上就突然多了一大堆的《OO筆記》、《盜墓OO》。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面向來解讀。一是寫作者,二是出版方。
Thumbnail
氣死我了你知道嗎?公司升了那個那個才來一年,年紀還比我小的Edward當這個部門的主管,我都搞不懂上面到底在想什麼! 我聽說隔壁部門準備升那個油嘴滑舌麼小張當主管,天啊明明小李才是那個最認真工作對部門貢獻最大的人,天知道小李會不會受不了離職. Amy妳可以告訴我,為什麼這次的升遷是Elsa而不是我
Thumbnail
契機是前陣子看了「不消費的一年」這本書,滿喜歡作者的紀錄方式,讓我覺得我應該也能做得到。但真正追溯起來,是因為我真的需要這麼做,而且我的心老早就渴望這麼做了。 過去的我,因為仗著有買儲蓄險的關係,基本上是沒有再另外存錢的,而且很多時候不曉得自己的花費去哪裡了。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記帳,但我很清楚這麼
Thumbnail
最近看了身邊友人的兩邊文章,紛紛在酸斜槓青年,身為一個嘴砲斜槓青年,我決定要站在斜槓的一方,我想談談,憑什麼我不能說我是斜槓青年?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大概從二月中開始的成長型科技股調整,對很多投資人來說都不好受,這期間大家也一直在討論到底是甚麼原因造成這波調整?其中一個最常被提到的理由,就是美國十年期國債殖利率自底部反轉急漲。我就這個問題思考了一段時間,也參考一些研究,希望透過這篇文章歸納和分享一下就這個問題到目前為止的思考總整理。
Thumbnail
我是綠豆爸,你家的青少年還願意跟你單獨約會嗎? 很多青少年的爸媽,在聽完我建議親子要進行「單獨約會」後,紛紛向我訴苦:「不是我不約孩子耶!而是我約他,他都拒絕我!」 我的回應如下: Q:為什麼青少年不想跟爸媽單獨約會? A:你下班後會想跟老闆單獨約會嗎?
Thumbnail
這兩天看完了《#月薪嬌妻SP》,真是又香又甜又萌啊!但也在其中看到了日本職業文化中,對懷孕女性及其伴侶的各種不友善,連男性要請陪產假和育嬰假都會被指指點點、百般刁難。​ 這幾年,亞洲各個國家(包括台灣)都在強調生育率持續下降,甚至已經和死亡率的曲線來到交叉點。但,在這樣對孕婦和有小孩的女性的不友善
  不曉得大部分人會不會有種疑惑,為什麼每次只要某個題材大紅,就會突然冒出一大堆類似的作品?    譬如當年《盜墓筆記》很紅的時候,市面上就突然多了一大堆的《OO筆記》、《盜墓OO》。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面向來解讀。一是寫作者,二是出版方。
Thumbnail
氣死我了你知道嗎?公司升了那個那個才來一年,年紀還比我小的Edward當這個部門的主管,我都搞不懂上面到底在想什麼! 我聽說隔壁部門準備升那個油嘴滑舌麼小張當主管,天啊明明小李才是那個最認真工作對部門貢獻最大的人,天知道小李會不會受不了離職. Amy妳可以告訴我,為什麼這次的升遷是Elsa而不是我
Thumbnail
契機是前陣子看了「不消費的一年」這本書,滿喜歡作者的紀錄方式,讓我覺得我應該也能做得到。但真正追溯起來,是因為我真的需要這麼做,而且我的心老早就渴望這麼做了。 過去的我,因為仗著有買儲蓄險的關係,基本上是沒有再另外存錢的,而且很多時候不曉得自己的花費去哪裡了。總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記帳,但我很清楚這麼
Thumbnail
最近看了身邊友人的兩邊文章,紛紛在酸斜槓青年,身為一個嘴砲斜槓青年,我決定要站在斜槓的一方,我想談談,憑什麼我不能說我是斜槓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