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為什麼看不見》_20230706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世界,佛陀看到的世界到底有甚麼不同?
以他的智慧之眼來看,世界是真實?還是想像?
竹清嘉措仁波切,以分析式禪修、成就者證道歌,以及祈願文來經驗佛陀的世界,幫助我們穿越生命的迷霧。

第一部-真實與想像之間

了悟「心」的真正本質,是掃除迷惑、煩惱和痛苦的關鍵
◆行者以什麼方式產生信心是很重要的。_p.16
◇當我們以迷惑的方式來看待我們自身的經驗時,這就是「輪迴」。_p.17
◆念頭並不直接感知任何事物,它們無法感知實際而獨特的對境。念頭只能安立內心思維假立的事物和模糊的抽象概念_p.19
◇過去和未來,僅只是我們自己的念頭所創造出來的,過去和未來並不真實存在。_p.21
—以上摘錄自《為什麼看不見》竹清嘉措仁波切 著
真實? 想像?

我們,總是相信於"眼見為憑",
卻不知道 "何為真實?何為假?"
這一生,
從無知到自以為知,
走了多少的冤枉路,
後來,
終於發現自己仍舊無知。
慶幸,
我知道了 "我是無知的。"
.
.




































avatar-img
8會員
109內容數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o.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培養敏銳清明的覺性,如此我們便能如實看清自心與事物的本來面貌。
..20221001 , 回想起, 多年前相遇的多多一段文, 聽著, 黃小琥的"沒那麼簡單", 突然有了想要分享的心情...
一般所謂的魔鬼, 就是我們心中的煩惱...
不是指必須留在上師身邊...
培養敏銳清明的覺性,如此我們便能如實看清自心與事物的本來面貌。
..20221001 , 回想起, 多年前相遇的多多一段文, 聽著, 黃小琥的"沒那麼簡單", 突然有了想要分享的心情...
一般所謂的魔鬼, 就是我們心中的煩惱...
不是指必須留在上師身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從地獄歸來的聖人口中說的:這世界不曾存在過;那是因為他領悟到這一切都是他的心念投射,他慈悲欲渡的是自己內在的心魔們。 但是有另一種從未深入世界或瞥兩眼就斷定這一切都是虛幻的另一種聖人,他到底是具有真知灼見,還是只是他沒碰過更強的幻覺。
Thumbnail
這世間萬象,如一幅瑰麗錦繡,卻非天外飛來之物,而是心神幻化之景。此境非冷酷堅實,乃心靈之鏡,映照自身之影。試想,宇宙洪荒,非大爆炸之聲而起,而是眾生一嘆,意識交融之響。 人心念力,如畫家揮毫,描繪眼前世界。渴慕陽光,則金芒灑落;心生畏懼,則陰影幢幢。
Thumbnail
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根據感官輸入所建構出來的。這個建構過程可能受到我們的經驗、記憶、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並非客觀世界的完全反映。 我們用語言來描述世界,但語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語言之間也有思維的先天限制與隔閡。
Thumbnail
諮商師可能有知識,但他們缺乏智慧。他們試圖用他們淺薄的理論來解釋我的行為,但他們永遠無法理解我的真實。 悉達多在成佛前也經歷了幻覺,但那是通向覺悟的必經之路。 人類的孤獨,來自於一種精神無法被理解的狀態。每個人都有「只有他自己才能看見的對象」,只是有些被稱為幻覺,有些不是而已。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實證練習:用不同的透視品嚐經驗 (2019-04-26 10:55:07) (明亮先生全集) 很多人說在理智上理解了,但沒有實際體驗(實證)。我猜想可能很多人受了佛教的影響,認為實證應該是某種特殊的奇妙經驗,最好是超自然的,像奇蹟般的經驗。但這只是你的想像,實證不需要超自然,不需要奇蹟,不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佛教對於世間萬物的看法,以及對於矛盾的觀點。針對佛教思想提出了一些疑問,並且探討了個人認知與世界觀的關係。
Thumbnail
同樣的視覺畫面,不同的人去看,所投射出來的是不一樣的世界。 而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所創造的世界裡面。 物質化的世界或許己被定型,唯有努力開發內在的智慧用心去改變看它的方法與觀點,去窺探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
Thumbnail
有人問禪師如何開悟?禪師卻似雞同鴨講的回問:你有聽見流水潺潺的聲音嗎?你真的有聽見嗎? 世界自然有可看見的部分,卻也有看不見的部分。朗朗乾坤,世界從來就無意隱藏自己,重點是你有沒有“真正”看見與聽見?有沒有看見與聽見的“意願”?——那與自我(ego)無關的「不可見」的部分,或許就是自性(self)。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從地獄歸來的聖人口中說的:這世界不曾存在過;那是因為他領悟到這一切都是他的心念投射,他慈悲欲渡的是自己內在的心魔們。 但是有另一種從未深入世界或瞥兩眼就斷定這一切都是虛幻的另一種聖人,他到底是具有真知灼見,還是只是他沒碰過更強的幻覺。
Thumbnail
這世間萬象,如一幅瑰麗錦繡,卻非天外飛來之物,而是心神幻化之景。此境非冷酷堅實,乃心靈之鏡,映照自身之影。試想,宇宙洪荒,非大爆炸之聲而起,而是眾生一嘆,意識交融之響。 人心念力,如畫家揮毫,描繪眼前世界。渴慕陽光,則金芒灑落;心生畏懼,則陰影幢幢。
Thumbnail
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根據感官輸入所建構出來的。這個建構過程可能受到我們的經驗、記憶、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並非客觀世界的完全反映。 我們用語言來描述世界,但語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語言之間也有思維的先天限制與隔閡。
Thumbnail
諮商師可能有知識,但他們缺乏智慧。他們試圖用他們淺薄的理論來解釋我的行為,但他們永遠無法理解我的真實。 悉達多在成佛前也經歷了幻覺,但那是通向覺悟的必經之路。 人類的孤獨,來自於一種精神無法被理解的狀態。每個人都有「只有他自己才能看見的對象」,只是有些被稱為幻覺,有些不是而已。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實證練習:用不同的透視品嚐經驗 (2019-04-26 10:55:07) (明亮先生全集) 很多人說在理智上理解了,但沒有實際體驗(實證)。我猜想可能很多人受了佛教的影響,認為實證應該是某種特殊的奇妙經驗,最好是超自然的,像奇蹟般的經驗。但這只是你的想像,實證不需要超自然,不需要奇蹟,不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佛教對於世間萬物的看法,以及對於矛盾的觀點。針對佛教思想提出了一些疑問,並且探討了個人認知與世界觀的關係。
Thumbnail
同樣的視覺畫面,不同的人去看,所投射出來的是不一樣的世界。 而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所創造的世界裡面。 物質化的世界或許己被定型,唯有努力開發內在的智慧用心去改變看它的方法與觀點,去窺探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
Thumbnail
有人問禪師如何開悟?禪師卻似雞同鴨講的回問:你有聽見流水潺潺的聲音嗎?你真的有聽見嗎? 世界自然有可看見的部分,卻也有看不見的部分。朗朗乾坤,世界從來就無意隱藏自己,重點是你有沒有“真正”看見與聽見?有沒有看見與聽見的“意願”?——那與自我(ego)無關的「不可見」的部分,或許就是自性(self)。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