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層公寓 Walk Up》不同版本的我們,映照出同一種現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故事圍繞在一棟公寓,四間住戶,一場夢境。一位導演,幾名女子。一開始是導演帶著自己女兒來找一位室內設計師,看起來似好久不見,女兒想學室內設計,所以帶她來拜師,在一張桌子上,左側是室內設計師aka公寓房東,右側是導演與女兒,三人對談中時有時無的停頓與凝滯,塑造出的不自然感很自然,每個人各有各的欲言又止,那些客套寒暄問候,都藏著不同的念頭。

對洪常秀的電影不是很熟,但前一部看的正好也是權海虓擔綱主演的《那天以後》,該部電影中他詮釋一名小有名氣的出版社社長,這次則是電影導演。同樣是充滿才情的男性,劇情脈絡也圍繞著幾個不同的女性轉,但電影最富興味的是角色之間的對話,以及打破線性的敘事手法。

非線性敘事開展的夢境故事

raw-image

《四層公寓》裡,每一層都正發生著不同的故事。電影用一種如夢似幻、分不清是現實故事還是想像畫面的剪接敘事,讓觀眾一同陷入迷霧之中,剪接的點十分巧妙,幾乎不著痕跡的轉場,尤其是最後一段透過進入車裡、再從車裡下來的橋段,完美銜接回故事一開始分歧的節點。

設計師房東,是帶動整個故事流動的主要人物,畫面隨著她拾級而上,由她口述介紹每層樓的住戶樣貌,從一二樓的餐廳私廚、三樓情侶的套房,到住著畫家的頂樓。最後到頂樓時,她與導演的一席談話,誠摯地表示如果導演來住這裡,她甚至可以不收他房租,這成為後續故事開展的開關 — — 住在這棟公寓裡,會有什麼樣的發生?

另外,在女兒與設計師房東的對話中也埋下了伏筆:什麼才叫做最真實的「自己」?是在家人面前那個膽小、較女性化感覺的導演;還是在工作領域才華洋溢、感覺無所畏懼、充滿自信的他?

在第二段故事中,導演與設計師房東到了二樓餐廳吃飯(有別於第一段是在一樓的餐廳),在與女廚師以及設計師房東的三人對話中,言及導演嚮往在國外定居、靈感滿溢的生活狀態,以及對於自己無法真正回家 — — 與家人格格不入的矛盾感。在他拍出一部部好電影的檯面下,其實仍滿載現實與理想的角力。

raw-image
raw-image

到了三樓,導演與另一半居住在兩人公寓,因健康微恙中止了拍電影,整天在家,過著吃素養生的生活,儘管出現到國外參展的邀請,他仍礙於自尊與個人理念而裹足不前。對照房屋處處漏水卻未能修繕,就像是從裂縫中滲透而來、不得不面對的現實窘境。當女友出門久未歸,他躺在床上邊睡邊等待的同時,出現畫外音的兩人對話,更深刻模糊了夢境與現實的疆界,如果躺在床上的是自己,那畫面以外與女友對話的那個又是誰?

最後在頂樓的生活,導演與不動產公司的女業務交往,在寬敞的頂樓,兩人吃起了燒肉,女生央求再聽一遍他曾說過看見耶穌的神蹟體驗,他繪聲繪影地重新講述了一遍耶穌告訴他:「你會在濟洲島拍十二部片。」所以他現在只要籌劃搬去濟州島,一切就沒問題了。(這段同時令人聯想起第一段設計師房東介紹想搬去濟州島的頂樓房客、以及與女廚師聊天提到關於宗教的存在性。)

raw-image

有趣的是,這一段和上一段,都同樣安插設計師房東前來敲門,以不小心拆了他的信的藉口,來找導演,而兩次導演都提出要求房東處理的問題(三樓漏水、頂樓浴室排水堵塞),這兩個小地方環環相扣,更加深了這四場故事的共時性。

最後,住頂樓的導演跟女房仲下樓要出門兜風,導演隻身站在一樓屋外抽菸等待著,這時一樓餐廳的男服務生開著導演的車出現,下車寒暄了一番,稱讚著他這部中古車保養得很好,也很好開,後來導演上車,下車。下車後,接回第一段女兒跟設計師房東說要下樓去便利商店買酒回來,對白馬上切換到最一開始女兒和設計師在等待暫時外出的導演該段主線,無縫接軌。

raw-image

黑白的畫面襯托富有色彩的畫面與對白

個人最喜歡則是第二段導演、設計師房東、女廚師對話的場景。女廚師不斷表明自己是導演的電影粉絲,不只一次重複提到「你真的拍得很好」,導演也不只一次詢問「你喜歡我拍的電影哪個部分」,加上好幾次的乾杯與倒酒以及重複性的對白,營造出一種生硬感,連觀眾都不禁侷促難耐。但當設計師房東離開畫面去拿威士忌,安排導演問了一句「你害怕嗎?」最後兩人凝視對方靜默的片刻,將疏離與親暱的矛盾糾結張力拉到最高。那一刻兩個人在想些什麼?留給觀眾自行想像。

導演演繹了四層公寓中不同版本的自己,卻在這些不同版本的故事裡,映照出相同的命題,關於內在的恐懼與外顯的無畏;關於現實和理想之間徒勞無功的拉扯;那些夢境角色之間表現出的尷尬與突兀,或許就是男主角內心的矛盾展現。

raw-image

如果沒有看過洪常秀導演的作品,或者平常較少看這類型電影的話,大概會覺得有點難進入劇情,想要看的話,最好就趁上映期間到電影院觀賞,才能確保在不會分心的兩小時內,好好感受它帶來的體驗。


黛西學姊 FacebookInstagra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黛西學姊的沙龍
14會員
23內容數
以書寫記錄日常,以電影餵養生活 空間敘事觀察× 在地文化記錄 ☕️ 選物空間 |📍 在地文化|✎ 品牌觀察
黛西學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5/07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西班牙-法國合製的動畫電影,描述了一隻狗狗和機器人之間纏綿的故事。這篇文章通過生動的描述,揭示了孤獨和渴望陪伴的主題。角色在不同情節中展現了孤獨、渴望、分離和重逢,呼應了人性心底的潛藏的孤獨和尋求陪伴的渴望。文章通過劇情的詳細描述,生動地反映了角色的情感變化和成長。
Thumbnail
2024/05/07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西班牙-法國合製的動畫電影,描述了一隻狗狗和機器人之間纏綿的故事。這篇文章通過生動的描述,揭示了孤獨和渴望陪伴的主題。角色在不同情節中展現了孤獨、渴望、分離和重逢,呼應了人性心底的潛藏的孤獨和尋求陪伴的渴望。文章通過劇情的詳細描述,生動地反映了角色的情感變化和成長。
Thumbnail
2024/04/08
充滿青春回憶的感動電影。影片跨越時間與空間,呼應香水名“時光的流逝”。表達了一個人在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跌宕成長之路。
Thumbnail
2024/04/08
充滿青春回憶的感動電影。影片跨越時間與空間,呼應香水名“時光的流逝”。表達了一個人在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跌宕成長之路。
Thumbnail
2023/11/08
人們總會在發現問題之後,就覺得該馬上動手解決問題,世界產生了變化時,就下意識想抗拒變化、回到good old days。始終捍衛著某種信念,守護個人信仰價值,不斷往前、不斷奮鬥,期待改變這個世界,期待某個烏托邦的理想世界。事實上,只要這個世界上始終擁有不同信念與價值觀的存在,爭端就難以止息。
Thumbnail
2023/11/08
人們總會在發現問題之後,就覺得該馬上動手解決問題,世界產生了變化時,就下意識想抗拒變化、回到good old days。始終捍衛著某種信念,守護個人信仰價值,不斷往前、不斷奮鬥,期待改變這個世界,期待某個烏托邦的理想世界。事實上,只要這個世界上始終擁有不同信念與價值觀的存在,爭端就難以止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導演演繹了四層公寓中不同版本的自己,也在這些不同版本的故事裡,映照出相同的命題,關於內在的恐懼與外顯的無畏;關於現實和理想之間徒勞無功的拉扯;那些夢境角色之間表現出的尷尬與突兀,或許就是男主角內心的矛盾展現。
Thumbnail
導演演繹了四層公寓中不同版本的自己,也在這些不同版本的故事裡,映照出相同的命題,關於內在的恐懼與外顯的無畏;關於現實和理想之間徒勞無功的拉扯;那些夢境角色之間表現出的尷尬與突兀,或許就是男主角內心的矛盾展現。
Thumbnail
洪常秀的電影早就是一種影像美學典範。近幾年,繼《引言》和《小說家電影》後,洪常秀又再次以黑白畫面展示他對「關係」的觀察和思考。透過一幢四層公寓,他以擅長的節制簡約的敘事風格、大量的對話堆疊、限縮的空間場景,彰顯了人在關係(尤其是男女關係)裡的各種交流和應對。《四層公寓》是一部充滿哲思的作品。
Thumbnail
洪常秀的電影早就是一種影像美學典範。近幾年,繼《引言》和《小說家電影》後,洪常秀又再次以黑白畫面展示他對「關係」的觀察和思考。透過一幢四層公寓,他以擅長的節制簡約的敘事風格、大量的對話堆疊、限縮的空間場景,彰顯了人在關係(尤其是男女關係)裡的各種交流和應對。《四層公寓》是一部充滿哲思的作品。
Thumbnail
《四層公寓》完美融合了洪導作品中的元素,有著《引言 》的章節式音樂轉場,有著《在你面前 》酒後吐真言以及彈奏美妙的吉他旋律,也有《小說家電影 》黑白色彩的光影美學,還有著《在水中 》那對創作者的自嘲與回應,身為小粉絲的我終於找到導演作品的規律,觀賞這些作品也像在堆一座高樓,看得越多也就越有感觸。
Thumbnail
《四層公寓》完美融合了洪導作品中的元素,有著《引言 》的章節式音樂轉場,有著《在你面前 》酒後吐真言以及彈奏美妙的吉他旋律,也有《小說家電影 》黑白色彩的光影美學,還有著《在水中 》那對創作者的自嘲與回應,身為小粉絲的我終於找到導演作品的規律,觀賞這些作品也像在堆一座高樓,看得越多也就越有感觸。
Thumbnail
台劇(2021),共十集。 一個有黑暗過去的推拿師,一個有家庭陰影的諮商師,幾個年輕人面臨著房子強迫被拆除。 這部果然是我會看的題材(誤。 應該沒有人是完整的吧。 與家人不親密的情感,那些對話、那些動作都好熟悉喔。 人在這個世界上到底要的是什麼呢?隱藏在表面下的都是些什麼呢?這應該沒有標準答案吧,畢
Thumbnail
台劇(2021),共十集。 一個有黑暗過去的推拿師,一個有家庭陰影的諮商師,幾個年輕人面臨著房子強迫被拆除。 這部果然是我會看的題材(誤。 應該沒有人是完整的吧。 與家人不親密的情感,那些對話、那些動作都好熟悉喔。 人在這個世界上到底要的是什麼呢?隱藏在表面下的都是些什麼呢?這應該沒有標準答案吧,畢
Thumbnail
很多場地有種奇怪的道德堅持,願意支持電影、電視發展,但是只支持善良風俗題材,曾經在「我的少女時代」找場景時被十幾個老師在會議夾攻,他們的問題是徐太宇的放牛班、林真心的翻牆翹課劇情違反學規,我的回答是:「一部影片如果沒有任何衝突跟對立情結,凡事都是好人、好事、好結局,那應該會變成「論語」沒有觀眾了。」
Thumbnail
很多場地有種奇怪的道德堅持,願意支持電影、電視發展,但是只支持善良風俗題材,曾經在「我的少女時代」找場景時被十幾個老師在會議夾攻,他們的問題是徐太宇的放牛班、林真心的翻牆翹課劇情違反學規,我的回答是:「一部影片如果沒有任何衝突跟對立情結,凡事都是好人、好事、好結局,那應該會變成「論語」沒有觀眾了。」
Thumbnail
曾經我以為同住屋簷下的實境戀愛綜藝的天花板是《雙層公寓》,直到看了現在正在播出的《換乘戀愛》。 :大師,我悟了。 這才是真正的惡意,真正的缺德,真正的泯滅人性,從主題開始就是,讓四對已經分手的前戀人住在同一個屋簷下,讓他們尋找新的愛情,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你的心中是否還有殘留她的氣味,從而導致會看
Thumbnail
曾經我以為同住屋簷下的實境戀愛綜藝的天花板是《雙層公寓》,直到看了現在正在播出的《換乘戀愛》。 :大師,我悟了。 這才是真正的惡意,真正的缺德,真正的泯滅人性,從主題開始就是,讓四對已經分手的前戀人住在同一個屋簷下,讓他們尋找新的愛情,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你的心中是否還有殘留她的氣味,從而導致會看
Thumbnail
畢設週記|零伍   當代影像不再直接捕捉光線的事實,而是以訊號的方式逐一將現實的光加以記錄。
Thumbnail
畢設週記|零伍   當代影像不再直接捕捉光線的事實,而是以訊號的方式逐一將現實的光加以記錄。
Thumbnail
《親愛的房客》巧妙地透過角色安排,述說了一個相當庶民且通俗的故事;乍看之下它是個同性主題的電影,但實際上議題圍繞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愛」的本質。它清楚地向觀眾攤牌,縱使臺灣通過了同性婚姻,對同性戀表面上開放,卻在生活的細節中觀察到歧視或總總不變。
Thumbnail
《親愛的房客》巧妙地透過角色安排,述說了一個相當庶民且通俗的故事;乍看之下它是個同性主題的電影,但實際上議題圍繞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愛」的本質。它清楚地向觀眾攤牌,縱使臺灣通過了同性婚姻,對同性戀表面上開放,卻在生活的細節中觀察到歧視或總總不變。
Thumbnail
這是一個因為選擇影響兩人的關係非常重大的故事分上下半部兩段 男主角是個導演 因為記錯日期 提早來到明天電影觀後座談會的地方 因此在寺院休息時遇到了正在嘗試當畫家的女主角  這一個版本兩位主角比較內向 互動的過程中多表現迴避低調隱瞞 主角約女主喝咖啡 從寺院到咖啡廳 兩人慢慢熟悉 後來女主邀約男主
Thumbnail
這是一個因為選擇影響兩人的關係非常重大的故事分上下半部兩段 男主角是個導演 因為記錯日期 提早來到明天電影觀後座談會的地方 因此在寺院休息時遇到了正在嘗試當畫家的女主角  這一個版本兩位主角比較內向 互動的過程中多表現迴避低調隱瞞 主角約女主喝咖啡 從寺院到咖啡廳 兩人慢慢熟悉 後來女主邀約男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