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爛的人》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我們都曾是世界上最爛的人,但不會永遠都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鏡頭的第一幕,出現一名女子,她側身對著鏡頭,手裡拿著菸,表情略顯心煩,這時候觀眾不知道她是誰、不知道她為何看起來不是很開心,故事劇情就此展開:一步一步堆疊出以「茱莉」為名的,三十歲時代的人生縮影,分為序、12個章節與跋,彷彿隱喻著人生看似無盡,但若隨意汲取一段時光細看,其實都是一段浪漫的篇章。

I. 什麼都想要,但說不要就不要

30世代的這群人,從出生以來就不乏更多元的生活選擇、也有更多的可能性,但反而因爲如此,陷入了「什麼都想要獲得,但也什麼都能輕易捨棄」的迴圈裡。

茱莉優異的成績,讓她可以有更多資格去選擇想讀的科系,進了醫學系,卻發現她想要剖析的不是人體生理構造,而是看不見的內心,於是她捨棄醫學,投奔心理學,然後才發現她追求的不是亙久的真理,而是稍縱即逝的魔幻瞬間;於是她不再鑽研人性,轉而透過攝影捕捉每一個當下。

在每一個職涯的選擇後面,與其說是定下新的目標,不如說更像是一場又一場 try and error 的實驗,若A不行,就做B,若B變得無聊,還有C、D、E、F….。選擇無限,但忘了時間是如此有限。

不過在二十好幾的年紀,又有誰有時間去體會時間呢。每分每秒,資訊都在更新,社群動態都在更新,時間彷彿無止盡,耽溺於其中又有何不可。茱莉就跟大多數的我們一樣,日復一日,追求著最新版本的生活。

劇情中段,畫面跳回開頭的那一幕,這時候觀眾已經知道她叫什麼名字、知道她經歷了什麼,這名女子從陌生人變成代入感極為強烈的共鳴角色。我們明白那一幕就是茱莉的人生十字路口。

那天,她提前離開活動會場,獨自一人沿著路走下坡道,襯著她的畫面是日落的風景。她停下來,佇足許久,鏡頭拍著她的後腦勺與夕陽,此刻觀影者既是旁觀,也是當事者。我們不是茱莉,卻都知道茱莉此刻在想什麼。

有了起心動念,所需要的就只是一個改變的契機。那夜,她重溫了愛情萌芽初期的刺激與新鮮感,那像是一顆種子埋在心底,經過時間的醞釀,總有一天會萌芽。所以故事總是這樣子的,安定的愛,始終不足以餵養一顆嚮往未知的心。「喜歡」、「合適」、「在一起」其實是三件不同的事,我們卻總希望三個願望能夠一次滿足。

在茱莉開燈的那個魔幻片刻,她義無反顧地跑向艾文面前,全世界的時間都在此刻為他們暫停,茱莉以為只要奔向下一個起點,就是讓問題消失的方法,卻忘了她不論跑到哪裡,都拋棄不了自己。

II. 我愛你,但我不愛你:愛的一千零一種定義

分手台詞總是千篇一律,艾克索與茱莉的對白顯得如此寫實真切,一方想要透過言語邏輯論述,另一方想要的是訴諸內心感受;一方想要穩定可見的未來,一方渴望的卻是充滿新鮮感的日常。

「我愛你,但我不愛你」(I love you, but I don’t love you)

讓我想到《真愛挑日子》(One Day)經典的那句「I love you but I don’t like you anymore.」

茱莉在這裡說的第一個「愛」,可以理解為純然的關愛眼前的人;第二個愛,則是親密關係裡共同為承諾負責任的愛。她仍然可以從此在心裡為艾克索留一個祝福他、關心他的位子,但也清楚理解自己已把愛「投射」在另一個人身上了。

為什麼說是投射?若曾經歷過茱莉這段時期的人,想必都能體會。當她與艾克索的感情趨於穩定,她漸漸發覺當初愛上的那個擅於評論與思辨、才情四溢的人,如今竟成為她人生裡的主角,而她成為坐在一旁悶聲不吭也沒人會發現的配角。茱莉想要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劇本,她內心想重新成為那個被眾人凝視、關注的角色。

茱莉在亂入聚會的那晚,並不是因為遇到的人是艾文而戲劇性地改變了人生,而是她早就先有了想改變的念頭,遇到誰並不重要,對那時的她來說,她可以讓任何人愛上她,進而完成她想要達成的結果。她潛意識裡在尋找的不是一個值得愛的人,而是在他人眼中所呈現的那個 — — 充滿魅力、帶著神秘與未知、懾人心神的茱莉。

為此,戀愛的對象總是一換再換,也必須一換再換,因為她想重複看見的那個茱莉,只有在愛情故事的序章裡才能展現。故事至此,觀影的人或許回想起了自己曾經荒唐的青春年少,明白了原來,那些故事的開頭跟結尾,都只是一個決定與另一個決定碰撞的機率總和,沒有分辨對與錯的必要。

分手那天,艾克索對茱莉說:「妳不知道,要遇到能夠像我們這樣相處的另一半有多難得;我經歷過,所以我明白,妳會後悔的。」茱莉說:「對,我知道我一定會後悔。」

都說人總是在做出一個重大決定後,讓另一個自己存活在那個被捨棄的選擇裡,茱莉也是。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所組成,我們都得為每個選擇負責,或者付出代價,不論願不願意。

III. 我們都曾是世界上最爛的人,但不會永遠都是

故事收尾,以茱莉意外得知前男友胰臟癌末期,時日無多,同時得知自己意外懷孕的兩則消息作收,彷彿一場生與死的呼應。特別喜歡茱莉去探望艾克索的一席懷舊對話,以及茱莉拿著相機陪艾克索回他童年老家走一趟,留下最後畫面的橋段。

「我以前常花時間擔心很多事會出問題,但後來發現真正出問題的,都不是我擔心的那些事。」花這麼多的時間在猶豫、在恐懼、在擔憂,生命的盡頭,到頭來,原來那些從來都不是問題,我們的人生,事實上從沒有被這些問題困住過。

當茱莉接到訊息,知道那就是艾克索的最後一晚,她一夜未眠,坐在海邊看到日出的那一瞬間,她才終於流下眼淚。艾克索帶給茱莉的不只是一段關係,更是看待生命的全新觀點。

於是,茱莉對艾文說:「我感覺自己從來沒有想清楚,我就這樣糊裡糊塗地往前走。」艾克索死後,她終於不再將自我價值投射於外,探究別人眼裡「喜歡什麼樣子的自己?」,而是向內在探問,「真實的我是什麼樣子?」於此同時,茱莉肚子裡意外降臨的生命,也悄然地離開,彷彿暗喻著生命的誕生和消逝,就是如此無常。

說到最後,到底《世界上最爛的人》是誰?

「如果說我有什麼後悔的,那就是我真希望能讓妳知道,妳是一個多好的人。」

艾克索在病床時,對茱莉說的這句話,也許就是最好的註解,我們都曾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爛的人,在自己的生命中創造了一堆爛事,而對這樣的自己憤怒不已,甚至痛恨自己。

如果說人或多或少都會對自己曾經的選擇感到後悔甚至厭惡,那麼《世界上最爛的人》告訴我們的就是:原諒就好了。

原諒自己曾是世界上最爛的人,然後放下那些過往繼續活下去。明天起,我們仍舊會努力做出每個當下自認最好的選擇,然後允許自己活在那個選擇所帶來的結果裡。

但願最終我們都學會接納了自己最爛的那一面,然後愛上這樣的自己。

多浪漫的一部電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穎-avatar-img
2023/02/15
感謝分享!
avatar-img
黛西學姊的沙龍
14會員
23內容數
以書寫記錄日常,以電影餵養生活 空間敘事觀察× 在地文化記錄 ☕️ 選物空間 |📍 在地文化|✎ 品牌觀察
黛西學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5/07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西班牙-法國合製的動畫電影,描述了一隻狗狗和機器人之間纏綿的故事。這篇文章通過生動的描述,揭示了孤獨和渴望陪伴的主題。角色在不同情節中展現了孤獨、渴望、分離和重逢,呼應了人性心底的潛藏的孤獨和尋求陪伴的渴望。文章通過劇情的詳細描述,生動地反映了角色的情感變化和成長。
Thumbnail
2024/05/07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西班牙-法國合製的動畫電影,描述了一隻狗狗和機器人之間纏綿的故事。這篇文章通過生動的描述,揭示了孤獨和渴望陪伴的主題。角色在不同情節中展現了孤獨、渴望、分離和重逢,呼應了人性心底的潛藏的孤獨和尋求陪伴的渴望。文章通過劇情的詳細描述,生動地反映了角色的情感變化和成長。
Thumbnail
2024/04/08
充滿青春回憶的感動電影。影片跨越時間與空間,呼應香水名“時光的流逝”。表達了一個人在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跌宕成長之路。
Thumbnail
2024/04/08
充滿青春回憶的感動電影。影片跨越時間與空間,呼應香水名“時光的流逝”。表達了一個人在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跌宕成長之路。
Thumbnail
2023/11/08
人們總會在發現問題之後,就覺得該馬上動手解決問題,世界產生了變化時,就下意識想抗拒變化、回到good old days。始終捍衛著某種信念,守護個人信仰價值,不斷往前、不斷奮鬥,期待改變這個世界,期待某個烏托邦的理想世界。事實上,只要這個世界上始終擁有不同信念與價值觀的存在,爭端就難以止息。
Thumbnail
2023/11/08
人們總會在發現問題之後,就覺得該馬上動手解決問題,世界產生了變化時,就下意識想抗拒變化、回到good old days。始終捍衛著某種信念,守護個人信仰價值,不斷往前、不斷奮鬥,期待改變這個世界,期待某個烏托邦的理想世界。事實上,只要這個世界上始終擁有不同信念與價值觀的存在,爭端就難以止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故事至此,觀影的人或許回想起了自己曾經荒唐的青春年少,明白了原來,那些故事的開頭跟結尾,都只是一個決定與另一個決定碰撞的機率總和,沒有分辨對與錯的必要。
Thumbnail
故事至此,觀影的人或許回想起了自己曾經荒唐的青春年少,明白了原來,那些故事的開頭跟結尾,都只是一個決定與另一個決定碰撞的機率總和,沒有分辨對與錯的必要。
Thumbnail
《世界上最爛的人》整體氛圍不至於抑鬱,倒是忠實闡述了新生代的迷惘。在電影中,自由並不璀璨,反而碎裂又毫無方向。甚至到了最後一幕,獨自一人回到公寓的茱莉都可能還沒有找到人生意義。
Thumbnail
《世界上最爛的人》整體氛圍不至於抑鬱,倒是忠實闡述了新生代的迷惘。在電影中,自由並不璀璨,反而碎裂又毫無方向。甚至到了最後一幕,獨自一人回到公寓的茱莉都可能還沒有找到人生意義。
Thumbnail
「世界上沒有最爛的人,是你還沒遇見一個讓你在當下得知自己有多好的人。」影響了我整個2022年。
Thumbnail
「世界上沒有最爛的人,是你還沒遇見一個讓你在當下得知自己有多好的人。」影響了我整個2022年。
Thumbnail
你是否曾在路走到一半的時候,突然發現這是一條不對的路。然後站在路口,躊躇著是要回頭,換條路重新來過,還是勉強往前,憑著感覺找到熟悉的出口。你是否曾投入一件喜歡的事中,可能是一份工作,一段感情。本來滿心期待,甚至篤定,卻在許多日子過去之後,愈來愈迷惘,疑惑,覺得自己終究不適合這裡。然後發現,讓一切感受
Thumbnail
你是否曾在路走到一半的時候,突然發現這是一條不對的路。然後站在路口,躊躇著是要回頭,換條路重新來過,還是勉強往前,憑著感覺找到熟悉的出口。你是否曾投入一件喜歡的事中,可能是一份工作,一段感情。本來滿心期待,甚至篤定,卻在許多日子過去之後,愈來愈迷惘,疑惑,覺得自己終究不適合這裡。然後發現,讓一切感受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平靜度過餘生的成長歲月,只待少年成熟時 青春是在愛情中不斷拉扯的結果,工作也是、家庭亦然,而還有生活中發生的瑣事,串接起每個人的成長故事:直到出社會、開始替自己的事情做出抉擇,然後發覺身邊周遭的人事物都跟著產生了變化;而且還不只是年齡的增長,心智也被迫接受著轉變,只不過除了逆來順受之外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平靜度過餘生的成長歲月,只待少年成熟時 青春是在愛情中不斷拉扯的結果,工作也是、家庭亦然,而還有生活中發生的瑣事,串接起每個人的成長故事:直到出社會、開始替自己的事情做出抉擇,然後發覺身邊周遭的人事物都跟著產生了變化;而且還不只是年齡的增長,心智也被迫接受著轉變,只不過除了逆來順受之外
Thumbnail
20歲,是即將搭上人生重要列車的年紀,過去能讓父母、成績為自己安排,可一旦踏入社會,就不斷地要自己「做選擇」。
Thumbnail
20歲,是即將搭上人生重要列車的年紀,過去能讓父母、成績為自己安排,可一旦踏入社會,就不斷地要自己「做選擇」。
Thumbnail
或許就像榮格的精神分析所指出的「情結」問題,茱莉的行為模式之所以帶有讓人費解的自毀傾向,其實是為了避開心靈的陳年傷疤不得不採取的迂迴手段。而茱莉的情結由來不一定完全歸因於父愛在成長過程的缺席,還可能指向集體無意識的原型;她避開的不僅是個人歷史的創傷,而是被整個社會進程淘汰的價值觀。
Thumbnail
或許就像榮格的精神分析所指出的「情結」問題,茱莉的行為模式之所以帶有讓人費解的自毀傾向,其實是為了避開心靈的陳年傷疤不得不採取的迂迴手段。而茱莉的情結由來不一定完全歸因於父愛在成長過程的缺席,還可能指向集體無意識的原型;她避開的不僅是個人歷史的創傷,而是被整個社會進程淘汰的價值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