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7|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2023.07.10~2023.07.16筆記

  • Finguider:堅定看空的大摩分析師 Michael Wilson 最近表示,由於公司下調利潤的情況正在增加,接下來的財報季可能難以推動股價上漲。
財報季個人關注手機、消費族群的展望,一般伺服器受到AI伺服器排擠是否會讓伺服器供應鏈在本季正式下調展望,以及車用半導體的供應鏈緩解是否會再次對股價造成影響。
  • 供應鏈透露,以成熟製程為主的晶圓代工廠為填補產能利用率,12吋成熟製程代工價,大客戶最高可降二成,是疫後最大降價潮;8吋成熟製程代工市況更慘,降價也吸引不到客戶。
IDM擴產後將產品收回自己做,加上中國經濟相當疲弱,造成已經很高的庫存去化速度相當緩慢。現階段仍等待半導體產業觸底,並緩慢布局期待新的循環開啟。
  • 科技新報:華為計畫在今年底前重返 5G 智慧手機市場,利用自家的半導體設計工具,並透過中芯國際來生產 5G 晶片。
中芯國際可以透過調整 DUV來生產 7nm 晶片 (荷蘭最近宣布了自己的出口限制措施,允許將ASML低階的DUV出售給中國,情況算比預期好,原預期將全面禁售)。中國仍然可以從ASML購買DUV用於14nm、28nm甚至是7nm工藝,儘管產量和性能都會很差。
  • 根據 Cox Automotive 對汽車庫存的分析,6 月份新車庫存和價格繼續穩定,而電動汽車庫存攀升。儘管庫存較 2021 年和 2022 年的水平大幅上升,但按照歷史標準來看仍處於較低水平。
2023下半年由於基期較高汽車銷售增長相較上半年將趨緩,由於經濟的軟著陸以及各國的電動車銷售補貼,個人估計2024年的反彈力度可能已不如先前的預測。
  • Electrek:特斯拉計劃在印度建造一家新工廠,生產約 50 萬輛電動汽車,售價約 24,000 美元。上個月,Musk在美國會見了印度總理後,Musk表示將盡快在印度進行投資。
特斯拉目前計畫在歐洲、墨西哥、印度建置新廠,目的是生產Model 2以及更先進的製程技術將可以降低製造成本。個人預計產能將在2025年底陸續開出。
  • 韋爾股份預計,上半年淨利潤1.29億到1.93億元,同比下降91.51%到94.34%。公司表示這是由於上半年以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市場整體表現低迷,使產品銷售價格承壓。
中國消費市場復甦遙遙無期,第二季重點在於觀察去庫存進度是否有實質進展,落底時間是否還會因為消費力道不強而再次遞延。
  • 大立光13日舉行線上法說會,示警目前手機客戶普遍悲觀,且下半年新機出貨目前有往後移一點。
  • 群聯:由於進入傳統第三季備貨旺季,再加上NAND價格處於相對低檔,近期有看到NAND儲存模組需求有緩慢的增加。然而是否能因此帶動市況反轉,仍須看整體需求以及市場的接受度。
  • 科技新報:據日媒指出,除了台積電的熊本廠將於2024年12月開始生產外,台積電評估中的日本二廠將在明年4 月動工、2026 年開始生產 12 奈米製程晶片。
  • 亞馬遜第九屆 Prime Day 開跑首日,美國消費者在線上消費達 64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6%,但未達預期的強勁成長。
  • 科技新報:三星傾向於在2024將 Exynos 2400 搭載到 Galaxy S24 系列上,屆時將分別會有搭載 Exynos 2400 和Snapdragon Gen 3 的版本。
  • Finguider:美國上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從先前的 249,000 下降 12,000 至 237,000,低於市場預期的 250,000,表明勞動力市場具有彈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紀錄每周的市場重點新聞及個人想法。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