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身份(DID)」及「社交圖譜(Social Graph)」是什麼?為什麼Web3社群裡大家都在討論,甚至Vitalik也曾共同研究寫了一篇論文專門討論。
先分享三個小故事:
一世紀時的希臘作家普魯塔克提出了這個問題: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頭逐漸被替換,直到所有的木頭都不是原來的木頭,那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這類問題現在被稱做「忒修斯之船」。 — 摘自維基百科
這艘船過去的經歷形塑了它與他人的關係,而累積的所有關係則成為了它身份的一部分。因為一起航行過那些惡水漩渦,即使當時破掉的船板已經全部都被更換,在船員的心中,這仍然是當時載著大家逃出生天,不可取代的同一艘船。硬體雖變,關係沒變,身分也就沒變。然後忒念ㄊㄟ。
和第一個故事相同概念,應該也有不少人聽過的這個冷知識:
人體細胞是有壽命的,每天都在更新,衰老死掉的細胞會被新的代替。全身的細胞全部替換掉需要經過七年,也就是在生理上,我們每隔七年就擁一個新的身體。 — 摘自綠果
先不論在嚴謹的科學上這種說法有多少正確性,但是在概念上的確可以讓我們思考,一個人的肉體並不能代表他的身份。
懂的都懂。
尼可拉斯凱吉的長相變化:
綜合以上三個小故事會發現,我們之所以持續是同一個人(同一艘船)的原因,不是「硬體」的組成不變,而是「身份」的不變。
如果我們把世界分成實體和數位(虛擬)兩個部分,過去在實體的世界裡,你的肉體基本上就認證了你的身份。因此身份證上要有照片,甚至會寫下一個人的外表特徵,並且由具權威性且被大多數人認可的單位所授予(aka 國家)。
但是在數位(虛擬)的世界裡,一個人的身份往往是由某些社交平台所決定的,因此極度「脆弱」、「破碎」和「虛假」。
「脆弱」的原因是你的身份(ID)其實並不屬於你,平台隨時可以收回甚至銷毀,你在其上創造的數位資產、數據和成就紀錄,全都可能在一夕之間被收回。
「碎片」是因為一個人的數位行為其實是分散在不同平台上的,也會表現出不一樣的行為模式,導致每個平台紀錄的數據其實都只體現了使用者極不精準且極小範圍的人生切片。
「虛假」則更好理解,一個人可以在社交平台上擁有多少帳號?一個在平台上自稱是陳〇〇的人,真的是陳〇〇嗎?
那麼「去中心化身份(DID)」就可以完美解決這些問題嗎?倒也不全然,但大致可以透過這些特色和方向來持續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
如果你想在信箱裡收到跟區塊鏈、Web3以及其他相關議題的文章,歡迎在「區塊D世界」訂閱區留下Email免費訂閱,就可以收到值得關注的消息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