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政政有詞】陸客不來 觀光收入大減?

兩岸關係讓陸客減少 而我國也試圖在危機中尋找出路
主筆:臺大政治 游敬諺、高佑萱


疫後觀光潮來臨?

中國大陸在8月10日宣布恢復美、日、韓、澳等78國出境團體旅遊的許可,加上先前開放的名單,已經開放大陸團客前往全球138地旅遊,是自2020年因疫情關閉國境以來新一波觀光熱潮,但開放名單中唯獨沒有「臺灣」。

我方陸委會在8月24日也宣布恢復兩岸觀光旅遊規劃。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兩岸人員往來正常化、各領域交流常態化是兩岸同胞共同心願,而民進黨當局得取消一切的人為限制」,行政院長陳建仁對此表示:「希望兩岸可以在和平對等、彼此尊重且務實情況下交流溝通」,並強調歡迎各國遊客來欣賞臺灣之美。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女士(圖源:中央通訊社)

陸客盛況不再

陸客為臺灣觀光收入的一大客源。根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政黨輪替前的2015年,陸客來臺人數為418萬4102人次,為前所未有的高峰,佔比當年來臺總人數的四成;到了2016年民進黨執政,減至351萬1734人次,後幾年也減至300萬人次以下。

陸客歷年來台人數長條圖(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署)

排除政治因素,受到疫情肆虐的影響,2020至2022年間,陸客人數共計不達20萬人次,盛況難回從前,觀光收入也大受衝擊。對此交通部長王國材提到,中國大陸希望臺灣開放團客前往,卻禁止陸團來台,這對臺灣的觀光業者並不公平。


總統參選人怎麼看

獨立參選人郭台銘日前在臉書發表自己的看法:「兩岸交流,不能再拖下去了。」呼籲陸委會開放陸客來臺並聲稱此為「朝野共識」,諷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從前立場偏向「臺獨、抗中保台」也曾強調「只要『自立自強』就不擔心衝擊觀光」,如今也是大力支持兩岸交流。

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表示:「我們不是全部仰賴陸客,但要讓兩岸穩定互相交流。」他強調這些年來臺灣觀光業慘澹,蔡政府卻束手無策、沒有作為,隨後重提自己對於兩岸觀光的積極政見。

觀光業的危機or轉機?

雖然自2016年中起,陸客人數銳減,但根據統計,疫情前的2017至2019年間,各國來臺旅遊總人數逐年遞升。以往因為陸客消費能力驚人,臺灣觀光業者多以此為目標客源導向,甚至依賴陸客團帶來的「錢潮」。

有不少人認為陸客量減少是臺灣觀光業的一大瓶頸,是否已經窮途末路?但也有另一群人認為「此時是時候轉型了」,近年來業者積極招攬日、韓等國旅客,招牌與標語都加上了不同國家的語言。

此外,政府也祭出振興國旅的政策,例如屏東縣政府推出2023下半年「樂遊屏東省千元」的住房補助,鼓勵國人本土旅遊。但也有民眾認為,中央政府的觀光政策確實比起前一年度有所減少,質疑成效不彰,期盼能有更多計畫。

政府力圖振興國旅 (圖源:屏東旅遊網)

我們的觀點

從陸客團銳減到農產品經濟封鎖,再到兩岸交流,近十年來都是具有許多爭議與衝突的話題,兩岸對於問題的癥結點更是莫衷一是。隨著政黨輪替,臺灣的立場也會有所不同。但以現況來說,兩岸和平穩定的交流確實是必要的,今年雙十國慶典禮上,蔡英文總統發表任內最後一次國慶演說,也數度提起對於兩岸和平交流、穩定共存的期盼。

回到本土觀光的問題,雖然臺灣內部的消費人群較少,但近年來也不少年輕族群回到家鄉經營旅宿、餐廳、特色小店等等,藉此推廣鄉土特色,吸引國內外不少旅客,而地方政府多也鼓勵之,這也是觀光業的另一條蹊徑,更是具有喚起本土意識、在地精神的深層意義,若能逐步發揚,也可能創造再一波旅遊高峰!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總統府、交通部觀光署、桃園市青年事務局、信傳媒、風傳媒、中央社、新頭殼、鏡週刊、聯合新聞網、三立新聞網、POPDAILY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