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4|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時間管理】(44)我的世界我說了算

權昇在大二下學期開始不久後來找我諮商,討論的是關於要不要轉學的事情。在原本的科系撐了一年半之後,他覺得真的是志趣不合,要走趁早,不能再拖下去了。他對於新的學校和科系有明確的想法,糾結的是想到降轉之後會比同屆的朋友們晚一年畢業,心裡面覺得怪怪的,在這個怪怪的感覺終於消除之後,「媽媽的提醒」卻變成了新的干擾因素。媽媽對於權昇的決定是支持的,但總不免要碎念幾句他當初選填志願時怎麼不多想一點?為什麼不在大一升大二的時候就轉學,就不會拖到現在變成要降轉了啊?現在決定要轉了,那轉學的的相關資訊查清楚了沒?什麼時候要報名?要不要考試?還是只要書面資料審查?還是有什麼其他資格條件?還有什麼不要遺漏了……

權昇提到,每次當他在處理和轉學有關的事情時,如果媽媽跑來提醒這個提醒那個,他就會有種不想繼續做的感覺,或是平常聽到媽媽提醒他別忘了找時間處理轉學的事情時,他也會有種不想去做的叛逆感。

理智上明明知道該做、也知道該怎麼做,卻怎麼總是在媽媽一開口之後,就會有種莫名想要唱反調的感覺呢?這樣對自己其實沒有幫助啊。

這種「本來是自己願意做的事情,一旦有了外界的要求,反而會變得不想做」的情況,其實蠻常見的。除了前述的準備轉學之外,還常聽到的是打掃房間,往往也是在媽媽好心的提醒之下,反而會降低孩子本來就僅存不多的打掃意願;本來就喜歡打掃的孩子不需要催促,不喜歡打掃的孩子一旦催促了反而更不想動,往往搞得親子雙方氣氛緊張。

日常生活中充滿了很多具有時間限制的事情,準時上班上課、幾點的客運火車飛機、哪一天該交的作業報告、和朋友客戶約幾點見面、各種稅的申報期限……前面提過,如果趨吉避凶的力量夠大,人自然會有原始驅動力去行動;但如果是期限還沒到,或是期限到了也不是真的很重要的事情,使用「拖延」與之應對,可能是一種「獨立宣言」的展現,背後隱藏的動機是「我是獨立的、有能力的,我可以、我也想要用我自己的方式來做事,我才不要聽命行事,什麼都按照你的規定來做。」所以,在理智上明知拖延不好,但是心中卻有一股想要聲張自我獨立性的情緒動機存在,確認自己不是受人擺佈,而是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來過生活。

「掌控感」對生物來說是很重要的,掌控感可以降低我們對環境的焦慮、確認沒有危險、有助於生存繁衍,所以我們天生便會有想要掌控一切的動機。在時間管理的範疇裡,面對諸多外界制定的期限,不遵守期限就成了一種可以重拾掌控感的方式;對於權力議題特別敏感的人,也可能在這方面特別容易有狀況,他們可能想要證明沒有人可以逼他妥協就範、沒有人可以違背他的個人意願,「會計室那個傢伙要我在三點回報核銷資料?憑什麼?老子偏偏要三點半再打電話過去,急死你。」「卡費下個月底之前要繳?該死的銀行,錢那麼多還要來欺負我這個小老百姓,我偏不繳。」「老婆又叫我去做家事了,好煩!我想做的時候自然就會去做了啊。」其他可能是電費、電話費、報稅……族繁不及備載。

在小孩和青少年身上常發生的那種被媽媽提醒之後反而更不想做的情況,背後可能的聲音是「我不用妳提醒,我自己知道該怎麼做;如果是被妳提醒才去做,搞得好像是我不會似的。」這種想要證明自己能力的心情,當然也會有前一段提的那種想要聲張權力的動機存在。

在權力不對等的狀況下,不管是面對家人、學校、公司、政府……弱勢的一方如果想要感覺到自己是有掌控權的,那麼拖延便會成為一種可能的戰術。

想要有控制感是人之常情,只是如果拿拖延來當作證明,其實連當事人都會覺得不太妙(跟會計室對槓不是什麼好主意,銀行信用被扣分或是惹老婆生氣也不是太聰明),偏偏理智與情感老是背道而馳,覺得為難。

如果你是一個什麼規則或要求都想要反抗的人,甚至到了明知對生活有負面影響卻仍然執意如此的狀況,這可能代表了你的權力議題過於明顯,對掌控的需求和對於被掌控的反感都超過了合理的程度。

人都會想要對自己的生活擁有掌控的自由,自由意志可以發揮多少,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一個人的存在價值與主體性;在受限的情況之下,我們會採用各種方式來重新聲張,拖延就是其中一招。那麼,當受限的程度不斷放大、當一個人被逼到絕境的時候,自由意志還能在何處立足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演化的強大本能出發,探討時間管理的困難何在,何以難如逆天抗神?如何在接納本能而非徒勞對抗的前提之下,使用一些具體的時間管理技巧來減少拖延、使時間的運用有效率。 接著,探討一些讓我們在時間使用上沒有效率的心魔,並探討思維轉換的途徑,讓自己擺脫糾結束縛,不使光陰虛度。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