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4|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時間管理】(59)只有回饋,永不失敗

在運動場上想要保持永遠的不敗之身,有一個最簡單的做法,那就是永遠紙上談兵就好,千萬不要上場實戰。只要上場,你一定就得面對失敗的風險。

棒球甚至被稱作是一種「面對失敗的運動」,身為打者,擁有三成的打擊率就可以算是不錯了;那意味著十次上場打擊的機會裡,只有三次會擊出安打,其他七次都會以失敗做收。上場之前經過了那麼大量的練習,上場之後還要和對手鬥智鬥力,但是最後的成功率並不算太高,如果是你,受得了嗎?還能堅持嗎?如果是在籃球場上,六成的投籃命中率算是不錯的,但這還是隱含著將近一半的失敗率。

在世界籃球最高殿堂NBA裡面有所謂的「50-40-90俱樂部」,50%的投籃命中率(不包含罰球)、40%的三分球命中率、90%的罰球命中率,這代表了一種全方位的射手等級。自從引進三分球制度之後,歷史上只有7個人達成過,包含了Larry Bird(2次)、Mark Price、Reggie Miller、Stephen Nash(皆為4次)、Dirk Nowitzki、Kevin Durant、Stephen Curry(皆為1次)一共七個人,被譽為籃球大帝的Michael Jordan和被戲稱為生化人的LeBron James則沒有完成過這項成就。如此難得的紀錄,如果拿掉90%的罰球命中率不看,其實另外兩個(50%和40%)的反面意思就是「一半以上的失敗率。」

許多人往往會因為害怕失敗、出糗之類的原因而猶豫不前。「保持完美主義的最佳策略就是不要上場,不要上場就不會失敗了。」那要怎麼面對這些挫折?如果去問那些殿堂級的選手,通常只會得到最簡單又最直接的答案:「繼續練啊。」能夠說出這麼雲淡風輕的話,代表這些偉大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強度非同小可,其中的關鍵因素,或許來自於他們和一般人看待失敗與挫折的眼光是不同的。如果要評估成功與失敗何者能帶給一個人比較大的進步,答案往往是後者。

我們當然都希望事情進展順利、得到成功的結果,不過仔細想想,成功固然受人喜歡,但其實除了大肆慶祝和心情愉悅之外,對於一個人的實質提升,不管是技術或是其他層面,進展的程度大概都比失敗來的小。成功之後會讓人愉悅、開慶功宴,對於方才表現的檢討可能會有,但通常比較不深刻。失敗不一樣,大家會冷靜許多、坐下來好好檢討、痛定思痛,想辦法搞清楚是哪裡出了問題,找出許多可以加強的部分,然後變得更強,好面對下一次的挑戰。

重複先前說過的,我們一直都在改變的路上,途中的考驗只是一種評估現況的節點,讓我們可以回頭檢視與檢討,變得更好然後繼續向前;我們從小接觸的學校教育本意也是這樣的,卻不知怎麼地漸漸扭曲成太過重視成功,同時也就非常害怕失敗,因為失敗總是伴隨著處罰、訕笑,一再傷害我們的自尊與自信。為了生存,我們慢慢地只待在舒適圈裡面,想辦法保護自己,不要自曝其短、讓別人抓到把柄。

如果要練習一種看待失敗/挫折的新眼光,重新定義或許是個不錯的方式。

在我學習催眠的過程中,學到一句非常受用的話:「催眠師永不失敗。」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催眠師死要面子不承認失敗,而是說在催眠的過程中,好的催眠師會將他與當事人互動之中得到的所有線索都當成是「回饋」,當成要進行下一步、下一個瞬間要做出哪些調整的素材。運作這樣的思維邏輯,就不會有「我失敗了」、「我搞砸了」的慌張止步感,而是不斷地產生「我有新的回饋線索可以參考了」的想法,進而能夠不斷地推進。

語言是有力量的,尤其是那些我們對自己說的話,有時候換句話說、換個方式說,會產生很不一樣的效果。

據說「回饋(feedback)」一詞最早是來自工業領域。像是冷氣的恆溫設定,假設一開始將冷氣設定在26度,那麼冷氣便要根據它內部的溫度計從空氣中偵測到的氣溫來調整風速、冷度,在微妙的平衡之中,冷氣不斷地做出細部調整,而調整的依據便是氣溫的直接回饋;冷氣不會把實際氣溫和自己吹出的風的不一致看成是失敗然後關機(如果是這樣,我們會覺得它壞掉了然後修理或換掉),它只是把那當成是回饋,然後不斷地進行調整。如果你時常遇到挫折就當機或關機,不妨想想家裡的冷氣。

不管是什麼領域,許多成功人士都說過,他們在有今天的成功之前,都嚐過了許許多多的失敗,就連大家說他們成功的當下,失敗的經驗依然是經常在發生的。大家總是說能夠成功的人都是那些不怕失敗,甚至是可以擁抱失敗的人;我們也可以換一個角度來說,成功人士定義失敗的方式與一般人不同,他們將每一次的失敗都看成是最直接的回饋,並將那個當成是寶貴的第一手素材,將其善用轉化,一步一步朝向自己設定的目標前進。

        上場之前做足準備、未雨綢繆當然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面對那些可能遭遇的阻礙/不順/挫折/失敗,用不一樣的眼光去看看,阻礙的存在不是用來證明你很差勁然後使你不敢再往前走,而是為了讓你檢視並超越現況的好素材,千萬別白白浪費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演化的強大本能出發,探討時間管理的困難何在,何以難如逆天抗神?如何在接納本能而非徒勞對抗的前提之下,使用一些具體的時間管理技巧來減少拖延、使時間的運用有效率。 接著,探討一些讓我們在時間使用上沒有效率的心魔,並探討思維轉換的途徑,讓自己擺脫糾結束縛,不使光陰虛度。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