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茶聖與公仔

raw-image

無論愛不愛喝茶,提起「陸羽」,一般都曉得「茶聖」大名。然則俗軀而尊聖,便成了僅供瞻仰的冷硬銅像,可欽卻不可親。揆諸史冊、自述與旁人記敘,陸羽其人其事,既可見勤勉向學,亦多有任情恣性,乃至他人眼中張狂作怪之處,相當傳奇,一點都不是生而能知、莊嚴肅穆的聖人。要說何以有別於凡夫,或許就在於不耐平凡。​

據《新唐書》記載,陸羽身世不明,一說是竟陵地方的僧人於水邊發現,並收養為弟子。後自以《易經》卜卦,得爻辭「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爲儀」,遂為陸姓,名羽,字鴻漸。小時候,他拿竹子一筆一劃畫在牛背上學寫字。有次獲得張衡〈南都賦〉,卻因認不得上面的字,只能端坐學其他孩子張口咿咿呀呀裝裝模樣。由於無意出家,又覺得不讀書蹉跎歲月不是辦法,於是逃走,混跡伶人圈中。​

天寶年間,陸羽獲官派指導伶人,另得地方長官李齊物賞識,教他讀詩。辛文房《唐才子傳》提及陸羽「有學,愧一事不盡其妙」,又說他「工古調歌詩,興極閑雅,著書甚多」。這一路以自學為主,周周折折,從識字有限到作詩寫書,憑《茶經》名世,「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天下益知飲茶矣」,十足勵學勵志。​

陸羽至情至性,容易受人誤解。比如與朋友宴聚,想去別的地方就當即起身,便會讓人以為脾氣很大,儘管他同時也很看重與朋友的約定,不論下雨飄雪還是虎狼擋道都要赴約。另外,他還會獨行曠野,整夜徘徊,吟誦古詩,盡興之後大哭一場才回返。這類行徑在世俗看來,只有古時的狂人接輿可以比擬。​

不過,世間總有連狂人都哭笑不得的時候。陸羽因茶成名,茶鋪雖未為其鑄造銅像,倒捏塑瓷偶當成神來祭拜,甚至用於促銷。李肇《唐國史補》說,這種瓷偶就叫陸鴻漸,「買數十茶器得一鴻漸,市人沽茗不利,輒灌注之」。一次購買好幾十個茶具,就附贈茶聖公仔,只不曉得茶客帶公仔回家有何作用,會不會如現今這般被當成玩物喪志;若是茶的銷量欠佳,不妨拿煮好的茶澆灌公仔,這麼做據歐陽修〈集古錄跋尾〉的解釋是要祈求生意興隆:「至飲茶客稀,則以茶沃此偶人,祝其利市。」

陸羽的真性情並非只表現於恣情狂悖的層面。得知養育他長大的智積禪師圓寂,他寫了首詩追念,「哭之甚哀」:「不羨白玉盞,不羨黃金罍。亦不羨朝入省,亦不羨暮入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其實,按《新唐書》所述,陸羽年幼時對智積禪師的教導頗生牴觸。禪師教他習讀梵文典籍,他還以儒家理念回嘴,結果被罰苦差,用《陸文學自傳》裡的話是「歷試賤務,掃寺地,潔僧廁,踐泥圬牆,負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但當人際關係的渣渣滓滓沉澱下來,記憶之流便顯現最澄澈的人情本質。畢竟是撫養自己的親人;畢竟是教育自己的老師。對親恩師恩的孺慕,人心所共。若說聖人太上忘情,那麼陸羽情之所鍾,正屬我輩。


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初稿,十二月十日修訂於嘉義鵲枝寫譯樓
初稿以筆名「南鵲」發表於《人間福報》縱橫古今(2023.12.5)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