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鵲

南鵲

28 位追蹤者
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文首獎、譯詩獎、散文創作獎,以及林榮三文學獎小品文獎等十餘種獎項。譯有《偶然的宇宙》、《大驅離:揭露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的殘酷真相》、《無知的力量》、「破碎之海」三部曲等。
28會員
166內容數
觀今不忘古,讀史亦論今。篇章散見報刊。
由新到舊
五十年前二十三宮崎市定《科舉史》舉羅大經《鶴林玉露》一則軼事來說明「科舉考試很難通過,因此常常有老年考生參加」。
2024-06-24
6
世壽所許《護生畫集》成書,是件大功德。
Thumbnail
2024-03-12
2
一瓶奇安地黑白電影讓那不勒斯景致失色,卻賦予聽曲的瓊芳登散發光暈的韻致。
Thumbnail
2024-02-23
2
歸來且看分曉陸劇《覺醒年代》有一幕頗值得玩味。
Thumbnail
2024-02-20
1
攏是「龍」吶~~在霹靂布袋戲這種融合仙俠、傳統武俠、武俠化科幻/奇幻的特殊劇種裡,與「龍」有關的戲劇元素不勝枚舉。
Thumbnail
2024-02-12
1
林家老爺霧峰林家的老爺果然「毛斷」 (Modern)。​
Thumbnail
2024-02-03
4
詩丐與公子呂自揚《歷代詩詞名句析賞探源》是我小時候的心頭好,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和我愛看霹靂布袋戲有關。
Thumbnail
2024-02-02
4
走歪了的本土化「本土化」一個讓我覺得走歪了的發展,就是割裂歷史淵源,代之以虛幻的「在地性」。
Thumbnail
2024-01-27
3
冏卿不「冏」確實有「冏卿」這種說法,用以代稱「太僕寺卿」,典故是西周天子任命伯冏為太僕正。
Thumbnail
2024-01-21
4
嚴復、刈包漫談會搜尋到這段短片,其實是出於對嚴復的好奇。
Thumbnail
2024-01-19
2
大選過後:沒有贏的民進黨與不會輸的台灣一黨之勝負,不等於一國之成敗,這是現代民主體制精要所在。
Thumbnail
2024-01-15
3
快意秋年一位名叫風之痕的魔最吃虧的地方是結交一位名叫憶秋年的人。
Thumbnail
2024-01-14
2
戰場上的才子霹靂布袋戲播出三十餘年,大大小小角色如恆河沙數,在戲份吃重的各檔要角外,總還有些次要角色讓人記憶深刻。​ ​
Thumbnail
2024-01-13
2
食黃獨,看村姑近年看的較考究的陸劇,大抵都會以細節來營造歷史沉浸感。
Thumbnail
2024-01-11
1
壬辰年壬辰月戊辰……WTF?!從黃俊雄到黃文擇布袋戲,時可見對身家調查的執迷。
Thumbnail
2024-01-10
1
戲畫大觀入手「民國漫畫」系列四小冊,吳浩然編著,齊魯書社出版。
Thumbnail
2024-01-09
3
2024-01-08
3
可惜台灣沒有「豆瓣」可惜台灣缺少像「豆瓣」這種大規模匯聚並留存讀者和閱聽人集體經驗的網站。
Thumbnail
2024-01-08
3
布袋戲與英文詩霹靂宇宙裡真的使用過英文,印象中最早的例子還是一首英文名詩。
Thumbnail
2024-01-07
2
「因為唐朝還是迷人」「因為唐朝還是迷人」。
Thumbnail
2024-01-06
3
那一夜,鍛劍成器曾經以為,他會是所謂「不死系」,直到那一夜他的人生劃下句點。
Thumbnail
2024-01-04
3
大漢皇帝一頭豬龍豬一家親。
Thumbnail
2024-01-04
2
問鄭笑紅塵我其實對傲笑紅塵有點不好意思。
Thumbnail
2024-01-03
2
百藥其名最初讀元代辛文房《唐才子傳》中的李百藥傳,對其名印象很深。
Thumbnail
2024-01-02
3
陰門陣與女體禁忌明末民亂之中有種以暴露女性下體祈使官軍火砲失靈的奇葩陣法叫陰門陣。
Thumbnail
2024-01-01
5
我對影視布袋戲AI配音的看法我並不支持AI配音。
Thumbnail
2023-12-27
1
兩張古地圖輾轉注意到日本這張〈萬國人物之圖〉,想起在《從漢城到燕京》裡看過的朝鮮所繪中國地圖。
Thumbnail
2023-12-26
6
一張日治時期台灣的聖誕節照片這張照片最有趣的地方其實是照片之外的歷史。
Thumbnail
2023-12-23
5
俠之大者俠的原義用今天的語彙來比附就是......
Thumbnail
2023-12-22
6
紅樓小談:韋小寶與賈寶玉我忽然覺得韋小寶和賈寶玉同樣很可一比。
Thumbnail
2023-12-21
6
紅樓小談:道路設祭從「送葬」、「百戲」兩點拓展下去,又可與千餘年後的《紅樓夢》相互發明。
Thumbnail
2023-12-20
3
鼎分天下一言中,不見商量徐庶功「玄德蒼黃起臥龍,鼎分天下一言中。 可憐蜀國關張後,不見商量徐庶功。」
Thumbnail
2023-12-19
5
寒夜昨晚,翻看朱湘《文學閒談》。
Thumbnail
2023-12-18
4
紅樓小談:《紅樓夢》與公權力的糾葛不知道時移世異後的一則公權力趣聞會不會讓曹雪芹破涕大笑,又或者竟是哭笑不得。
Thumbnail
2023-12-17
3
2023-12-11
5
茶聖與公仔無論愛不愛喝茶,提起「陸羽」,一般都曉得「茶聖」大名。
Thumbnail
2023-12-10
4
送子爺爺孔丘《封氏聞見記》有則記載,可見孔子在唐代民間還擔負送子爺爺的功能。
Thumbnail
2023-12-08
5
兩道歷史考題查資料的時候注意到前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歷史考題作答分析。
Thumbnail
2023-12-06
4
審言子美文人才高,難免恃才傲物。
Thumbnail
2023-12-04
4
自由戀愛與西餐在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文人眼中,自由戀愛是「人獸無分,不知禮義,不知廉恥」。
Thumbnail
2023-12-01
4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現存敦煌文書,有數件放妻書,用現代概念來比附就是離婚協議。
Thumbnail
2023-11-29
5
唐代制舉小談古代科舉的科目,在常態的進士、明經等科目之外,還有一種不定期的「制舉」。
Thumbnail
2023-11-25
5
不怨盧郎年紀大唐代校書郎一職是美缺,官階雖低,但前景大好。
2023-11-23
4
內科的先生孫思邈中國歷代名醫,在家喻戶曉的華陀和扁鵲之外,我對孫思邈算是印象較深。
Thumbnail
2023-11-21
2
與在當厄,怨在傷心想追索先秦戰國人事,《戰國策》不容錯過。
Thumbnail
2023-11-08
3
《老殘遊記》與霹靂布袋戲翻讀《老殘遊記》,無意間發現霹靂布袋戲一段經典武戲的口白敘述出處。
Thumbnail
2023-11-06
6
神仙童子讀《唐才子傳》,第一位入傳的才子是王績,少年時就有「神仙童子」美稱。
Thumbnail
2023-10-21
3
行樂中秋中秋行樂,不論古今,大抵皆是動手又動口。
Thumbnail
2023-09-29
4
油飯的起源閱讀前人筆記,常可讀到風俗民情的記載。
Thumbnail
2023-08-03
6
長安一曲《鬱輪袍》「維妙年潔白,風姿都美,立於前行。公主顧 之,謂岐王曰:『斯何人哉?』」
Thumbnail
2023-07-24
3
張紀中聊金庸看央視版《笑傲江湖》是讀大學的時候。
Thumbnail
2023-07-22
2
窈窕其筆貿然將文筆等同於執筆者風華,難免一場美麗的誤會。
Thumbnail
2023-07-18
4
伊萊莎回來後怎樣對伊萊莎而言,學習「標準」英語,是階級向上流動的必要手段。
Thumbnail
2023-07-12
3
呂宋的氣味漫如長河的劇情,人物來來去去,確實可見幾位常客,時而為主,時而居副,或亦正亦邪,或亦邪亦正。
Thumbnail
2023-07-08
4
食粥清趣​既然嗜粥,便特別留心與粥相關的文字。
Thumbnail
2023-06-25
4
辣塊 Momma最近正式讀起《鹿鼎記》,印象最深的是韋小寶時不時出口的一句「辣塊媽媽」。
Thumbnail
2023-06-18
6
良鏞.嗣庭.慎行金庸《鹿鼎記》第一回後附了則長註,主要敘寫先祖查嗣庭、查慎行事。
Thumbnail
2023-06-13
6
「加分」的教學理念住處鄰近一所學校。時不時,就能聽見某位女老師用麥克風在上課。
Thumbnail
2023-06-10
4
張邋遢.張三丰翻看《北齋漫畫》,於一組道教人物群像中注意到張三丰。
Thumbnail
2023-06-08
4
觀於滄海之後都說觀於滄海難為水。
Thumbnail
2023-06-05
4
玉糝.五十三參南宋林洪的「文青」食譜《山家清供》記載了一道玉糝羹,說是蘇軾與弟弟蘇轍酒至酣暢後食用。
Thumbnail
2023-06-03
5
有看過卡通我還真沒讀過《金銀島》,倒是,「有看過卡通」。
Thumbnail
2023-06-02
4
美食,如俄羅斯娃娃如俄羅斯娃娃般套疊的一道菜,要將層層食材烤熟,需要經驗與工夫。
Thumbnail
2023-05-31
3
蛇.羹現藏於故宮的《經史證類大全本草》記載了一種金蛇,讓我想起金庸小說中的金銀血蛇。
Thumbnail
2023-05-30
8
(元)貘食夢「食夢貘」的概念應該是貘作為奇幻生物的認知流傳到日本後在地化的結果。
Thumbnail
2023-05-29
4
魯邦原來是羅蘋亞森羅蘋和我是老交情了。
Thumbnail
2023-05-28
5
為蒂娜.透娜唸一句蓮華經此時此刻,如果願意,或者不妨改用以下簡單一句話送其人遠行:Nam Myoho Renge Kyo.
Thumbnail
2023-05-25
5
走到人生邊外知道楊絳女士過世後那幾天,斷斷續續讀著《走到人生邊上》。
Thumbnail
2023-05-25
4
汝欲成蠻王奴婢乎?這一幕出自電影《一代茶聖》。將橋段獨立來看,教人再三玩味。
Thumbnail
2023-05-24
3
「便溺汙穢,尤非所宜。」有趣的是歷史上「痰唾便溺」如何作為一種文明指標以及禁制標的。
Thumbnail
2023-05-22
4
山石「吾人今日所立處,正宛然為其人身影籠罩。」
Thumbnail
2023-05-19
5
一陣風,吹起楚漢舊事一卷史書,未嘗沒有可當小說來看的部分。同樣是藝術創造,今人鏡頭裡的樊噲,倒成「古惑仔」了。
Thumbnail
2023-05-16
6
天倫這雖是小過場,卻保存了角色遭江湖吞噬前的溫良淳厚。
Thumbnail
2023-05-14
4
母儀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 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Thumbnail
2023-05-12
4
鄭問.大霹靂策略失誤可以再調整。已遠行的創作者,卻終究留下了遺憾。
Thumbnail
2023-05-11
3
五台佛光「瞻仰大殿,咨嗟驚喜。 」
Thumbnail
2023-05-10
6
洛水澄波曹子健以詩名世,陳澄波以畫成家,怎麼會湊在一起?
Thumbnail
2023-05-09
5
偶.生之慾將自身活成一隻孤獨的獸,到底實現了什麼,在饕餮般的吞食中又何曾填補了什麼?
Thumbnail
2023-05-06
5
Live long and prosper with the Force威廉.夏特納實力演繹什麼叫跑錯棚,或者說「誤闖敵營」。
Thumbnail
2023-05-05
5
五四雜談「從『未完成』的角度說,『五四』……在今天仍放射出親切的現實意義。」
Thumbnail
2023-05-04
6
林徽音的藝術才華讀《林徽音先生年譜》,於智識上最有啟發的地方,是一窺才女在藝術、設計等方面的才華。
Thumbnail
2023-05-03
4
碧城徽音林徽音一九二○年十七歲時隨父出國遊歷;呂碧城也在這一年赴美留學。
Thumbnail
2023-05-01
10
蝶夢百合說起周夢蝶先生,我腦海最先浮現的,終究是一襲長袍、一頂毛帽、一臉枯老,一身孤高……
Thumbnail
2023-04-30
5
橋上有月,英雄有宴「二十四橋明月夜」這道「名菜」我聽過、讀過、隔著螢幕遠遠看過……
Thumbnail
2023-04-30
5
最可怕的智者現代影視布袋戲裡,如果說有什麼比四肢健全的智者還可怕,那就是……
Thumbnail
2023-04-28
7
太史.素齋說起清末民初廣府飲食景觀,少不了江門太史第。
Thumbnail
2023-04-27
2
那個不肖的孩子「無情最是帝王家。」
Thumbnail
2023-04-25
5
台灣史與影視宇宙政府該取法日本「大河劇」,形塑台灣史的影視宇宙。
Thumbnail
2023-04-24
8
神作如果要從兒時看過的動畫中選一部神作,我的首選會是一部冷門的OVA《機械巨神:地球靜止之日》。
Thumbnail
2023-04-22
1
看呂福祿碰碑歷史人物吃點戲劇人物的虧,也不是壞事。
Thumbnail
2023-04-20
4
從清末的語言認知戰看台灣當下的「中國用語」爭議清末中國也打過一場很類似的語言認知戰,而結果又尷尬,又值得借鑑。
Thumbnail
2023-04-18
9
土豆與馬鈴薯之亂更重要的顯然是以肯認各群體存在的民主意識來取代單一的國族認同。已故學者余英時所引的「硬相守底道理」就是這個意思。
Thumbnail
2023-04-17
7
夜航船上觀天裂這幾天閒讀《夜航船》,一則記載很有意思:「梁太清二年六月,天裂於西北,長十尺,闊二丈,光出如電,其聲若雷。」
Thumbnail
2023-04-16
5
林紓與怪盜:從一則法國記事談起晚清「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極易催生學貫中外的大才,林紓便是就中頗為著名的一位。
Thumbnail
2023-04-13
4
紅樓小談:清明與風箏《紅樓夢》並未描寫清明掃墓,倒是有另一個清明習俗與小說角色的歸宿密切相關。
Thumbnail
2023-04-03
1
紅樓小談:缺蛋沒想到讀《紅樓夢》讀到這麼有時事感的橋段。
Thumbnail
2023-03-29
2
東周的英雄們有兩位漫畫家的作品是我較為著意追購或補購的。一位是陳某,另一位即是鄭問。
Thumbnail
2023-03-28
3
淨穢之間廁所能否悟禪且不論,能將此至穢之地轉而修築、灑掃為至潔至雅,倒也真可稱為一種持戒,一種修行。
Thumbnail
2023-03-26
3
從閻羅王的地獄拉麵談起從日本「閻魔」的通俗衣冠形象來看,或許可以說,這經歷了至少雙重本土化。
Thumbnail
2023-03-23
4
從港星張國榮想起熊掌真是老電影了,張國榮還在,袁詠儀還年輕,對各自影迷而言十足秀色可餐。但我掛念的始終是……
Thumbnail
2023-03-2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