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6|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The Nature of Code閱讀心得筆記——使用Python實作:Chap4. Particle Systems

停止更新並進行改版

原書改版,同時也更改了授權方式,雖然仍是CC BY-NC授權,但將「翻譯權」除外。因為原先的寫作方式含有「筆記」的成分,內容可能會涉及不包含在授權範圍內的「翻譯權」,所以決定停止更新,並進行改版。舊版文章內的連結均已失效。新版將去除「筆記」成分,完全以「心得」方式呈現,並直接發表在vocus上,敬請期待。



粒子系統(particle system)指的是,由許多微小粒子組成,呈現出模糊外觀的物體。粒子系統所表現出來的特性,可能會跟單一粒子所表現出來的特性截然不同,天空中由小水滴組成的雲,就是一個最常見的例子。

粒子系統已經被應用到如電玩、動畫、數位藝術、視覺特效等方面,用來模擬自然界中的許多現象,例如火、爆炸、火花、煙霧、雲、瀑布、泡泡、塵土等。透過控制單一粒子諸如起始位置、運動速度、壽命等性質,就可以製造出許多不同的視覺效果。

這一章的重點會放在探討利用物件導向技術實作粒子系統時,該採用什麼樣的程式架構、描述個別粒子和整個系統的資料該如何管理等方面。

4.1 Why Particle Systems Matter

4.2 A Single Particle

4.3 An Array A List of Particles

4.4 A Particle Emitter

4.5 A System of Systems

4.6 Inheritance and Polymorphism

4.7 Particle Systems with Forces

4.8 Particle Systems with Repellers

4.9 Image Textures and Additive Blending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Daniel Shiffman所著「The Nature of Code」一書的閱讀心得筆記。原書第一版使用之程式語言為Processing,第二版改用p5.js。在這份心得筆記中,則是使用Python來實作範例及練習題。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