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7|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漫談太上清靜經 --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筆者覺得其全篇重點在於「清、靜」二字。

尤其是那句:「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是全篇的討論核心。

所以下句接著說處於清靜的狀態:「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之後文章便由此開始鋪陳如何達到清與靜。

總之若能理解「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此句,瞭解清、靜之真義,掌握清、靜之要法,即可參透道、宇宙萬物及自我覺性(亦名佛性)與真心的本質與狀態,進而就如文中所言,可謂悟道得道矣。 

恆常的本質與狀態

首先本文說明道有清、濁、動、靜的本質與狀態。再指出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其清、濁、動、靜四者之相對關係。而這相對應的關係,便是闡明了道、宇宙萬物及自我覺性之恆常的本質與狀態。

清者濁之源,說明了道、宇宙萬物與覺性,其恆常的本質是清的。但容易受到外在的一切(動)影響而變成混濁,進而迷失原本清的本質樣貌。

動者靜之基,說明了道、宇宙萬物與心,其恆常的狀態是動的。惟有透過靜,才能覺察到動所造的混濁,進而遠離一切動相,以恢復找到清的本質狀態。

 

靜的力量

在這現實世界裡,古今中外的聖賢者、得道者,莫不由靜著手,強調靜的力量。

如佛教的禪定、道家的靜坐、儒家的知止定靜安慮得...、諸葛亮云「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等。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你看宇宙萬物和覺性真心,其恆常狀態是動。其靜止只是相對的不動狀態,靜的本身仍處於相對應的動中。大至宇宙天體之運行,小至原子內電子的運行,無一靜止不動。而我們的心亦是如此,一直處於動的狀態從未靜止。所以動是宇宙一切恆常不變的本質之狀態,故言動者靜之基。

你再看道和自我覺性,其恆常本質是清。如虛空般,無一具形實體可得。這裏與般若心經所說的「諸法空相。無所得」及金剛經所言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清淨心」,皆在指明一切本質都是空的,清的。所以,宇宙萬物及心,一切皆處於虛空中,一直在動,如流水般,常處於無常虛妄之變動濁流之中,迷失了清的本質,故言清者濁之源。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所以本文從經名到文末,從頭到尾都圍繞在如何離開濁、動之影響,找回並常保持在清、靜的本質與狀態,如此,即可名為悟道、得道。

願眾生:常清靜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嗨!我叫阿哲,在這裡發表一些阿哲所見所思,隨筆漫談的觀點。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