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與妄心之區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學佛的人常聽到「真心、妄心」二詞,而這真、妄二心要如何辨別呢?

首先要了解「心」是什麼?「心」就是覺性在運作時的狀態統稱。例如念頭、想法、識別、認知、思惟、觀念、情緒、推理、學習、善念、惡念、發呆、七情六慾…等,一切能推能尋、與外在世界互動的狀態。

raw-image

「妄」是什麼?就是不實的、是虛的;不是恆常的、是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無常的、有生起滅失的。「真」是什麼?就是妄的相反義。非妄即真。

以上拆解字義後,我們就可以理解辨別:

妄心:

會生起、會滅失(具有生、滅的狀態),覺性隨肉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與外在六麈(色聲香味觸法),而生起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之作用,稱為妄心。是隨(外在)緣即變,無常之心。例如你正在閱讀的心、及與周圍環境互動的狀態。現在有,待會兒沒有;現在沒有,待會兒出現的一切念頭。

真心:

無生、滅狀態,覺性不隨外在六根六麈而生起之心,稱為真心。是隨緣不變,恆常之心。例如隨時隨地,一刻也不曾遺失不見、從未滅失、也沒有生起的狀態。


楞嚴經 卷一云:

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

金剛經云: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如來即自我的覺性)又云:離一切相,即名諸佛。也就是能做到遠離一切相(六根、六塵、六識),可說與諸佛一樣了。

依上所述、若能察覺辨別真、妄二心、則達到了明心見性所言的明心了、反之則為無明、無法察覺辨明。楞嚴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哲說哲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其全篇重點在於「清、靜」二字。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是全篇的討論核心。 所以下句接著說處於清靜的狀態:「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之後文章便由此開始鋪陳如何達到清與靜。
六神通,自我覺性,本自具足,不分聖賢凡俗,你我眾生皆有之。
我覺得佛陀的悟道,有二個偉大發現: 1、覺性 2、因果業力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句中的「誰、我」是指什麼?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其全篇重點在於「清、靜」二字。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是全篇的討論核心。 所以下句接著說處於清靜的狀態:「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之後文章便由此開始鋪陳如何達到清與靜。
六神通,自我覺性,本自具足,不分聖賢凡俗,你我眾生皆有之。
我覺得佛陀的悟道,有二個偉大發現: 1、覺性 2、因果業力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句中的「誰、我」是指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現代人在日常生活中被無形慾望和集體意識牽引的現象。透過反思自我的行為和反應,我們能夠識別這些無意識的習慣與決策,並勇敢地選擇真正的自我。從簡單的覺察開始,逐步取回掌控感,才能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和選擇。
Thumbnail
什麼是「被遺忘的千年肥料」呢?尿液啦!科學家研究了用尿液施肥的可能性。 聽到這個,應該很多人會跟老祖宗一樣,覺得尿能不能用來施肥也要研究? 不要忘了,過去就是因為使用排泄物施肥,造成寄生蟲病流行,所以,如果想要重新開始用「噓噓」施肥,還真的要仔細評估一下呢!
Thumbnail
網路社群與現實感是相似的,如何從展現自己也能讓他人認同,該如何同步進行呢! 如何欣賞他人的美好: 1. 觀察優點: 注意他人的專長和優點,無論是工作上的專業表現,在網路看文圖所展現風格,現實生活中觀察細節。 2. 表達讚美: 當你發現他人的優點時,主動表達你的讚美。真誠的讚美能增強他人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Thumbnail
前言 在我們的文化與語言中,「心」這個字承載著豐富的意義與象徵。 它不僅僅是人體的一個器官,更是我們情感、思想和精神的核心所在。 古人說:「心有所念,便有所行。」 現代心理學也強調心態和情感對行為的影響。 這篇文章將從多個角度探討「心」的不同面貌,解讀「唯心而已」這句話,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蒙古帝國留給這個世界的遺產,遠遠超乎你的想像,讓我們一起來讀書了解這個空前絕後的世界遊牧帝國
心知我心,相約心靈。悟真吾假,正反兩覺。 心知你心,相約意願。波菜青菜,綠豆紅豆。 心知他心,相約夢想。德行嗔恚,能量笨巧。 這段文字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心靈交流和理解。它以心知我心、心知你心、心知他心作為開頭,強調了心靈相通的重要性。 接著描述了不同人之間的交流和相互理解,以及他們所追求的目
Thumbnail
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樣的心?「同地水火風」就是四大皆空。佛心清淨,一塵不染,跟虛空一樣,沒有分別。佛的心,真心,真心離念,沒有妄念。凡是有念頭,那個心就不是真心就是妄心。佛心清淨像大地一樣荷負萬物,像水一樣滋長萬物,像火一樣成熟萬物,像風一樣吹拂萬物,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沒有賢、劣、親、疏的分別執著。
Thumbnail
瞭解「真心、妄心」的辨別對於學佛者來說至關重要。 離開前塵有分別性的即為真心,離開分別性離開前塵的即為妄心。 金剛經也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能見到諸相非相,則能見如來,達到涅槃的境界。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現代人在日常生活中被無形慾望和集體意識牽引的現象。透過反思自我的行為和反應,我們能夠識別這些無意識的習慣與決策,並勇敢地選擇真正的自我。從簡單的覺察開始,逐步取回掌控感,才能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和選擇。
Thumbnail
什麼是「被遺忘的千年肥料」呢?尿液啦!科學家研究了用尿液施肥的可能性。 聽到這個,應該很多人會跟老祖宗一樣,覺得尿能不能用來施肥也要研究? 不要忘了,過去就是因為使用排泄物施肥,造成寄生蟲病流行,所以,如果想要重新開始用「噓噓」施肥,還真的要仔細評估一下呢!
Thumbnail
網路社群與現實感是相似的,如何從展現自己也能讓他人認同,該如何同步進行呢! 如何欣賞他人的美好: 1. 觀察優點: 注意他人的專長和優點,無論是工作上的專業表現,在網路看文圖所展現風格,現實生活中觀察細節。 2. 表達讚美: 當你發現他人的優點時,主動表達你的讚美。真誠的讚美能增強他人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Thumbnail
前言 在我們的文化與語言中,「心」這個字承載著豐富的意義與象徵。 它不僅僅是人體的一個器官,更是我們情感、思想和精神的核心所在。 古人說:「心有所念,便有所行。」 現代心理學也強調心態和情感對行為的影響。 這篇文章將從多個角度探討「心」的不同面貌,解讀「唯心而已」這句話,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蒙古帝國留給這個世界的遺產,遠遠超乎你的想像,讓我們一起來讀書了解這個空前絕後的世界遊牧帝國
心知我心,相約心靈。悟真吾假,正反兩覺。 心知你心,相約意願。波菜青菜,綠豆紅豆。 心知他心,相約夢想。德行嗔恚,能量笨巧。 這段文字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心靈交流和理解。它以心知我心、心知你心、心知他心作為開頭,強調了心靈相通的重要性。 接著描述了不同人之間的交流和相互理解,以及他們所追求的目
Thumbnail
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樣的心?「同地水火風」就是四大皆空。佛心清淨,一塵不染,跟虛空一樣,沒有分別。佛的心,真心,真心離念,沒有妄念。凡是有念頭,那個心就不是真心就是妄心。佛心清淨像大地一樣荷負萬物,像水一樣滋長萬物,像火一樣成熟萬物,像風一樣吹拂萬物,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沒有賢、劣、親、疏的分別執著。
Thumbnail
瞭解「真心、妄心」的辨別對於學佛者來說至關重要。 離開前塵有分別性的即為真心,離開分別性離開前塵的即為妄心。 金剛經也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能見到諸相非相,則能見如來,達到涅槃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