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了,該去凍卵了吧?】

【35歲了,該去凍卵了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陣子,一位女性友人向我提到她的親戚朋友們在前一周假日聚會時,聊天討論的內容圍繞在該友人是不是該考慮去做「凍卵」這件事,人們會去重視接近高齡產婦的女性是否需要先行「凍卵」的這個現象,讓我們發現,年齡增長體現在女性婚姻市場中造成的劣勢。


  台灣人普遍教育程度都是大學以上,大學畢業後就已22歲,後續找工作適應職場生活,能達到一定成就大約就已至少27、28歲,此時找尋對象若不順利,超過30歲以上還維持單身,則後續女性年齡持續增長,將會大大增加找尋對象的困難度。造成此種現象是因為「合適的生育年齡」有所限制,且期間極為短暫,35歲以上就會被稱作高齡產婦,於是男性在找尋對象時,就算是目前還沒有生育的想法,為了以防萬一,都會儘量不選擇年齡較大的女性交往。

 

  與一位男性朋友聊到這個話題時,朋友曾打趣地告訴我:「35歲以上連竹科回收業都不考慮!」,聽到的第一時間其實感到很不開心、非常不公平,大家一樣勤奮的生活,於職場上衝刺,努力自我實現,男性隨著經歷積累越來越有價值,女性卻在30幾歲這個本應好好再衝一把的年齡就要被逼迫著儘速完成婚姻大事,好像超過了35歲這個界限,無論你多優秀,都將變成不可回收的垃圾一般。


  第一段提到的那位女性朋友,她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在年紀輕輕就因為工作能力與負責任的態度,被提拔到了主管位置,她沒因此驕傲,而是更盡心盡力地去完成每一項工作,也因此沒有時間去好好找尋一個好對象。身邊的親人朋友已經是最疼愛且重視她的人,卻仍舊好像看不到她的努力與表現,似乎這些能力對其完全沒有加分作用,只有流逝的年齡令人惋惜,好像是白白浪費了一般,而總是催促著該友人是不是要趕緊去凍卵。超過生育年齡的女性似乎成為了有缺陷的人,這種現象令人感到非常感慨。


  明明社會上已經充斥著不婚不生的族群,但還是有很多女性飽受這樣的壓力,焦慮自己因為年齡增長無法生育而影響婚姻,有些觀念是長期流傳下來的,要完全轉變不這麼簡單。最後,只能期望未來能從科技方面改善這個問題,例如讓女性合適生育年齡提高、男性生育、甚或是體外培育等方式,能讓女性擺脫這個先天性限制,使年齡增長成為一個人變得更成熟的優勢,而非不能生育的劣勢。

avatar-img
歐歐看世界的沙龍
1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歐歐看世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毒雞湯確實能把現實轉變的美好一點,讓受挫或不自信的人暫時好過一些;危險的是,當把這些視為生活準則來運作,會把自己的問題與缺點當成益處來看待,社會上其他人卻沒有義務接受同樣的價值觀,這時候又會開始自怨自艾覺得他人不能體諒自己,感到難過的時候再去看一些毒雞湯尋求心靈上的安慰,這簡直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一、18-39歲青壯年才是被詐騙的主體,完全顛覆了我的認知! 二、大家平常就是用充滿心理偏誤及刻板印象的方式認知這個世界,就算我唸書時早就認識這些認知偏物的理論也不例外。 三、試著以好奇的心態及開放的態度刻意找尋反面證據,以另一個角度觀察它/他。
若不想被手機掌控生活,不妨也試著與我一起控制手機使用時間,如果能推動身邊的人共同進行,我想將會有更大的效果,讓我們一起放下手機,體驗生活。
毒雞湯確實能把現實轉變的美好一點,讓受挫或不自信的人暫時好過一些;危險的是,當把這些視為生活準則來運作,會把自己的問題與缺點當成益處來看待,社會上其他人卻沒有義務接受同樣的價值觀,這時候又會開始自怨自艾覺得他人不能體諒自己,感到難過的時候再去看一些毒雞湯尋求心靈上的安慰,這簡直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一、18-39歲青壯年才是被詐騙的主體,完全顛覆了我的認知! 二、大家平常就是用充滿心理偏誤及刻板印象的方式認知這個世界,就算我唸書時早就認識這些認知偏物的理論也不例外。 三、試著以好奇的心態及開放的態度刻意找尋反面證據,以另一個角度觀察它/他。
若不想被手機掌控生活,不妨也試著與我一起控制手機使用時間,如果能推動身邊的人共同進行,我想將會有更大的效果,讓我們一起放下手機,體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