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 (QUALCOMM) FY 24Q1財報重點分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高通第一季財報回顧:營收99.2億美元,高於預期95.1億。EPS為2.75美元,高於預期的2.37美元

高通(QUALCOMM) 為全球前二大手機晶片廠商,營收可分為核心晶片與軟體業務 ( QCT ) 和技術授權業務 ( QTL ) 兩大類,來源於手機晶片、專利授權、物聯網和汽車四大領域。


QCT部門收入:84.2億美元,年增7%

手機晶片:營收佔比 79%,營收成長YOY約16%

  • 高通指出Android 市場庫存已大約去化完成需求也趨於穩定
  • 預期24年手機出貨量持平或小幅成長,而5G手機可能有高個位數~低雙位數的成長
  • Snapdragon8 Gen3 行動平台為手機的AI體驗功能,主因為此平台結果很成功,並預期為今年所有Android手機提供此支援,帶動手機需求的增加,並延長與三星手機S24 整合使用此平台的協議,而AI手機的逐漸普見反映出公司對Snapdragon平台處理器前景的看好。
Snapdragon8 Gen3:採用台積電4nm技術,將終端裝置導入生程是AI中,可運作高於100億個參數的生成AI模型。

互聯網:營收佔比 13.5%,持續疲軟,但公司認為Q1為週期低點,預期庫存水平可以在今年下半年達到正常。

  • 先前推出Snapdragon AR1 Gen1、XR2 Gen2晶片,應用於智慧眼鏡與頭戴裝置內。

車用:營收佔比 7.1%,年增30%

  • 在CES上與Bosch合作,提供Snapfragon Rife Flex SoC 的平台支援。
  • 車用季增12%,主因高通Snapdragon 數位底盤平台推出的新車內容有所增加,包括數位座艙、車聯網、ADAS系統。


QTL部門收入:5G與其他晶片專利技術授權費

  1. 14.6億美元,優於預期14億
  2. 高通將持續替蘋果提供手機的5G數據晶片,延長2年授權協議
  3. 與中國手機設備製造商簽長約
  4. 該業務規模與市場和手機市場一致
補充 --- 高通專利授權業務:淨利率很高,70~80%以上

高通用專利授權利潤進行晶片的研發,並將晶片賣給手機廠家。而授權費用為原有的「按手機價格比例收費」。


公司預期未來展望:

  1. FY24Q2 財測EPS:2.2~2.4美元,營收90~97億美元
  2. Q2、Q3為低熱度,且沒有發布任何重要旗艦產品的季度之一,缺乏新機的帶動熱潮,預期可望於Q4恢復成長。


\有興趣的人也歡迎追蹤按讚這篇文章,或是追蹤我的IG:mini.pomelo,都會不定期更新文章在上面喔!也歡迎在底下留言討論喔~/



嗨嗨!這裡是小柚子投資理財分享部落格 19歲大學生 - 在這裡會分享一些個人對於產業知識的了解/投資觀念,有時也會分享個人生活內容~ 歡迎大家一起互相交流、追蹤。 座右銘 |【時間是最好的資產,投資就如一場馬拉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高通與Arm控股公司的專利爭端塵埃落定,此次裁決不僅影響高通的商業模式和市場地位,還對整個半導體行業的專利結構與競爭格局產生重要影響。深度解析這一事件對技術創新、法律環境及投資機會的啟示。
Thumbnail
高通作為手機晶片的龍頭,近期在車用晶片及全新手機晶片領域皆有新進展。雖然其在性能上仍然領先對手,但市場競爭激烈,尤其是面對聯發科及傳統的英特爾、AMD聯盟。分析高通在AI PC與車用電子的潛力,以及與Google的合作可能帶來的機會,本文探討高通如何在競爭中尋找突破。
Thumbnail
據路透社高通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蒂亞諾.阿蒙(Cristiano Amon)親自參與了收購英特爾的談判,研究交易的各種選擇。文章同時指出,高通與英特爾的談判還處於早期階段,高通尚未對英特爾提出正式報價。對於收購傳聞,英特爾和高通的代表拒絕置評。消息傳出,英特爾股價尾盤大幅拉升,一度漲幅擴大至9%,最終收
Thumbnail
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 35年前就已經有上一代的人抱怨房價過高了 但這都跟市場無關,鈔票往哪走就是方向 重要幾個發起運動的人也早就都有買房置產了,跟著抗議的也只是成為過客 現在的年輕人就會納悶,35年前抗議高房價幹嘛?明明跟現在比就很便宜,這就是每個階段都有一批人複製一樣的人性思維 而
Thumbnail
深入評估Vision Pro和Oculus Quest,比較它們在電影觀賞、遊戲性能、成人內容觀看以及技術特色方面的差異。探討Vision Pro的高解析度和優異的透視品質,以及其對未來VR技術發展的影響。預測VR裝置將如何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並提供對市場定位和未來趨勢的見解。
Thumbnail
科技泡沫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到底那時候回測得多嚴重,以及跟現在是否有可比性呢? 這篇不會有什麼投資建議與分析,單純把 Yahoo Finance 的數據整理出來。研究的對象是 TQQQ, QQQ, SPY。
Thumbnail
・Niantic的Lightship視覺定位系統將自2023年起與高通的Snapdragon Spaces合作 ・兩家公司對外公布了他們對「戶外AR頭戴裝置參考設計」的共同願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諸葛呆,今年以來始終是鎂光燈焦點的美國通膨數據,昨晚正式開獎,如同德州撲克的氣氛,喊牌、跟牌、最後掀牌,又是一次幾家歡樂幾家愁。 搭配圖表和各位分享最新的美國CPI數據: ☎️美國7月份CPI年率從9.1%大幅降至8.5%,低於市場預期的8.7%。 通膨還沒被掐死 多空紅綠燈
Thumbnail
美國勞工部周三(7月13 日)公布,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去年同期勁增 9.1%,續刷逾 40 年來新高,排除糧食和能源成本的 6 月核心 CPI 年增率也高達 5.9%,兩者分別高於市場預期的 8.8% 與 5.7%,顯示通膨仍持續加速升溫。 但實際上美國經濟真的如此強勁嗎?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高通與Arm控股公司的專利爭端塵埃落定,此次裁決不僅影響高通的商業模式和市場地位,還對整個半導體行業的專利結構與競爭格局產生重要影響。深度解析這一事件對技術創新、法律環境及投資機會的啟示。
Thumbnail
高通作為手機晶片的龍頭,近期在車用晶片及全新手機晶片領域皆有新進展。雖然其在性能上仍然領先對手,但市場競爭激烈,尤其是面對聯發科及傳統的英特爾、AMD聯盟。分析高通在AI PC與車用電子的潛力,以及與Google的合作可能帶來的機會,本文探討高通如何在競爭中尋找突破。
Thumbnail
據路透社高通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蒂亞諾.阿蒙(Cristiano Amon)親自參與了收購英特爾的談判,研究交易的各種選擇。文章同時指出,高通與英特爾的談判還處於早期階段,高通尚未對英特爾提出正式報價。對於收購傳聞,英特爾和高通的代表拒絕置評。消息傳出,英特爾股價尾盤大幅拉升,一度漲幅擴大至9%,最終收
Thumbnail
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 35年前就已經有上一代的人抱怨房價過高了 但這都跟市場無關,鈔票往哪走就是方向 重要幾個發起運動的人也早就都有買房置產了,跟著抗議的也只是成為過客 現在的年輕人就會納悶,35年前抗議高房價幹嘛?明明跟現在比就很便宜,這就是每個階段都有一批人複製一樣的人性思維 而
Thumbnail
深入評估Vision Pro和Oculus Quest,比較它們在電影觀賞、遊戲性能、成人內容觀看以及技術特色方面的差異。探討Vision Pro的高解析度和優異的透視品質,以及其對未來VR技術發展的影響。預測VR裝置將如何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並提供對市場定位和未來趨勢的見解。
Thumbnail
科技泡沫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到底那時候回測得多嚴重,以及跟現在是否有可比性呢? 這篇不會有什麼投資建議與分析,單純把 Yahoo Finance 的數據整理出來。研究的對象是 TQQQ, QQQ, SPY。
Thumbnail
・Niantic的Lightship視覺定位系統將自2023年起與高通的Snapdragon Spaces合作 ・兩家公司對外公布了他們對「戶外AR頭戴裝置參考設計」的共同願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諸葛呆,今年以來始終是鎂光燈焦點的美國通膨數據,昨晚正式開獎,如同德州撲克的氣氛,喊牌、跟牌、最後掀牌,又是一次幾家歡樂幾家愁。 搭配圖表和各位分享最新的美國CPI數據: ☎️美國7月份CPI年率從9.1%大幅降至8.5%,低於市場預期的8.7%。 通膨還沒被掐死 多空紅綠燈
Thumbnail
美國勞工部周三(7月13 日)公布,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去年同期勁增 9.1%,續刷逾 40 年來新高,排除糧食和能源成本的 6 月核心 CPI 年增率也高達 5.9%,兩者分別高於市場預期的 8.8% 與 5.7%,顯示通膨仍持續加速升溫。 但實際上美國經濟真的如此強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