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創作是美感的享受,也是一項崇高的職責

語言的創作是美感的享受,也是一項崇高的職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於喜愛寫作的朋友們而言, 我們事實上是被賦予一個社會職責,那就是合力擔當起維護住人類文明發展出來的最有價值的 “語言創作”,不讓它被高科技的各種應用程式, 特別是 AI,在我們不自覺之中,逐步地貶抑與蠶食殆盡。


懷著一個開誠欣賞與虛心學習的心, 我像是步入一個精心營造的花園一般,感受不同氣息的花香,以及各種花卉盡情展現的獨特形色的美感。


方格子園地裡每位朋友們的作品,都蘊含著獨有的創意與巧思。 雖然,不是每一種類型或內容的文章,我都有能力去深入領略,至少它們所流露的文思的投入、文筆的美感,以及文章呈現的風格與技巧,我會去欣賞與品味。


我也會努力嘗試在下列幾個主題上,與朋友們分享一些個人的想法或心得:


一. 健康的資訊:


二. 英語名言的解讀:


三. 語言的邏輯與奧秘:


四. 啟發性議題的淺談:


個人一直認為文字的創作, 需要同時透過深入的觀摩與欣賞他人的好作品,持續去得到 “提升技巧與拓展領域” 的推動力。


本著這個原則, 我會藉由分享有價值過目的貼文,如同花圃一般,努力去營造我這個剛設立的 “沙龍”。 希望朋友們隨興前來探訪其中可能萌芽與綻放的花朵。  


當然也誠心真意地邀請方格子的寫作先進們,隨時賜予批評與指教。每個愛心與想法的分享, 我都會珍惜。


最後容我做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 我重視不斷做知識與資訊更新的重要性;我理解自己的不足;我也肯定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珍貴的本質以及獨特思想與體驗。


我會以 Fred Chou 作為我所分享的作品的簽字 (不過,請直接以 Fred 稱呼我)。那是我在英國協的紐西蘭僑居, 在英語的社會環境生活二十多年期間所使用的名字。 


我最重要的心得是:1 國語是非常美妙, 十分值得珍惜的語言 2 英語是強調邏輯,而且重視結構的語言。同時掌握 1+2 的挑戰事實上並不難, 只不過很遺憾,這個事實長期被人相當程度地誤解與扭曲。


讓我們一起努力,相互激勵去營造出自本能的語言創作。


最後, 容我以這句話做一個結語。語言的不斷探討與創作是人生需要悉心經營的清新園地。讓我們互相激勵,欣賞與期許美好的成果。    


Fred Chou  寫於花蓮, on February 20th, 2024

avatar-img
“如詩如畫” 是人生
13會員
70內容數
詩作讓人感覺幾分玄妙,卻流露著誘人的迷惑。 從瀏覽、朗讀,到深入解析,美感的享受總是源源不斷。 既然 “新詩” 已經擺脫僵硬的形式、韻腳,與格律等侷限。更值得嘗試的是隨興寫個幾句,後續的靈感,時常會源源而來。 創作的實際經驗,也讓詩的愛好者能夠體驗詩人的技巧, 進一步融入詩作的智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What a remarkable achievement “Team Taiwan” has accomplished. 歷經幾十年,幾天前一個暖和的傍晚,終於欣賞到最精彩的一場世界級的棒球賽。”Team Taiwan”, 台灣隊,在12強棒球決戰中 *, 居然能夠爆出冷門,贏得金牌。
台灣特有種的欒樹,在 2013我移居花蓮之後, 特別有機會去品味。 我的心目中,除了山與海之外,花兒們能夠帶給我們各種特殊的美感經驗。我愛夏天的 “荷花” ,秋天則是多彩多姿的 “台灣欒樹” 的動態花展,它們的花形與顏色持續是在做著巧思的變化。 我認為,沒有台灣欒樹花的生動,秋天會平凡許多。
我們常聽到 “台灣國語” 的意指 *。提到這點,我可以推想在 2030年把英語訂為第二法定語言的諸多正面道理,不過,以我對English 這個語言以及我們自己的國語在 “本質上” 的理解,我認為台灣社會正在形成“台灣英語” ,一、二十年後它會普遍在出現應用, 因而將會成為 “法定的台灣英語”。
What a remarkable achievement “Team Taiwan” has accomplished. 歷經幾十年,幾天前一個暖和的傍晚,終於欣賞到最精彩的一場世界級的棒球賽。”Team Taiwan”, 台灣隊,在12強棒球決戰中 *, 居然能夠爆出冷門,贏得金牌。
台灣特有種的欒樹,在 2013我移居花蓮之後, 特別有機會去品味。 我的心目中,除了山與海之外,花兒們能夠帶給我們各種特殊的美感經驗。我愛夏天的 “荷花” ,秋天則是多彩多姿的 “台灣欒樹” 的動態花展,它們的花形與顏色持續是在做著巧思的變化。 我認為,沒有台灣欒樹花的生動,秋天會平凡許多。
我們常聽到 “台灣國語” 的意指 *。提到這點,我可以推想在 2030年把英語訂為第二法定語言的諸多正面道理,不過,以我對English 這個語言以及我們自己的國語在 “本質上” 的理解,我認為台灣社會正在形成“台灣英語” ,一、二十年後它會普遍在出現應用, 因而將會成為 “法定的台灣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