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Top 5
1
“To be or not to be" 是解開英語奧秘的金鑰。
2
多長的壽命算是夠本呢?
3
有如惡夢一場,樓上人家洗衣機的排水直接泉湧,淹入自家陽台。
4
月圓月缺皆有意,周而復始是生機。
5
我就是欣賞 pears from N . Z., they simply taste a lot better.
1
“To be or not to be" 是解開英語奧秘的金鑰。
2
多長的壽命算是夠本呢?
3
有如惡夢一場,樓上人家洗衣機的排水直接泉湧,淹入自家陽台。
4
月圓月缺皆有意,周而復始是生機。
5
我就是欣賞 pears from N . Z., they simply taste a lot better.
語言與智慧
"台灣英語” 已經悄悄在台灣成形。我們需要如何去面對呢?
我們常聽到 “台灣國語” 的意指 *。提到這點,我可以推想在 2030年把英語訂為第二法定語言的諸多正面道理,不過,以我對English 這個語言以及我們自己的國語在 “本質上” 的理解,我認為台灣社會正在形成“台灣英語” ,一、二十年後它會普遍在出現應用, 因而將會成為 “法定的台灣英語”。
2024/10/24
7
1
英文文法的 “破解” ,實際上,就是穩健提升英語層次的可靠途徑。
我們都清楚,英語的學習是從字母開始(26 letters) ,「整體運用的能力,卻是建立在文法概念(gramar / grammar rules) 的掌握之上」,無論那是透過母語學習過程所自然領悟到的漫長過程,或是透過辛勤努力去刻意學習到的。 自然養成或是努力追求所獲得的句法 (synta
2024/10/13
6
2
英語字的發音有它的特殊挑戰,不過,掌握需要彰顯的音節,就破解一大半了。
我們所崇尚的第二法定語言 English,由於它的26個字母需要展現多達44個不同的音 *,因此對國語的使用者而言,確實是有額外的挑戰。 就以母音 (vowel sounds),有多達14-20個,對比國語平常的認定,6個,多出了許多。 因此,單純用 “猜” 或者依靠 “有限” 經驗去推斷
2024/10/05
7
1
學好英語字就像是學習一首歌曲,訣竅在於高低音的掌握。
要學好一個英語字,訣竅是掌握住它的 “高音” 的音節到底是在哪個位置,除了僅有一組母音的單音節的字之外 。 原因是除了拼音之外,唸對需要彰顯的高音音節,才能夠讓別人聽懂,也才具有實用價值。 由於英語字的發音, 與國語的“四聲” 大異其趣,而是以 “高音音節” 與 “低音音節” 的對比為之。
2024/07/09
11
說話的 “贏家”, 只贏在 「巧妙的變化」以及些許的考量。
在正式的場合有需要開口說話的時候, 大部份情況都不是三言兩語,使用幾個字, 半句、一句話就可以達到效果。 開口說話,就是英語 “語言學” 所謂的 “oral language”。本質上,它涵蓋著 “說”與 “聽” 兩個不可缺的部分。 開口說話和反思聽眾的獲益,是口語正向應用的一體的兩面。
2024/06/20
10
演說時忘了詞,也是讓演說變得 “更加完美” 的機會。
“沒有人是完美的” 概念,各個文化都有自類似的諺語。 “Nobody is perfect” 這句英諺,可以自我解嘲一下,也緩和不完美的表現所可能帶來的負面衝擊。 國語的 「人非聖賢, 孰能無過」亦明指這項事實。 林青霞應邀在清大演講忘了詞時,應用了 “請接受我的不完美” 是漂亮機智的處置。
2024/06/18
8
To be” vs “to do” - 耐人尋味的差異。
幾十年前, 陪孩子看迪斯尼米老鼠的卡通時,聽到牠在逃脫死對頭 “皮特貓” 的追纏之後, 脫口冒出一句 “to do or not to do…” , 不忘亮一下超越的文學素養。 顯然,牠也深受到莎翁戲劇的薰陶, 在 “激動” 之餘,也掩飾不住文學素養。
2024/06/09
9
“陳腔濫調” 的表達值得我們變換一下口味。
口語表達的技巧,有如下棋一般。 只要有中級以上的棋力,就可以 誰能説,開口說話不像是一局棋賽,需要一個字、一個詞去考慮。換句話說,避免總是被猜到有要用什麼老套的表達。
2024/06/06
9
從 “bye-bye" 變換一下是值得嘗試的必要。
“話別” 的表達,值得我們細膩的心思,去展現各自的風格,留下深刻的細膩印象。 每天都有許多機會與 “不同對象” 道別,必然在脫口之前需要做適當的考量。 不要平白浪費 “某一次” 留下 很重要的深刻印象。
2024/06/05
7
「專家」級的語言氣勢-很值得一讀。
他們的傑出成就必然會超越各自領域具備在 “專業上” 的卓越成就。 不過, 造就專家們的氣勢卻不單是專業領域的造詣。另外一項必備的能耐是能夠清楚又有效呈現意見與想法的卓越表達能力。
2024/06/05
5
3
查看更多
"台灣英語” 已經悄悄在台灣成形。我們需要如何去面對呢?
我們常聽到 “台灣國語” 的意指 *。提到這點,我可以推想在 2030年把英語訂為第二法定語言的諸多正面道理,不過,以我對English 這個語言以及我們自己的國語在 “本質上” 的理解,我認為台灣社會正在形成“台灣英語” ,一、二十年後它會普遍在出現應用, 因而將會成為 “法定的台灣英語”。
2024/10/24
7
1
英文文法的 “破解” ,實際上,就是穩健提升英語層次的可靠途徑。
我們都清楚,英語的學習是從字母開始(26 letters) ,「整體運用的能力,卻是建立在文法概念(gramar / grammar rules) 的掌握之上」,無論那是透過母語學習過程所自然領悟到的漫長過程,或是透過辛勤努力去刻意學習到的。 自然養成或是努力追求所獲得的句法 (synta
2024/10/13
6
2
英語字的發音有它的特殊挑戰,不過,掌握需要彰顯的音節,就破解一大半了。
我們所崇尚的第二法定語言 English,由於它的26個字母需要展現多達44個不同的音 *,因此對國語的使用者而言,確實是有額外的挑戰。 就以母音 (vowel sounds),有多達14-20個,對比國語平常的認定,6個,多出了許多。 因此,單純用 “猜” 或者依靠 “有限” 經驗去推斷
2024/10/05
7
1
學好英語字就像是學習一首歌曲,訣竅在於高低音的掌握。
要學好一個英語字,訣竅是掌握住它的 “高音” 的音節到底是在哪個位置,除了僅有一組母音的單音節的字之外 。 原因是除了拼音之外,唸對需要彰顯的高音音節,才能夠讓別人聽懂,也才具有實用價值。 由於英語字的發音, 與國語的“四聲” 大異其趣,而是以 “高音音節” 與 “低音音節” 的對比為之。
2024/07/09
11
說話的 “贏家”, 只贏在 「巧妙的變化」以及些許的考量。
在正式的場合有需要開口說話的時候, 大部份情況都不是三言兩語,使用幾個字, 半句、一句話就可以達到效果。 開口說話,就是英語 “語言學” 所謂的 “oral language”。本質上,它涵蓋著 “說”與 “聽” 兩個不可缺的部分。 開口說話和反思聽眾的獲益,是口語正向應用的一體的兩面。
2024/06/20
10
演說時忘了詞,也是讓演說變得 “更加完美” 的機會。
“沒有人是完美的” 概念,各個文化都有自類似的諺語。 “Nobody is perfect” 這句英諺,可以自我解嘲一下,也緩和不完美的表現所可能帶來的負面衝擊。 國語的 「人非聖賢, 孰能無過」亦明指這項事實。 林青霞應邀在清大演講忘了詞時,應用了 “請接受我的不完美” 是漂亮機智的處置。
2024/06/18
8
To be” vs “to do” - 耐人尋味的差異。
幾十年前, 陪孩子看迪斯尼米老鼠的卡通時,聽到牠在逃脫死對頭 “皮特貓” 的追纏之後, 脫口冒出一句 “to do or not to do…” , 不忘亮一下超越的文學素養。 顯然,牠也深受到莎翁戲劇的薰陶, 在 “激動” 之餘,也掩飾不住文學素養。
2024/06/09
9
“陳腔濫調” 的表達值得我們變換一下口味。
口語表達的技巧,有如下棋一般。 只要有中級以上的棋力,就可以 誰能説,開口說話不像是一局棋賽,需要一個字、一個詞去考慮。換句話說,避免總是被猜到有要用什麼老套的表達。
2024/06/06
9
從 “bye-bye" 變換一下是值得嘗試的必要。
“話別” 的表達,值得我們細膩的心思,去展現各自的風格,留下深刻的細膩印象。 每天都有許多機會與 “不同對象” 道別,必然在脫口之前需要做適當的考量。 不要平白浪費 “某一次” 留下 很重要的深刻印象。
2024/06/05
7
「專家」級的語言氣勢-很值得一讀。
他們的傑出成就必然會超越各自領域具備在 “專業上” 的卓越成就。 不過, 造就專家們的氣勢卻不單是專業領域的造詣。另外一項必備的能耐是能夠清楚又有效呈現意見與想法的卓越表達能力。
2024/06/05
5
3
查看更多
美食與健康
面對著新冠肺炎沒有終點的威脅,我們應該具有的對策。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2024/07/04
12
英式 pancake, 早餐的理想選擇之一。
英式薄蛋餅, pancake, 是容易準備的早餐選擇。 過程不難,只需打一個蛋入約三碗牛奶的大碗中, 先予打散之後, 再加入約一碗半低筋麵粉。用筷子攪拌之後,加一小匙細糖,再用手提打蛋器打勻 *。濃稠度需要比蜂蜜稀一些。 效果是要 夠薄, 濕度適中, 容易捲起, 切塊。
2024/06/11
11
震不走味的, 花蓮公正包子。
十多年前搬到花蓮長住。 由於居處距離花蓮美食街不遠處,步行 15 分鐘就可以走到經常排著長列等候購買的顧客群。因此算是公正包子的常客。 雖是袖珍形的大小,他們所掌握到的清爽的傳統風味肉香與面皮新鮮香氣的融合,只要吃過一次,下次再有機會,本地人或觀光客都會想到,即使排長隊,都會再去光顧。
2024/05/18
4
2
上了年紀是一種福氣,只需在年輕時就投資到 “身心健康” 的維護。
事實上,除非 “心” 已經老化,不再去學習新的技能,接受新的資訊,那麼無論幾歲,都無需自己把自己列入 “老人” 的行列。 彎腰不是老、滿臉皺紋加白髮不算老、拄著拐杖走路也不能算老。 幸福快樂的老年,除了內心的 “灑脫” 之外,還有一個必要條件, 那就是 “身體的合理健康。
2024/05/13
6
2
合理體重的衡量,對比 BMI (身體質量指數)與 WHR (腰臀比)。 (2/2)
除了享受行動方便、做事靈活、增加工作效率與個人的信心之外,合理的體重與身材具有它正面的社會價值, 也反應著社會整體的健康與幸福感。 兩種體重指數包括 BMI 與 WHR ("身體質量指數" 與 “腰臀比”)各有其參考價值。值得自己用布尺量一下取得 WHR,從另一個角度衡量自己體重的合理性。
2024/05/05
5
4
合理的體重是自己給自己的持續獎賞 !(1/2)
“控制並維持健康的體重” 是我們在人生路途上,都需要對自己承擔的重要責任。 理由相當簡單又清楚。體重就是每個人自己負荷的重量,也就是平常我們在這個地球上應用的說法。
2024/05/03
5
甜菜根大比目魚勾芡 - 簡單的 DIY 美食。
個人的美食定義是, 簡單、好做、合乎衛生, 又有助益於健康, 加上自己動手,以及可以自我創意的空間。 今天介紹的是極度美味的 “大比目魚勾芡” 是今天介紹的。
2024/04/09
6
我就是欣賞 pears from N . Z., they simply taste a lot better.
我就是欣賞 N.Z. 進口的梨子。 每年總就會期待著這個季節的到臨。 * 這不是廣告,只不過我真的特別欣賞 這種 “小巧玲瓏,不誇張高接、高價” 的梨子, 卻是自然地回甘十足, 吃二個,感覺自然也不會是夠的。
2024/03/20
5
3
“老年” 在生活上的調適,需要在 “中年” 先培育好。 (1/2)
大部分各國政府,都以 65 歲以上, 也就是大約退休之後的年齡,視之為老年階段的分水嶺。 基於個人在心中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的印證,我可以說,進入 70歲以後的階段才是真正人生的精華的價值所在。 不過,在這個同時,各項身心潛在的問題才逐漸明顯地在增大 “衝擊的可能性”與 “影響的程度”
2024/03/16
4
2
簡易美食 - 蝦仁炒飯,搭配毛豆、娃娃菜。
個人的美食定義是, 「簡單、容易準備、合乎衛生, 又有助益於健康,加上自我創意的因素」。 今天介紹的是一道蝦仁炒飯。搭配 毛豆與目前 還是季節的娃娃菜。我一直認為, 炒飯用上蝦仁為主體味道,拌過飯,以些許醬油略帶色澤,就是十足 “放縱” 自己,味道格外鮮美的炒飯。 這道蝦仁炒飯, 可以搭配
2024/03/15
6
2
查看更多
面對著新冠肺炎沒有終點的威脅,我們應該具有的對策。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2024/07/04
12
英式 pancake, 早餐的理想選擇之一。
英式薄蛋餅, pancake, 是容易準備的早餐選擇。 過程不難,只需打一個蛋入約三碗牛奶的大碗中, 先予打散之後, 再加入約一碗半低筋麵粉。用筷子攪拌之後,加一小匙細糖,再用手提打蛋器打勻 *。濃稠度需要比蜂蜜稀一些。 效果是要 夠薄, 濕度適中, 容易捲起, 切塊。
2024/06/11
11
震不走味的, 花蓮公正包子。
十多年前搬到花蓮長住。 由於居處距離花蓮美食街不遠處,步行 15 分鐘就可以走到經常排著長列等候購買的顧客群。因此算是公正包子的常客。 雖是袖珍形的大小,他們所掌握到的清爽的傳統風味肉香與面皮新鮮香氣的融合,只要吃過一次,下次再有機會,本地人或觀光客都會想到,即使排長隊,都會再去光顧。
2024/05/18
4
2
上了年紀是一種福氣,只需在年輕時就投資到 “身心健康” 的維護。
事實上,除非 “心” 已經老化,不再去學習新的技能,接受新的資訊,那麼無論幾歲,都無需自己把自己列入 “老人” 的行列。 彎腰不是老、滿臉皺紋加白髮不算老、拄著拐杖走路也不能算老。 幸福快樂的老年,除了內心的 “灑脫” 之外,還有一個必要條件, 那就是 “身體的合理健康。
2024/05/13
6
2
合理體重的衡量,對比 BMI (身體質量指數)與 WHR (腰臀比)。 (2/2)
除了享受行動方便、做事靈活、增加工作效率與個人的信心之外,合理的體重與身材具有它正面的社會價值, 也反應著社會整體的健康與幸福感。 兩種體重指數包括 BMI 與 WHR ("身體質量指數" 與 “腰臀比”)各有其參考價值。值得自己用布尺量一下取得 WHR,從另一個角度衡量自己體重的合理性。
2024/05/05
5
4
合理的體重是自己給自己的持續獎賞 !(1/2)
“控制並維持健康的體重” 是我們在人生路途上,都需要對自己承擔的重要責任。 理由相當簡單又清楚。體重就是每個人自己負荷的重量,也就是平常我們在這個地球上應用的說法。
2024/05/03
5
甜菜根大比目魚勾芡 - 簡單的 DIY 美食。
個人的美食定義是, 簡單、好做、合乎衛生, 又有助益於健康, 加上自己動手,以及可以自我創意的空間。 今天介紹的是極度美味的 “大比目魚勾芡” 是今天介紹的。
2024/04/09
6
我就是欣賞 pears from N . Z., they simply taste a lot better.
我就是欣賞 N.Z. 進口的梨子。 每年總就會期待著這個季節的到臨。 * 這不是廣告,只不過我真的特別欣賞 這種 “小巧玲瓏,不誇張高接、高價” 的梨子, 卻是自然地回甘十足, 吃二個,感覺自然也不會是夠的。
2024/03/20
5
3
“老年” 在生活上的調適,需要在 “中年” 先培育好。 (1/2)
大部分各國政府,都以 65 歲以上, 也就是大約退休之後的年齡,視之為老年階段的分水嶺。 基於個人在心中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的印證,我可以說,進入 70歲以後的階段才是真正人生的精華的價值所在。 不過,在這個同時,各項身心潛在的問題才逐漸明顯地在增大 “衝擊的可能性”與 “影響的程度”
2024/03/16
4
2
簡易美食 - 蝦仁炒飯,搭配毛豆、娃娃菜。
個人的美食定義是, 「簡單、容易準備、合乎衛生, 又有助益於健康,加上自我創意的因素」。 今天介紹的是一道蝦仁炒飯。搭配 毛豆與目前 還是季節的娃娃菜。我一直認為, 炒飯用上蝦仁為主體味道,拌過飯,以些許醬油略帶色澤,就是十足 “放縱” 自己,味道格外鮮美的炒飯。 這道蝦仁炒飯, 可以搭配
2024/03/15
6
2
查看更多
偶然的領悟
自然的災害澆不息生命的熱誠。
雖然東台灣的大地震把太魯閣國家公園震得 “面目全非”,加上後續颱風、強降雨、坍方,以及土石流帶出來的交通中斷,明顯地,大大衝擊到花東的觀光事業 * 持續幾個月之久。 不過,遊客不來花蓮,根據我十多年長住的認識,市容整潔維護的忽視以及欠缺遠瞻的觀光建設是其他重要的因素之二。
2024/08/19
8
有如惡夢一場,樓上人家洗衣機的排水直接泉湧,淹入自家陽台。
如照片所示,前天經歷第一次,住大樓體驗到的排水管倒流湧進自己家六樓的陽台。看到這種情況, 馬上通知管理員去要求正在洗衣的 11樓住戶,立刻停止洗衣的過程。 我們自己沒有在洗衣的情況,倒流的泡沫水必是樓上住戶洗衣的排水從 “公共排水管” 轉向逆流進入我的私管。
2024/06/08
6
2
多長的壽命算是夠本呢?
人類的壽命是有限的一個數字。誰都不清楚,自己這一生有多少年可以過。 不過,很慶幸的是,我們已經來到人世間。無論是吃喝玩樂、遊山玩水,或是辛勤工作,一天過了,另外嶄新的一天24小時,自然地送到我們的手上,讓我們 “隨意去運用、去度過”。不過,難免我們還是想知道,獲得什麼歲數才值得,不是嗎?
2024/05/26
6
2
名利不容易長久擁有,人生應該同時追求些什麼?
熱愛人生自我發揮的本質與無限可能,只是大名大利都沒真正眷顧過我。 這個因素, 外加20多年生活在紐西蘭的大自然懷抱裡,白雲隨時是我家的訪客;鳥鳴與花香時時飄送著,拈花惹草只是七、八十坪自己院子裡的日常。 內心的感受就反映在二十年前寫下的這一首平實的詩句之中。
2024/05/19
4
3
認老,就開始步上狹窄的路途了。
雖然是年過八十的高齡老人。不過,在心中,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我並沒有感覺到所謂「老了」的明顯衰退的現象。 慶幸我還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後習慣性地打開手機, 瀏覽國內外的第一手新聞,接著才查一下受到新訊息、有趣的貼文。 不去想, 也絕不提 “自己老了”; 大的成就還在積極追尋中。
2024/05/13
11
2
智慧中,永遠還有智慧,先忘掉不切實際的 “智商”。
相信如果沒有智慧的話,就不會被送來人世間。除了少數特殊的情況之外,長大的過程到走入社會,一路上都在建立獨立生活的能力與智慧。 我認為 “生活本能” 是一個人的 "整體智慧” * 的核心部分。 一切生命的展開, 事實上都牽涉到思考、反應,斟酌,計畫與執行。 從立下目標,瞭解可能面
2024/04/28
16
2
自然的災害澆不息生命的熱誠。
雖然東台灣的大地震把太魯閣國家公園震得 “面目全非”,加上後續颱風、強降雨、坍方,以及土石流帶出來的交通中斷,明顯地,大大衝擊到花東的觀光事業 * 持續幾個月之久。 不過,遊客不來花蓮,根據我十多年長住的認識,市容整潔維護的忽視以及欠缺遠瞻的觀光建設是其他重要的因素之二。
2024/08/19
8
有如惡夢一場,樓上人家洗衣機的排水直接泉湧,淹入自家陽台。
如照片所示,前天經歷第一次,住大樓體驗到的排水管倒流湧進自己家六樓的陽台。看到這種情況, 馬上通知管理員去要求正在洗衣的 11樓住戶,立刻停止洗衣的過程。 我們自己沒有在洗衣的情況,倒流的泡沫水必是樓上住戶洗衣的排水從 “公共排水管” 轉向逆流進入我的私管。
2024/06/08
6
2
多長的壽命算是夠本呢?
人類的壽命是有限的一個數字。誰都不清楚,自己這一生有多少年可以過。 不過,很慶幸的是,我們已經來到人世間。無論是吃喝玩樂、遊山玩水,或是辛勤工作,一天過了,另外嶄新的一天24小時,自然地送到我們的手上,讓我們 “隨意去運用、去度過”。不過,難免我們還是想知道,獲得什麼歲數才值得,不是嗎?
2024/05/26
6
2
名利不容易長久擁有,人生應該同時追求些什麼?
熱愛人生自我發揮的本質與無限可能,只是大名大利都沒真正眷顧過我。 這個因素, 外加20多年生活在紐西蘭的大自然懷抱裡,白雲隨時是我家的訪客;鳥鳴與花香時時飄送著,拈花惹草只是七、八十坪自己院子裡的日常。 內心的感受就反映在二十年前寫下的這一首平實的詩句之中。
2024/05/19
4
3
認老,就開始步上狹窄的路途了。
雖然是年過八十的高齡老人。不過,在心中,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我並沒有感覺到所謂「老了」的明顯衰退的現象。 慶幸我還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後習慣性地打開手機, 瀏覽國內外的第一手新聞,接著才查一下受到新訊息、有趣的貼文。 不去想, 也絕不提 “自己老了”; 大的成就還在積極追尋中。
2024/05/13
11
2
智慧中,永遠還有智慧,先忘掉不切實際的 “智商”。
相信如果沒有智慧的話,就不會被送來人世間。除了少數特殊的情況之外,長大的過程到走入社會,一路上都在建立獨立生活的能力與智慧。 我認為 “生活本能” 是一個人的 "整體智慧” * 的核心部分。 一切生命的展開, 事實上都牽涉到思考、反應,斟酌,計畫與執行。 從立下目標,瞭解可能面
2024/04/28
16
2
生活可以如詩亦似畫
精彩絕頂的一場棒球賽, 一生難得欣賞到一次。
What a remarkable achievement “Team Taiwan” has accomplished. 歷經幾十年,幾天前一個暖和的傍晚,終於欣賞到最精彩的一場世界級的棒球賽。”Team Taiwan”, 台灣隊,在12強棒球決戰中 *, 居然能夠爆出冷門,贏得金牌。
2024/11/29
8
2
秋天的彩繪大師 - 台灣欒樹
台灣特有種的欒樹,在 2013我移居花蓮之後, 特別有機會去品味。 我的心目中,除了山與海之外,花兒們能夠帶給我們各種特殊的美感經驗。我愛夏天的 “荷花” ,秋天則是多彩多姿的 “台灣欒樹” 的動態花展,它們的花形與顏色持續是在做著巧思的變化。 我認為,沒有台灣欒樹花的生動,秋天會平凡許多。
2024/10/26
11
1
生活的一切行動, 都連貫到 “presentation”,亦即是國語的 “呈現” 或 “展現”。
這個英字的字根是動詞 “present” ( v.) , 加上字尾 “-tion” 則是 “呈現” 的名詞(n.),指的是呈現過程、狀況,或效果。 設使我們能夠自覺地在展現自己的特質與能力時、送禮給別人或是招待朋友時,能夠在過程中加多一些美感,展現獨特的安排,那麼 “呈現” 的效果自然高雅。
2024/10/15
6
2
高齡老人需要盡可能維持住的幾點重要能力 - 值得年輕一代參考。
以身為過八十的老人的親身體驗來做分析,想當一位自在生活的高齡老人 *,那麼,用一句話概括的話,我們需要合理維持住身與心的健康。 雖然65歲是國內外社會所習慣的歲數指標,本文中,我寧願採用老人 “70才開始的說法” **。
2024/10/08
8
4
秋天的絕美路樹-台灣欒樹
如果在夏末開始,我會持續注意某種路 樹變幻著色彩裝扮自己,那就是獨特 的台灣欒樹。 我會稱之為“秋之彩繪女神”。從英語的 俗名 Golden-rain Tree*,我們也可以感 受到它們色彩的獨特價值。色彩之外, 它們樹形平穩的美感,也是另一個引人 注目的特質。 目前,正是它們舒
2024/10/05
8
日出的豔彩美景, gorgeous sunrise photos - 拍攝於花蓮
上午日出時分醒來,看到窗外映入的豔麗色彩,隨即簡單穿著,帶著手機搭電梯上樓頂, 搶拍了幾張日出之後十多分鐘內的精彩美景。 我們可以正確地說, 早起的人兒有奇景可以欣賞到。 不過,這些照片能夠展現出來特殊的美感,在於碰巧有雲彩 “半遮半掩住” 部分金碧的強烈光彩。 因此,運氣實際上製造了一
2024/09/08
7
月圓月缺皆有意,周而復始是生機。
每次看到月圓的時後,心中總有一種提振精神的感覺。當然月圓也被連貫到各種正面的感受,像是圓滿、無缺、純潔、和浪漫的氣氛。還有不同“月相” 所帶來的圓到缺的微妙變化。 設使沒有月亮伴隨環繞著地球,入夜之後,我們頭頂的一片黑難免會帶給我們孤寂、無助和無聊的感覺。 邀月入詩文中的更提升月亮的美感與意境。
2024/06/22
9
荷花與稻田交織的仲夏美景。
分享荷花不同階段持續綻放的美姿照片與成熟中的黃金稻穗。 我直覺感受到,它們盡情又自然流露的 “心意”。
2024/06/13
8
稻花難得幾回賞;多少人親眼看過呢?
童年時, 住家就在稻田不遠處。當然,經常看著稻子從插秧到稻子收割成長的過程。 事實上,搬到花蓮長住之前,並不清楚稻子會不會開花,如果會開花的話, 稻子開的花長得會是什麼樣子。 約在十年前,在五月底賞荷時,才偶然注意到的。乳白、纖細, 又十分含蓄。很不容易欣賞到。
2024/05/22
7
2
花蓮鯉魚潭,“水蓮花” 別來無恙否 ?
住在花蓮十多年期間,鯉魚潭是我經常開車前往走動的景點。 山與水的優雅意境,足以讓它做為花蓮的最有力的地標。 這個景區吸引人的地方不少,最吸引我的是濕地生態區的一處專供 “台灣萍蓬草” , yellow water lily 生長的水池。
2024/05/21
9
2
查看更多
精彩絕頂的一場棒球賽, 一生難得欣賞到一次。
What a remarkable achievement “Team Taiwan” has accomplished. 歷經幾十年,幾天前一個暖和的傍晚,終於欣賞到最精彩的一場世界級的棒球賽。”Team Taiwan”, 台灣隊,在12強棒球決戰中 *, 居然能夠爆出冷門,贏得金牌。
2024/11/29
8
2
秋天的彩繪大師 - 台灣欒樹
台灣特有種的欒樹,在 2013我移居花蓮之後, 特別有機會去品味。 我的心目中,除了山與海之外,花兒們能夠帶給我們各種特殊的美感經驗。我愛夏天的 “荷花” ,秋天則是多彩多姿的 “台灣欒樹” 的動態花展,它們的花形與顏色持續是在做著巧思的變化。 我認為,沒有台灣欒樹花的生動,秋天會平凡許多。
2024/10/26
11
1
生活的一切行動, 都連貫到 “presentation”,亦即是國語的 “呈現” 或 “展現”。
這個英字的字根是動詞 “present” ( v.) , 加上字尾 “-tion” 則是 “呈現” 的名詞(n.),指的是呈現過程、狀況,或效果。 設使我們能夠自覺地在展現自己的特質與能力時、送禮給別人或是招待朋友時,能夠在過程中加多一些美感,展現獨特的安排,那麼 “呈現” 的效果自然高雅。
2024/10/15
6
2
高齡老人需要盡可能維持住的幾點重要能力 - 值得年輕一代參考。
以身為過八十的老人的親身體驗來做分析,想當一位自在生活的高齡老人 *,那麼,用一句話概括的話,我們需要合理維持住身與心的健康。 雖然65歲是國內外社會所習慣的歲數指標,本文中,我寧願採用老人 “70才開始的說法” **。
2024/10/08
8
4
秋天的絕美路樹-台灣欒樹
如果在夏末開始,我會持續注意某種路 樹變幻著色彩裝扮自己,那就是獨特 的台灣欒樹。 我會稱之為“秋之彩繪女神”。從英語的 俗名 Golden-rain Tree*,我們也可以感 受到它們色彩的獨特價值。色彩之外, 它們樹形平穩的美感,也是另一個引人 注目的特質。 目前,正是它們舒
2024/10/05
8
日出的豔彩美景, gorgeous sunrise photos - 拍攝於花蓮
上午日出時分醒來,看到窗外映入的豔麗色彩,隨即簡單穿著,帶著手機搭電梯上樓頂, 搶拍了幾張日出之後十多分鐘內的精彩美景。 我們可以正確地說, 早起的人兒有奇景可以欣賞到。 不過,這些照片能夠展現出來特殊的美感,在於碰巧有雲彩 “半遮半掩住” 部分金碧的強烈光彩。 因此,運氣實際上製造了一
2024/09/08
7
月圓月缺皆有意,周而復始是生機。
每次看到月圓的時後,心中總有一種提振精神的感覺。當然月圓也被連貫到各種正面的感受,像是圓滿、無缺、純潔、和浪漫的氣氛。還有不同“月相” 所帶來的圓到缺的微妙變化。 設使沒有月亮伴隨環繞著地球,入夜之後,我們頭頂的一片黑難免會帶給我們孤寂、無助和無聊的感覺。 邀月入詩文中的更提升月亮的美感與意境。
2024/06/22
9
荷花與稻田交織的仲夏美景。
分享荷花不同階段持續綻放的美姿照片與成熟中的黃金稻穗。 我直覺感受到,它們盡情又自然流露的 “心意”。
2024/06/13
8
稻花難得幾回賞;多少人親眼看過呢?
童年時, 住家就在稻田不遠處。當然,經常看著稻子從插秧到稻子收割成長的過程。 事實上,搬到花蓮長住之前,並不清楚稻子會不會開花,如果會開花的話, 稻子開的花長得會是什麼樣子。 約在十年前,在五月底賞荷時,才偶然注意到的。乳白、纖細, 又十分含蓄。很不容易欣賞到。
2024/05/22
7
2
花蓮鯉魚潭,“水蓮花” 別來無恙否 ?
住在花蓮十多年期間,鯉魚潭是我經常開車前往走動的景點。 山與水的優雅意境,足以讓它做為花蓮的最有力的地標。 這個景區吸引人的地方不少,最吸引我的是濕地生態區的一處專供 “台灣萍蓬草” , yellow water lily 生長的水池。
2024/05/21
9
2
查看更多
討論區
生活是詩,是畫, 從接近大自然開始,每天創意新詩句,新色彩。
共 1 字
2024/05/23
1
身為家長的我們是否早該對 「美食的概念」重現做一個定意義?
共 1 字
2024/03/14
2
美食與健康可以兼得嗎?
共 25 字
2024/02/22
1
11
生活是詩,是畫, 從接近大自然開始,每天創意新詩句,新色彩。
共 1 字
2024/05/23
1
身為家長的我們是否早該對 「美食的概念」重現做一個定意義?
共 1 字
2024/03/14
2
美食與健康可以兼得嗎?
共 25 字
2024/02/22
1
11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