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研究關鍵字】EP004 - 整理 (seiri)

【內容研究關鍵字】EP004 - 整理 (seir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幾週都在處理看過的舊書,老實說還滿有成就感的,看著原本令人絕望的數量變成一只只空紙箱,實在愉快。

raw-image

和以往局部整理的情況不一樣,這次面對這些待處理的書時我問自己幾個問題,雖然我覺得沒什麼邏輯:


  1. 是經典作品嗎?是的話,就值得佔用你書櫃的一角
  2. 有讀過了嗎?裡面在講什麼?讀過的話,值得佔用你書櫃的一角嗎?還是可以用電子書放著?沒讀過的話,為什麼買回來都沒讀?
  3. 是商業財經投資類型的書嗎?如果不是經典,這種容易過時的主題是不是該處理掉?
  4. 是文史哲科學類型的嗎?留下來。
  5. 以後儘量不要再買實體書了,除非是經典。電子書是好朋友

就這樣處理掉 600 多本書,雖然可能還有 1000-1500 藏書待 review。

坦白說整理東西,包括整理書,是一件起步痛苦,但過程有趣,結束時清爽的活動,你會逼自己重新檢視自己珍視的人事物,而背後會反映你當下的價值觀與心境,也是個瞭解自己個性的機會,當然最終還是希望能藉這個過程調整自己每次的購買決策就是了。

avatar-img
Freddy Business & Research的沙龍
1.3K會員
127內容數
#那些我在券商工作時學到的事,紀錄一個投資分析師參與台灣新創公司 IPO 過程中,看到那些值得學習的人事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探討機構投資人中投資長(CIO)與基金經理人(PM)的角色差異,並將其應用於個人投資策略。文章指出,個人投資者應扮演自身資產的CIO,重視長期資產配置而非短期擇時選股,透過制定明確目標、分散投資、定期再平衡及控制成本等策略,追求穩健的長期投資績效。
本文分享了作者對於 2025 年的方格子寫作規劃,包括分析師職業生涯的規劃、商業劇本的撰寫方向、以及 VC/PE 創投私募的觀察等。文章強調了持續支持的訂閱戶的重要性和未來的寫作主題,並介紹了即將展開的內容創作計畫,期望能夠透過訪談和數據分享進一步豐富內容,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投資分析及其相關領域。
《暗黑原則》是Ray Dalio的著作,揭示了其成功背後的真實故事與管理哲學,並挑戰了對《原則》的盲目崇拜。讀者在此書中將獲得關於Dalio的多面性洞察,並思考傳統管理方式的不足之處。此書不僅是一個對財經界巨擘的深入分析,還鼓勵讀者重新評估對成功的理解,尤其是在投資和管理領域,如何避免盲目的模仿。
本文探討機構投資人中投資長(CIO)與基金經理人(PM)的角色差異,並將其應用於個人投資策略。文章指出,個人投資者應扮演自身資產的CIO,重視長期資產配置而非短期擇時選股,透過制定明確目標、分散投資、定期再平衡及控制成本等策略,追求穩健的長期投資績效。
本文分享了作者對於 2025 年的方格子寫作規劃,包括分析師職業生涯的規劃、商業劇本的撰寫方向、以及 VC/PE 創投私募的觀察等。文章強調了持續支持的訂閱戶的重要性和未來的寫作主題,並介紹了即將展開的內容創作計畫,期望能夠透過訪談和數據分享進一步豐富內容,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投資分析及其相關領域。
《暗黑原則》是Ray Dalio的著作,揭示了其成功背後的真實故事與管理哲學,並挑戰了對《原則》的盲目崇拜。讀者在此書中將獲得關於Dalio的多面性洞察,並思考傳統管理方式的不足之處。此書不僅是一個對財經界巨擘的深入分析,還鼓勵讀者重新評估對成功的理解,尤其是在投資和管理領域,如何避免盲目的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