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5/1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戴資穎引退,台灣女羽出現斷層?

🎧本篇也能用聽的:打包羽球 BAO LOVES ALL, PLAY!🎧

2024優霸盃,戴資穎只在小組賽面對馬來西亞吳堇溦時出賽一場,此後教練團考量小戴仍有膝蓋傷勢在身,為避免影響即將到來的奧運表現,都沒有再同意她上陣。

然而,小組賽最後一場,台灣遭泰國5比0,而以分組第2進入8強淘汰賽後,又遭第2種子、也是衛冕隊韓國以3比0擊敗,止步8強。反觀印尼與韓國在4強賽戰至第5點,雙方都已派出千禧年後出生的接班梯隊應戰(印尼Komang Ayu Cahya Dewi 2002年生;韓國金敏善2006年生),印尼更一舉殺入決賽。至於今年以磨練新秀為目標、同樣打進8強的印度隊,陣中年紀最長的球員Ashmita Chaliha,也不過24歲。

韓國17歲小將金敏善擔任2024優霸盃4強賽出戰印尼隊的第5點單打。


這樣的賽況,引起部分台灣球迷焦慮感嘆:戴資穎今年退役後,台灣女子羽球將出現斷層。

這種顧慮或許真實,但夠現實嗎?台灣女羽真的會在小戴引退之後,戰力崩盤嗎?

追究這個問題前,先來談談一個我自認蠻有趣的發現。

若比較印尼、韓國與印度,有世界排名的台灣選手,其實比印尼或韓國多非常多;以女單來說,印尼只有20位,韓國更不到10位,僅有9位,就連這次在優霸盃露臉的「神童」金敏善,目前也沒有世界排名。

印度則是另一種極端。如果把排名的尺規拉寬一點,大家可以去算算世界前300名的女單選手中,有多少印度人;以這個統計尺度來看,印度根本稱霸羽壇。

之所以提這個,其實是想說台灣的基層羽球體系,從學校、企業到國家隊的培訓、贊助、選拔,養成與支持制度相對完善,有潛力的選手有蠻多機會能到國際賽場累積經驗與積分。

東京奧運台灣羽隊一金一銀的成績,更在近幾年發酵。2023年體育署官方統計,羽球已經正式成為台灣最多參與人口的球類運動;不論什麼競技運動,資源與參與人口的投入,基本上都跟成績成正比。

既然如此,台灣應該頗強的,為什麼好像那麼多球迷都感覺台灣女羽的表現會在「後戴資穎時代」出現斷層?

個人淺見:這是一個認知上的偏誤,造成偏誤的原因大致如下:

一、戴資穎的強,不是常態

除非像中國這種投入大量資源且人口眾多的國家,能穩定輸出(類)球后級人物,其它各國基本上都是大把年才可能出一位像戴資穎的奇才;甚至近10年,除了陳雨菲,中國也僅有李雪芮登頂。

所以,如果將「沒有另一位台灣選手達到戴資穎的成績」直接與「台灣女羽出現斷層」劃上等號,這認知就是將非常當成尋常的偏差。

二、怪物新人的孵生旺季

當然台灣球迷擔心女羽出現斷層,除了主觀認知的偏移之外,的確不能完全排除外部的客觀因素。延續第一點,既然奇才難得,為什麼這一兩年,各國似乎都出現不少怪物新人?雖然時機上的巧合也有,但如果進一步看,眾家天才少女們的產地也不外乎日、韓、印尼等羽球傳統強權,或者來自印度這個急速竄升的新王;只要單項運動的底子夠好,孵育出頂尖人才的機率自然高。何況所謂機率高是多高?以印尼舉例,在目前最受矚目的Gregoria Mariska Tunjung之前,前一位球后級人物,且在世界級大賽有所表現的選手,已經是90年代登上巔峰、奧運與世錦賽金牌王蓮香。

印尼羽球名將王蓮香拿下1992年巴賽隆納奧運女單金牌。


說到這,難道大家不好奇中國下一位將挑戰球后寶座的人是誰?目前的確沒有讓大家已經留下印象的後起之人,但以中國整體的戰力厚度來說,我想這個人選不會懸缺太久。(雖然這麼說有點奇怪,畢竟目前女單前10的選手中,中國選手仍佔了4位。)

三、團體賽的特殊性

這次許多球迷對於台灣女隊實力盛衰的討論基礎,是奠定在優霸盃。單一性別的團體賽的確考驗各國在該領域的實力深度。然而,從過去幾屆優霸盃的表現來診斷台灣女羽的整體實力,會發現並沒有明顯浮動,當中的變因包括無論戴資穎是否參賽。

小戴從2012年首度加入優霸盃代表隊,此後,除2022年外,每屆都在陣中。其中,台灣除了2014年未晉級淘汰賽之外,其餘各屆最佳成績都止於8強。2006年拿下史上最佳4強成績,當時則有鄭韶婕、程文欣/簡毓瑾壓陣,簡毓瑾甚至還兼項女單,顯然當時也不能說是台灣女羽的巔峰,否則不該出現兼項的情況。

偏偏團體賽不只對於球員,對球迷來說,會有更強烈的情緒渲染,輸贏容易被放大檢視,也因此更容易對球員們的實力產生過度看好或看弱的誤判。

小戴退休後,對台灣隊最大的影響,可能會是團體世界排名。因為這份排名是依據各會員國/協會,在各單項球員的最高名次計算積分。不分單項,小戴是目前世界排名最高的台灣選手;同樣地,李洋退休後,他與王齊麟的排名與積分也將剔除,屆時台灣的排名可能會微降。

四、會不會只是代表團名單不夠大膽?

最後,難道台灣女羽真的後繼無人?過去在文章中聊過,我蠻欣賞許尹鏸/林芝昀這對女雙組合,兩人的排名在近一年急速上升,去年9月,她們還坐落4百多名,目前已經來46名,是台灣女雙的前4強了。兩人的打法,都非常有侵略性,蠻適合目前女雙的主流生態。

女單方面,最近注意到在全中運剛剛奪下金牌的王珮伃。國三就晉升甲組的她(小戴則是12歲進甲組,真的怕),也是近幾年台灣世青團體賽的女單主力,更是女單青少年排名最高的台灣選手,名列24。第1正是宮崎友花,金敏善則排在45,她的雙胞胎姊姊金敏智則排在26。所以,球迷感覺台灣女羽出現斷層,有沒有可能只是我們的代表團名單不如其他國家大膽,沒有機會看見更年輕的新秀上場磨練?

2020東京奧運奪下羽球女單銀牌的戴資穎,將在巴黎奧運後正式引退。


概略說出一些想法,希望大家不要對台灣女羽太灰心或擔心。畢竟小戴是百年一遇的天才,但我相信,台灣的潛力之星絕對也都在路上,即將破浪而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如果不是羽球,也不是其它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