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庭筆記:說蛤蜊

小家庭筆記:說蛤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孩愛吃蛤蜊,因此蛤蜊常常出現在我家的餐桌上。不管是煮一鍋蛤蜊清湯,或者炒一盤蛤蜊絲瓜,亦或是一盤酒蒸奶油蛤蜊,蛤蜊的鮮甜都是味蕾上難以忘懷的滋味。

菜市場將蛤蜊外殼剝開展示

菜市場將蛤蜊外殼剝開展示

疫情居家的日子,煮食都在家,讓我深深地感覺到,生活本身才是主體,學習動機可以是依附生活需要延伸出去的行動。那天買了蛤蜊,除了吃,想著還有沒有其他的。翻了書找了資料,發現蛤蜊是雙殼綱貝類,同類的還有蜆、牡蠣、扇貝(干貝)、孔雀蛤……;也發現,這些水中鮮都是小孩的最愛。

蛤蜊,生活在潮間帶或淺海的沙地裡,所以自然帶著海水的鹹味。這其實很可以告訴小孩,為什麼煮蛤蜊之前要先泡水吐沙的意義何在。沒想到,小孩再去查網路,跟我說有時候我讓蛤蜊泡水的時間不夠久,所以湯底或者蛤蜊裡面偶爾也會看到沙子,根據網路達人說,泡水時除了加鹽還可以再加點米酒,這可以加快蛤蜊吐沙的速度。我心想,好喔,你這樣使用網路是很好的,把網路當作一個工具,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

趁著蛤蜊泡水的空檔,我們各自畫了一張圖。他畫了一張雙殼貝類的餐桌料理,我畫了一張文蛤剖面圖。把裡面的構造說了一遍,原來那個常常吐出來白白的很像舌頭的叫做「斧足」,原來蛤蜊就是靠它來移動,鑽進沙子裡生活的。小孩很喜歡去碰斧足,蛤蜊就會瞬間把斧足收進殼裡。開闔之間,靠的是強健的「閉殼肌」,閉殼肌就是吃掉蛤肉後,留在殼上短短的白色小圓柱。蛤蜊在小孩的手上,雖然雙殼緊閉,但它的裡面已經被我們摸透。

作畫

作畫

說著說著,我們作畫完畢。看著泡過鹽水的蛤蜊已吐出一些沙子,原來清澈的水略呈混濁,我們知道已經可以開始烹煮了。

今天煮海鮮粥。首先,蛤蜊另起一鍋先行煮過,只要打開殼的,我就請孩子幫我撈起。過程中她說,有些蛤蜊肉已自動剝落掉入沸水中,有些雙殼微開,需要用力掰開才能取出裡肉。又說,那代表有些閉殼肌很有力量;有些則弱弱的。我聽了覺得很有趣,彷彿是一場生物教學廚房。

小小一顆蛤蜊,帶給我們許多的知識與歡樂,當然還有美味。

 


avatar-img
夏天的沙龍
26會員
3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夏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順著黑潮公路一路往北,在高速的暖流中帶來飛魚,像是信守承諾一般,潮來潮往,是永恆的約定。 在蘭嶼湛藍的海面上,每每看到躍身於天際的閃光便知道那是飛魚對生命的奮力一搏,有恐懼有冒險有勇敢。達悟人稱黑夜裡的星星為「天空的眼睛」,那白天凌空航行天際的飛魚就是「大海的眼睛」。
先把牛肋條乾煎鎖住肉汁,再起一鍋炒蒜末洋蔥丁番茄丁,然後加入番茄糊、牛高湯,最後撒上義大利綜合香料。湯鍋備料大致完成,接著把煎過的牛肋條放進湯鍋裡,倒入滿滿的紅酒。紅酒開始微微蒸騰冒泡,隨著時間,燉鍋邊的水位也逐次下降,愈加濃稠。每隔一段時間就去翻攪一次鍋中物,熱氣氤氳,紅酒燉肉交融香氣撲鼻而來……
西南沿岸的野生火燒蝦,像放了一把火,絢麗在國境之南;猶如東北角的胭脂蝦也兀自在北方嫣紅。以蝦指認這些地方漁村,為我們跨出認識台灣海產富饒多元的第一步。
順著黑潮公路一路往北,在高速的暖流中帶來飛魚,像是信守承諾一般,潮來潮往,是永恆的約定。 在蘭嶼湛藍的海面上,每每看到躍身於天際的閃光便知道那是飛魚對生命的奮力一搏,有恐懼有冒險有勇敢。達悟人稱黑夜裡的星星為「天空的眼睛」,那白天凌空航行天際的飛魚就是「大海的眼睛」。
先把牛肋條乾煎鎖住肉汁,再起一鍋炒蒜末洋蔥丁番茄丁,然後加入番茄糊、牛高湯,最後撒上義大利綜合香料。湯鍋備料大致完成,接著把煎過的牛肋條放進湯鍋裡,倒入滿滿的紅酒。紅酒開始微微蒸騰冒泡,隨著時間,燉鍋邊的水位也逐次下降,愈加濃稠。每隔一段時間就去翻攪一次鍋中物,熱氣氤氳,紅酒燉肉交融香氣撲鼻而來……
西南沿岸的野生火燒蝦,像放了一把火,絢麗在國境之南;猶如東北角的胭脂蝦也兀自在北方嫣紅。以蝦指認這些地方漁村,為我們跨出認識台灣海產富饒多元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