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5/1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家庭筆記:說蛤蜊

    小孩愛吃蛤蜊,因此蛤蜊常常出現在我家的餐桌上。不管是煮一鍋蛤蜊清湯,或者炒一盤蛤蜊絲瓜,亦或是一盤酒蒸奶油蛤蜊,蛤蜊的鮮甜都是味蕾上難以忘懷的滋味。

    菜市場將蛤蜊外殼剝開展示

    菜市場將蛤蜊外殼剝開展示

    疫情居家的日子,煮食都在家,讓我深深地感覺到,生活本身才是主體,學習動機可以是依附生活需要延伸出去的行動。那天買了蛤蜊,除了吃,想著還有沒有其他的。翻了書找了資料,發現蛤蜊是雙殼綱貝類,同類的還有蜆、牡蠣、扇貝(干貝)、孔雀蛤……;也發現,這些水中鮮都是小孩的最愛。

    蛤蜊,生活在潮間帶或淺海的沙地裡,所以自然帶著海水的鹹味。這其實很可以告訴小孩,為什麼煮蛤蜊之前要先泡水吐沙的意義何在。沒想到,小孩再去查網路,跟我說有時候我讓蛤蜊泡水的時間不夠久,所以湯底或者蛤蜊裡面偶爾也會看到沙子,根據網路達人說,泡水時除了加鹽還可以再加點米酒,這可以加快蛤蜊吐沙的速度。我心想,好喔,你這樣使用網路是很好的,把網路當作一個工具,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

    趁著蛤蜊泡水的空檔,我們各自畫了一張圖。他畫了一張雙殼貝類的餐桌料理,我畫了一張文蛤剖面圖。把裡面的構造說了一遍,原來那個常常吐出來白白的很像舌頭的叫做「斧足」,原來蛤蜊就是靠它來移動,鑽進沙子裡生活的。小孩很喜歡去碰斧足,蛤蜊就會瞬間把斧足收進殼裡。開闔之間,靠的是強健的「閉殼肌」,閉殼肌就是吃掉蛤肉後,留在殼上短短的白色小圓柱。蛤蜊在小孩的手上,雖然雙殼緊閉,但它的裡面已經被我們摸透。

    作畫

    說著說著,我們作畫完畢。看著泡過鹽水的蛤蜊已吐出一些沙子,原來清澈的水略呈混濁,我們知道已經可以開始烹煮了。

    今天煮海鮮粥。首先,蛤蜊另起一鍋先行煮過,只要打開殼的,我就請孩子幫我撈起。過程中她說,有些蛤蜊肉已自動剝落掉入沸水中,有些雙殼微開,需要用力掰開才能取出裡肉。又說,那代表有些閉殼肌很有力量;有些則弱弱的。我聽了覺得很有趣,彷彿是一場生物教學廚房。

    小小一顆蛤蜊,帶給我們許多的知識與歡樂,當然還有美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