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龍德上師:祖上積德你才能學佛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終生都很精勤,戒律都很精嚴。

你們家有沒有一位一直到最後都修的?沒有吧?有,就是很少。所以,「能夠終生修行」是上天賜予、佛祖給的恩德,不是所有人有。

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怕「是不是要終生修行來還?」你如果終生修行,真是撿到了!

一般人到老年都在煩,煩平輩、煩晚輩;老朋友一個一個病了、走了;煩子女不聽話,下意識能量沒有地方出,就想:「我怎麼去給他找個麻煩。」「你怎麼不生小孩呢?」煩第三代,開始想這個、想那個,都在煩,然後跑醫院......

所以,終生修行是福報!能夠修到像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祖師一樣預知時至,知道什麼時候要走,有充裕的時間交代後事,把應該開示、講佛法的人找來講清楚,該傳的佛法都傳授,各個寺廟該囑付怎麼修行都囑付好,還跟他們說:「我要去哪一個淨土。」

祖師臨終之前,還跟很多修行人開會。侍者看祂一個人在講話,跟祂一樣的菩薩、祖師大德、修行人都來跟祂開會:「下一個階段,我們要去哪裡利益眾生......」都在討論。

終生修行是寶!

所以,能夠發願終生修行,有的時候願力護持你換來終生修行;不終生修行,會終生煩惱,終生操勞,終生拖磨,豈不可惜。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avatar-img
25會員
2.3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很多來皈依,皈依以後說:「上師,我今天來跟你結這佛緣,來皈依做一個佛弟子,我就想未來世,我就可以好好地(好像)在你的加持福蔭之下,我也可以好好修行。」「你胡說什麼!我們來世還來讓你好好修行......」現在到處去皈依,跟這法師皈依、 跟那法師結緣,如果當下不修,你們佛緣都應現在、未來世
修無上的佛道、修菩薩道有五種相。根據《莊嚴經論》舉出菩薩的五種相:第一、「憐憫相」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憫念一切的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學佛修行要以慈悲心的動機,常念眾生的痛苦,發心願消除眾生的痛苦,甚至願代眾生受苦。第二、「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這一切的佛法或深
「菩薩勇健相,謂菩薩為度眾生,於諸難行之事,悉皆行之,不生退卻。」這個世間有些事情是很難做,現代話:「很難搞定。」有的聽到這個事就很痛苦:「完了!做不成了。這事不要找我,行不行?拜託又是找我......」菩薩不能這樣。為了度眾生,饒益有情「諸難行之事,悉皆行之。」
諸佛菩薩戒德圓滿,自然散發出無上的戒香。在《佛說戒德香經》中提到「一切此眾香,戒香最無上」,所謂的戒香就是「修行十善──身不殺、盜、淫;口不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不貪、瞋、痴。」及「具足眾戒,威儀莊嚴。」依怙主 究給企千法王在尼泊爾示現圓寂時,以金剛跏趺坐之姿,示現甚深禪定十六天...
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的祖師堪千 阿貝仁波切開示:「法不賣錢。」現在很多的法師都有這個問題:「法」,嘴巴講都不賣錢,為什麼呢?「法」,不賣小錢,只賣大錢。弘法動機:「想賺大錢」。這實在真糟糕!天災人禍怪不得這麼厲害。做弘法的法師真的要警惕自己的身語意,常常審視自己的動機
當你在為救贖物命保育放流或種種型態的戒殺護生,無論幕前、幕後或到第一線救護施放生靈,在做任何一個環節,就是慈悲的行為體現,都有無量的功德。所以,不應該起一點的分別心,應該有智慧知道當下在做的,正是饒益有情的事情。 神變月的期間,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發起了天天的戒殺護生活動,收到同修、
很多來皈依,皈依以後說:「上師,我今天來跟你結這佛緣,來皈依做一個佛弟子,我就想未來世,我就可以好好地(好像)在你的加持福蔭之下,我也可以好好修行。」「你胡說什麼!我們來世還來讓你好好修行......」現在到處去皈依,跟這法師皈依、 跟那法師結緣,如果當下不修,你們佛緣都應現在、未來世
修無上的佛道、修菩薩道有五種相。根據《莊嚴經論》舉出菩薩的五種相:第一、「憐憫相」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憫念一切的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學佛修行要以慈悲心的動機,常念眾生的痛苦,發心願消除眾生的痛苦,甚至願代眾生受苦。第二、「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這一切的佛法或深
「菩薩勇健相,謂菩薩為度眾生,於諸難行之事,悉皆行之,不生退卻。」這個世間有些事情是很難做,現代話:「很難搞定。」有的聽到這個事就很痛苦:「完了!做不成了。這事不要找我,行不行?拜託又是找我......」菩薩不能這樣。為了度眾生,饒益有情「諸難行之事,悉皆行之。」
諸佛菩薩戒德圓滿,自然散發出無上的戒香。在《佛說戒德香經》中提到「一切此眾香,戒香最無上」,所謂的戒香就是「修行十善──身不殺、盜、淫;口不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不貪、瞋、痴。」及「具足眾戒,威儀莊嚴。」依怙主 究給企千法王在尼泊爾示現圓寂時,以金剛跏趺坐之姿,示現甚深禪定十六天...
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的祖師堪千 阿貝仁波切開示:「法不賣錢。」現在很多的法師都有這個問題:「法」,嘴巴講都不賣錢,為什麼呢?「法」,不賣小錢,只賣大錢。弘法動機:「想賺大錢」。這實在真糟糕!天災人禍怪不得這麼厲害。做弘法的法師真的要警惕自己的身語意,常常審視自己的動機
當你在為救贖物命保育放流或種種型態的戒殺護生,無論幕前、幕後或到第一線救護施放生靈,在做任何一個環節,就是慈悲的行為體現,都有無量的功德。所以,不應該起一點的分別心,應該有智慧知道當下在做的,正是饒益有情的事情。 神變月的期間,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發起了天天的戒殺護生活動,收到同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就像我師父講的,出家人前五年你要衝。其實不止前五年,以後也是一樣。要息諸緣務,好好用功。這要靠自己自覺,不要往外攀緣——「當急挫之」。那不往外攀緣的根本,就是要落實在修止觀。
Thumbnail
我佛這位家教十分慈悲,我想祂的時候就來,我翹課祂就離開。
Thumbnail
佛曾開示弟子:「假如將所有財寶堆起直到天上,用以布施,其福德不如竭盡所能孝順、供養父母所獲之福德。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孝順父母的五法:一、奉養雙親,給予三餐溫飽;二、養父母的身,照顧關懷健康;三、養父母的心,不讓父母擔心、操心;四、養父母的志,為父母締結佛緣,生發理智、減少煩惱;五、養
老實說,次生佛法的構思哪裏來的?我問內在聲音,我的佛性了。佛性說:極樂世界吃喝玩樂不求上進,老大不喜歡,老天爺不給了,因此有了次生思考。老大?一個還沒有出現在我們字典的人,因為和我們裟婆世界豪無關係,所以沒有記錄在線。和我們有關係的付責人是阿彌陀佛。 大家不要殺我,是我的內在聲音阿彌陀佛說的。老大
Thumbnail
 聽淨界法師的開示,談到我們一個學佛修行的人,在人生的三個階段,應該要有比重不同的精進重點。 一、初期,年輕時,應該努力學習經教,修行次之,弘法利生再次之。 二、中期,中年時,解行並重,但以弘法利生為最重要。 三、後期,晚年,時日不多了,此時要懂得收斂、低調,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就好了。
Thumbnail
三師兄三師兄 你做完修葺園藝啦?喝杯茶 辛苦你老人家,勞動身子骨 俗話常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在家,出家,都是一種回家 修行是沒有分別的起心動念 在這,在那,都是互為表裡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一體 就是天對萬物無條件的慈愛 只是人心自我拘役以成規矩 有規矩成方圓,是普世之道
Thumbnail
 退休前,除了工作,多餘的時間就只有學佛。我是個沒有慧根的人,看不懂文言文,從抄經讀經開始,就花了近二年,漸漸開竅後,才開始學「解門」直至中年,之後皆多在「行門」下工夫。有個自己的道場,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但也只能心中想想,沒有實際實現的能力;但經由網路,或許能開啟另一種可能性。  目前感興趣的事
有位哲學教授這樣說過:三十五歲以前學儒家、以後看道家、六十以後讀佛家。分析教授的意思,人生漸次要學會的是:入世、釋懐、解脫。 三十五歲之前,上養老、下養小,是職場工作的奠基期。如何與人為善?如何𣎴走歪道!學儒家經典是有幫助的,但是別學成了腐儒?是叫你自己去學,而不是要求別人跟你一樣!職場有職場自
Thumbnail
龍德上師法脈傳承──偉大祖師 究給企千法王 離我們最近的一尊佛!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清淨傳承法脈的大恩祖師,薩迦察派「無上密道果不共傳承藏持者」尊貴的當代大成就者──金剛持 究給企千法王 偉大傳承祖師、當代成就者,一切具大證量上師的根本上師——偉大的 究給企千法王,即是兼具慈悲與智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就像我師父講的,出家人前五年你要衝。其實不止前五年,以後也是一樣。要息諸緣務,好好用功。這要靠自己自覺,不要往外攀緣——「當急挫之」。那不往外攀緣的根本,就是要落實在修止觀。
Thumbnail
我佛這位家教十分慈悲,我想祂的時候就來,我翹課祂就離開。
Thumbnail
佛曾開示弟子:「假如將所有財寶堆起直到天上,用以布施,其福德不如竭盡所能孝順、供養父母所獲之福德。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孝順父母的五法:一、奉養雙親,給予三餐溫飽;二、養父母的身,照顧關懷健康;三、養父母的心,不讓父母擔心、操心;四、養父母的志,為父母締結佛緣,生發理智、減少煩惱;五、養
老實說,次生佛法的構思哪裏來的?我問內在聲音,我的佛性了。佛性說:極樂世界吃喝玩樂不求上進,老大不喜歡,老天爺不給了,因此有了次生思考。老大?一個還沒有出現在我們字典的人,因為和我們裟婆世界豪無關係,所以沒有記錄在線。和我們有關係的付責人是阿彌陀佛。 大家不要殺我,是我的內在聲音阿彌陀佛說的。老大
Thumbnail
 聽淨界法師的開示,談到我們一個學佛修行的人,在人生的三個階段,應該要有比重不同的精進重點。 一、初期,年輕時,應該努力學習經教,修行次之,弘法利生再次之。 二、中期,中年時,解行並重,但以弘法利生為最重要。 三、後期,晚年,時日不多了,此時要懂得收斂、低調,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就好了。
Thumbnail
三師兄三師兄 你做完修葺園藝啦?喝杯茶 辛苦你老人家,勞動身子骨 俗話常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在家,出家,都是一種回家 修行是沒有分別的起心動念 在這,在那,都是互為表裡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一體 就是天對萬物無條件的慈愛 只是人心自我拘役以成規矩 有規矩成方圓,是普世之道
Thumbnail
 退休前,除了工作,多餘的時間就只有學佛。我是個沒有慧根的人,看不懂文言文,從抄經讀經開始,就花了近二年,漸漸開竅後,才開始學「解門」直至中年,之後皆多在「行門」下工夫。有個自己的道場,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但也只能心中想想,沒有實際實現的能力;但經由網路,或許能開啟另一種可能性。  目前感興趣的事
有位哲學教授這樣說過:三十五歲以前學儒家、以後看道家、六十以後讀佛家。分析教授的意思,人生漸次要學會的是:入世、釋懐、解脫。 三十五歲之前,上養老、下養小,是職場工作的奠基期。如何與人為善?如何𣎴走歪道!學儒家經典是有幫助的,但是別學成了腐儒?是叫你自己去學,而不是要求別人跟你一樣!職場有職場自
Thumbnail
龍德上師法脈傳承──偉大祖師 究給企千法王 離我們最近的一尊佛!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清淨傳承法脈的大恩祖師,薩迦察派「無上密道果不共傳承藏持者」尊貴的當代大成就者──金剛持 究給企千法王 偉大傳承祖師、當代成就者,一切具大證量上師的根本上師——偉大的 究給企千法王,即是兼具慈悲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