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早的一部連續劇是1969年在中視開播的「晶晶」,但當時還不是1個小時的八點檔戲劇,而八點檔連續劇的形式則是直到80年代才成熟確立,其中最火紅的電視劇應當是眾所皆知的「星星知我心」了,此劇當時曾創下60%的驚人高收視率,而其他包括愛情、武俠、古裝、喜劇、愛國、小說改編等不同型態的連續劇也都陸續在老三台的八點檔播出。至於劇中的主題曲及插曲,在當時每星期五天的連續催化下,也都成為觀眾耳熟能詳的熱門歌曲,以下即介紹十部80年代上半時期,膾炙人口的台灣電視劇及其主題曲、插曲,就讓大家一部接一部、一首接一首的回味經典吧!
1982年8月在華視播出,導播陳烈、編劇朱天文、朱天心、謝材俊等人,劇中的校園取景為淡江大學,算是台灣最早的一部校園電視劇。江蘺(于珊飾)是大學裡的風雲人物,而老家在南投鹿谷的許天賜(李立群飾)在退伍後重回大學校園,即被江蘺的風采所深深吸引,但兩人感情始終無法交會,而江蘺此時則與中年已婚男子歐陽震(龍隆飾)相戀,最後被其妻當眾羞辱後大受打擊,且因缺課過多而慘遭退學,她在飽受流言蜚語所傷之下離家出走甚至到酒廊工作,一度陷入自暴自棄還企圖仰藥輕生,於是許天賜便帶她到鹿谷老家的茶園療癒情傷,並守著她逐漸走出陰霾、重返校園...
作詞:謝材俊:作曲:李壽全:編曲:蕭唯忱,收錄於潘越雲「天天天藍」專輯。歌詞是描述一對相愛之人對相互的許諾,旋律和歌聲由緩至快、悠揚而起,編曲則在弦樂與法國號的交織下營造出煦煦陽光緩緩升起、溫暖人心的感覺。當年此曲是由李建復和潘越雲合唱,但因李建復當時正在服兵役而無法宣傳打歌,所以之後發行的各種音源版本(包括2019年的電視劇重拍版)就都由潘越雲所配唱。
作詞:卓以玉、作曲:陳立鷗、編曲:陳志遠、演唱:潘越雲,劇中凡男女主角的對手戲多以此曲為背景音樂。由於歌詞簡短,必須重複同樣的歌詞及旋律,所以編曲是以中西樂器合璧方式,讓簡短的歌詞賦予豐富的音樂元素,使歌曲更有層次,前奏先由小提琴開場,表現了思念的心情,接著第一段在鋼琴伴奏下引導出潘越雲渾厚中高音色,到了間奏則加入梆笛、鋼琴及弦樂的合奏,進入第二段再加入木吉他、BASS及曲笛,使配樂更加豐富,第三段則以弦樂合奏提升配樂的層次感延伸至尾奏結束,刻劃出「在思念下油然而生的一股淡淡哀怨之情」。
1982年11月在台視播出,導演黃以功、編劇夏美華。韓雲青(李依珠飾)為了維護丈夫方醒亞(江明飾)的醫師名譽失手殺人被判刑,好面子的丈夫卻因此與她離婚,六年後雲青出獄後不見容於夫家,也無法與小孩團聚,而弟弟雲天及其女友鄭思嘉、思嘉的姐姐鄭瑛嘉與方醒亞兄弟之間的多角情感糾葛,又使問題更複雜化,最後在她兩個孩子雪兒(胡家瑋飾)、小亞的幫助下,終於化解誤會讓雲青一家團圓...
作詞:樂毅、作曲:駱明道、編曲:吳慶隆,演唱人王芷蕾本名王玉娟,歌聲清亮、口條清楚,旋律則是以探戈曲風呈現(90年代後的流行歌曲已鮮少聽到此類曲風了),節奏及樂器伴奏上獨特的切分音為其特色,而第四拍後半拍則以小鼓裝飾音(Flam Rudiment)輪鼓表現,形成了欲進還退、快慢錯落、動靜有致的舞蹈特點,也隱喻著劇情中的這三對佳偶(有時又是怨偶)的感情一來一往、互有進退、最後又擁抱在一起的寫照,將歌詞「縱然是海角天涯,我永遠等待著他」的意境表露無遺。
1983年8月在台視播出,導演林福地、編劇何曉鐘,是80年代紅極一時的八點檔國語連續劇。王明一家七口住在台北,王父車禍過世後由母親古秋霞(吳靜嫻飾)獨力撐起家計,但後來她卻罹患胃癌末期而不久人世,秋霞擔心五個孩子:秀秀(石安妮飾)、老二冬冬、老三彎彎(胡家瑋飾)、老四珮珮、老么小彬彬(溫兆宇飾)無人撫養,只好忍痛把孩子分送給五個不同的家庭收養,也開啟了一段充滿溫馨和感人的故事...
作詞/作曲:李子恆,此插曲歌詞充滿孩子對雙親的思念,在蔡幸娟柔美的歌聲及弦樂、木管樂器伴奏下更令人感受到內心深處的思親之情。
作詞:楊英明、作曲:李子恆、編曲:涂惠元,演唱人蔡幸娟為台南六甲人,1980年發行首張專輯時年僅十四歲,其主打歌〈夏之旅〉更登上「綜藝100」暢銷排行榜冠軍,因其歌聲甜美,有「小鄧麗君」的封號。此主題曲由於搭配劇中傷心思念的歌詞加上流暢好唱的旋律,在當年也是紅遍大街小巷,而旋律由慢板進入中快板的形式,也讓人有擦乾眼淚、向前勇敢邁進的意味!
1984年2月在中視播出,導播陳正中、編劇趙玉崗,主要演員有:郎雄、陳慧樓、張振寰、張詠詠、張馨今等。劇情描述民國初年,一群熱心助人、行俠仗義的挑伕們,在走過一鎮又一鎮的過程中,遭遇到各種人事物及相互幫忙的故事。
作詞:傅維德、作曲:劉亞文、編曲:陳志遠,演唱人費玉清本名張彥亭,1972年參加中視舉辦的「星對星」歌唱比賽,獲得第四名而成為中視基本歌星,並多次演唱了中視八點檔的主題曲,此曲則收錄於「夢駝鈴」專輯。此曲為小調曲風,編曲以中西樂合奏,在定音鼓節奏外,並加入「滴答滴答」的馬蹄聲與滔夫們的「嘿嘿嘿嘿」呼喊聲,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在費玉清輕盈高亢的轉音下更顯活潑生動。
1984年5月在華視播出,導演衛子雲、編劇依穗,改編自古龍的同名武俠小說。陸小鳳(衛子雲飾)是一個被稱為有着「四條眉毛」的傳奇人物,其絕學為天下第一指法「靈犀一指」,由於武功高強、重情重義,被江湖為非作歹之人視為眼中釘,他與老實和尚、西門吹雪、花滿樓(葉飛飾)及司空摘星(周雅芳飾)等人,聯手面對江湖上的恩恩怨怨...
此曲的作詞人古龍以剛好一百字的歌詞描述有著吞吐風雲、豪氣萬丈的「陸小鳳」,及其一生的俠義之行,作曲人是由曾任臺灣藝專(今臺灣藝術大學)國樂科主任的作曲家董榕森譜寫,旋律盪氣迴腸、大器明朗,電視劇版本則是由主角衛子雲所演唱。原曲是由施孝榮演唱,收錄於其1982年的「俠客」專輯,編曲為陳志遠,前奏以管弦樂為前導,繼以如千軍萬馬般的琵琶樂音,再搭配男聲合唱,呈現江湖中的風雲多變,接著施孝榮以充滿正氣凜然的渾厚歌聲唱出,在定音鼓及中西樂合璧伴奏下,俠士之氣渾然天成!
1984年6月在中視播出,導演何東興,編劇張信義,改編自金庸同名武俠小說,播出時曾創下54.7%的高收視率。敘述楊康之子楊過(孟飛飾)與其師父古墓派傳人小龍女(潘迎紫飾)一起闖蕩江湖,因師徒關係不容於世俗,歷經了分分合合,最後終於重新相見,並一起和中原俠義之士合力抵抗蒙古、保衛家園的故事。
作詞:朱羽,作曲/編曲:張勇強,演唱人金佩姍1980年因參加中視新人歌唱比賽而被電視台簽為基本歌星,並在80年代共演唱了30部中視八點檔連續劇的主題曲,因此也有著「金八點」的封號。此曲由她與張勇強演唱,一開始的合唱便氣勢磅薄,接著以輪鼓節奏呈現「躍馬江湖道、志節比天高」的豪傑畫面,副歌則又轉為「心繫佳人路迢迢...冰心玉潔有誰憐」的柔和旋律,並以簡潔優美的歌詞描述出楊過與小龍女的武俠兩人世界。
1984年9月在中視播出,吳桓導演、玉笠人編劇。自小在都市長大的邱素雲(沈時華飾)和哥哥陪患病的父親回鄉下老宅,因為素雲的哥哥想透過周建邦(張佩華飾)來緩解家裡的資金周轉問題而使兩人相識,後來建邦愛上了素雲並與她結婚,然因建邦性格內向,在婚姻生活苦悶下,素雲與吳應強(寇世勳飾)因偶然邂逅而暗生情愫,也引來一場纏綿悱惻、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波折...
作詞:吳桓、作曲/編曲:張勇強,演唱人林淑容歌聲及音質與鳳飛飛神似,1978年以歌迷身份參加中視「一道彩虹」模仿鳳飛飛歌唱比賽獲得冠軍,1983年推出首張專輯「安娜」大受歡迎。此曲收錄於其「不忍別離」專輯,雖現在聽來屬於有點老式的唱法,但細細品味下,歌聲與旋律充滿感情與力道,實為一首經典的探戈曲風電視主題曲。
1984年12月在中視播出,導播陳正中、編劇夏美華。萬家莊與沙河鎮常為了爭奪水源而嫌隙叢生,莊主萬大權更是以截斷水源相逼,沙河鎮文武雙全的青年趙時俊(寇世勳飾)為了解開雙方紛爭,於是放棄與他彼此相愛的孤女沈心慈(沈海蓉飾),毅然迎娶萬莊主體弱多病卻善良的獨生女秋玲(李烈飾),而成為有名無實的夫妻,雖然一切雖看似平靜無波,但由於各大家族仍各有恩怨情仇,最後心慈則受其殺父仇人梁永昌陷害而被誤殺身亡...
作詞:娃娃(陳玉貞)、作曲:陳怡(陳信義)、編曲:陳志遠,收錄於費玉清1983年的「長江水」專輯。歌名來自於周邦彥詞牌「一翦梅」之起句「一翦梅花萬樣嬌」,旋律為小調曲風、編曲則以中西樂器合璧,在小哥的招牌轉音下,把男女主角在孤寂和絕望中仍對愛情矢志不渝的歌詞意境。
1985年1月在華視播出,導演宗華、編劇沈澎,為港台合作的電視劇。民國二十四年的白若薇(湯蘭花飾)為紅遍東南亞的香港紅歌星,後來到上海發展時,她與來自香港的大學生何志昂(徐乃麟飾)相識,並與大力洋行的杜清風(白彪飾)相戀,但在八年抗戰下世道混亂、人事已非,白若薇也經歷了一段坎坷的人生感情故事...
作詞:林煌坤、作曲:鮑比達、編曲:張錦華,演唱人湯蘭花為阿里山曹族原住民,1969年18歲時以電影「負心的人」後爆紅,但後來卻經歷了婚姻的挫敗、替夫背債等坎坷,將本就美麗的她歷練出一種極為脫俗的成熟和高雅,也完美地演出白若薇這個角色的靈魂,並將此曲深刻詮釋、唱出真感情。
1985年2月在台視播映,導演黃以功、編劇夏美華。蘇倩宜(徐樂眉飾)是醫師蘇方正的獨生女,蘇父希望學護理的女兒出國深造回來台北接掌醫院,沒想到她和高爾夫球場球童李達明(林在培飾)熱戀竟不想出國,由於蘇父不同意此婚事,倩宜一氣之下便和雕刻家黎偉傑閃電結婚,婚後不久兩人失和,小孩則因高燒傷害腦神經而造成智能不足,兩年後倩宜離婚出國深造、五年後回國,與醫師沈英浩(馬景濤飾)、歸國學人尹孟君皆有一段交往,但她最後並未再婚,而是只願與兒子共同渡過,並設立了殘障醫療機構,專為智能不足的孩子謀福利...
作詞:陳克華、作曲:陳復明、編曲:陳志遠,收錄於王芷蕾加盟飛碟唱片後推出的首張專輯「王芷蕾的天空」。歌詞與劇情相當契合,道出女主角年輕時經歷婚姻挫折、出國漂泊在外,最後沒有再婚、而只願跟他兒子一起渡過...充滿思鄉情懷及經過風雨歲月後的自我昇華,旋律悠揚婉轉,編曲則以鋼琴及弦樂為主,前奏及尾奏都由鋼琴以同樣的旋律獨奏,主副歌以優雅的弦樂伴奏,在清澈有情的歌聲下也讓異鄉游子深受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