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1|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基因體越大越容易絕種...嗎?

隨著基因定序的技術越來越成熟,我們也更有辦法完成具有複雜/大基因體生物的定序,所以大家大概都曾聽說過,哪個生物的基因體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打破了之前的另外一種生物的紀錄等等。


但是,基因體大未必就一定有什麼優勢。事實上,要維持一個生物,並不一定要有非常多個基因。而且,體型大的生物也未必基因體就大。最近發現的fork fern(Tmesipteris oblanceolata),基因體有人的50倍大,但是植物本身只有15-30公分高。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基因體大有可能反而是一種劣勢。怎麼說呢?其實並不難解釋。越大的基因體,就意味著要花更多的時間與資源來複製它,也意味著在進行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要把完整的基因體分配好的難度就越高。這會對於這個生物的競爭力產生影響。


邱園(Kew Gardens)的科學家們,想要證明是不是基因體越大,對植物就越不利。於是,他們收集了3250種被子植物的資料,包括基因體大小、滅絕風險評估、生活形態、氣候區域與分布範圍。這些植物中,有1012種是木本植物,2238種是草本植物,而其中有大約756種是特有植物(只有特定的地區有它們的分布)。


結果他們發現,基因體較大的草本植物,往往面臨更高的滅絕風險。但是,相同的現象並不出現於木本植物中。


在這其中,尤其又以特有植物的基因體大小與滅絕風險之間的關係最顯著。


這個現象,在不同氣候區之間都觀察到,不過在熱帶地區略弱。


因此,研究團隊認為,基因體大小可能是用來評估被子植物滅絕風險的指標之一。因此,他們鑑定出了793種尚未評估,但是基因體也相當大的草本植物,並建議各國應該要留意這些植物。


看起來蠻有意思,不過我個人是有點存疑的。雖然大基因體的確會需要更多的時間與資源來複製它,也會造成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時的複雜度上升,但是,造成物種絕種的主要原因,應該是棲地的消失吧?另外,雖然從這個研究可以看出相關性,但是相關並不代表因果啊?


更何況,在木本被子植物中,並無法建立這個相關性;所以要說基因體越大就越容易絕種,好像不是很有說服力。


個人認為,要建立這樣的說法,應該還是需要更多資料;雖然已經調查了3250種,但是種子植物有三十萬種呢,這也不過是1%啊。


參考文獻:


Soto Gomez, M., Brown, M.J.M., Pironon, S., Bureš, P., Verde Arregoitia, L.D., Veselý, P., Elliott, T.L., Zedek, F., Pellicer, J., Forest, F., Nic Lughadha, E. and Leitch, I.J. (2024), Genome siz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xtinction risk in herbaceous angiosperms. New Phytol. https://doi.org/10.1111/nph.19947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老葉報報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