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衰退指標浮現引發投資人的擔憂,導致全球股市波動劇烈,有認為會硬著陸,有認為會軟著陸,甚至也有認為經濟並無衰退(各種不同情境,See:2024/08/08,軟著陸或衰退?美失業率觸發「衰退指標」 分析師解析6種可能情境:1.經濟衰退、2.軟著陸、3.不著陸、4.滾動式衰退、5.成長型衰退、6.硬著陸)。
美國上周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意外低迷,引發衰退將至的擔憂。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7日表示,他依舊認為美國經濟有大約四成的機率會軟著陸,但相比於此,他認為更有可能會陷入衰退,聯準會可能無法真正達到通膨目標2%,但很快便會降息。
戴蒙受訪表示,經濟狀況比他預期的要好,但他仍然認為美國經濟,實現軟著陸的機率大約是35%到40%,也就是說經濟衰退的機率仍然比較大。摩根大通經濟團隊將 2025 年下半年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保持在 45%。
(See:2024/08/08,TVBS新聞,摩根大通執行長看衰美經濟 稱軟著陸機率僅四成、工商時報,摩通戴蒙:軟著陸機率低 經濟衰退更有可能、鉅亨網,摩根大通上調美國經濟衰退機率至35% 估9月、11月各降息50基點)
不過,被視為全球貿易晴雨表的航運巨頭馬士基執行長文森特·克萊爾(Vincent Clerc) 8月7日表示,由於貨運需求依然強勁,馬士基並未看到美國經濟衰退和貨運需求下降的跡象。另一方面,從零售商和消費品牌的採購訂單來看,克萊爾認為,仍可對美國當前消費水準,保持一定程度的信心。
(See:2024/08/08,財訊,股市震不停、經濟衰退要來了?航運龍頭和小摩執行長這樣看、自由時報,貨櫃需求未減 馬士基CEO:沒看到美經濟衰退跡象)
由於 7 月非農報告遠遜預期,華爾街的焦點從降息轉向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時機。儘管如此,一些分析師仍認為,雖然經濟衰退的風險上升,但是市場似乎有些反應過度了。就業市場仍有韌性,Fed 無須緊急降息。
(See:2024/08/08,鉅亨網,華爾街經濟學家:投資人對美國經濟衰退反應過度)
雖然經濟衰退的風險上升使投資人感到不安,不過,另一方面,許多專家仍舊認為目前的數據並不足以支持經濟即將衰退的結論。
華爾街日報認為:失業率上升,股市下跌,債券殖利率遠低於短期利率,這些都是經濟衰退的警示信號。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儘管經濟衰退風險上升,但美國目前尚未陷入衰退。要判斷是否在下雨,最好是站在外面,而不是數雨傘。同樣,要確定經濟是否已經開始衰退,最好是看看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BER)使用的指標,而不是薩姆規則(Sahm rule)。
非農就業人數在截至7月份的四個月實現成長,實際收入和工業生產在截至6月份的三個月也實現成長。如果經濟衰退已經開始,那麼這將是一次非常不同尋常的衰退(薩姆近來也表示,她並不認為經濟衰退即將到來)。
(See:2024/08/08,風傳媒、華爾街日報,華爾街日報》美國經濟看上去還未陷入衰退,未來走向取決於這些因素)
目前為止,美國經濟尚未陷入衰退,此刻要防止衰退來襲還不算太遲。全看Fed、投資人、消費者和企業員工如何反應。
華爾街日報首席經濟評論員葉偉平建議,Fed可啟動降息,提振房屋、汽車和其他利率敏感採購的需求,鼓勵企業投資、使股票吸引力增強,藉此中止那種惡性循環。所幸Fed上周已表明願意秋季降息,美債殖利率也應聲下滑,應有助於支撐經濟。
(See:2024/08/08,經濟日報,美國經濟還沒衰退 但「這種發展」可能真的導致衰退)
美國經濟衰退風險上升,眾人均擔憂,紛紛推促Fed降息,但中國卻不願拯救房市經濟?外媒傳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曾向中國政府提議動用1兆美金拯救中國房市,但中國政府拒絕將可動用資金用來支持「保交樓」(指政府為保障購房者權益,採取措施確保已售出樓盤能交付給購房者),而只願意用來支持「科技業」與「製造業」。
中國房地產危機持續延燒,拖累了中國經濟增長,外媒爆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曾向中國政府提出,可動用中央政府資金,來完成未完工住房項目的建議,估計該項方案的成本總額將接近1兆美元(約33.08兆元新台幣),不過這番建議卻被中國政府拒絕,理由是可能會產生「道德風險」。
IMF研判,部分原因可能是領導人強烈致力於將經濟增長重心從房地產轉移到「科技業」和「製造業」。IMF對救市計劃所需資金的評估,暗示著中國領導人在結束房市危機上面臨重大挑戰。房市危機已成為中國這個世界第2大經濟體的主要拖累因素。而事實證明,中國政府至今推出的救市措施,不足以扭轉局面。
(See:2024/08/04,中央社,IMF建議中國分4年動用1兆美元救房市遭拒絕、自由時報,IMF救中國房市!提1兆美元方案卻遭拒 當局理由曝光、風傳媒,中國放棄房地產了?IMF昔提議「撥款33兆救房市」卻遭拒 政府爆只放心力在「這2產業」)
如前所述,諸多經濟專家均指出,面對內需不振的狀況,就應以財政政策刺激消費需求而促進經濟成長,但中國政府並不願出面帶頭提出財政刺激政策以提振內需,而僅願意將有限資金投注於「新三樣」:電動車、太陽能電池及鋰電池的出口,導致產能過剩而遭到全球貿易關稅壁壘的抵制。因此,經濟危機不斷擴大,造成經濟衰退民不聊生。
華爾街日報推測是,中國政府態度謹慎可能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川普(Donald Trump)。也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這位"中醫"認為,對他的這位病人來說,最糟糕的情況還沒有到來,所以他希望把藥效最強的藥留作後手,以防萬一(See:2024/08/08,華爾街日報,中國政府為何不願給疲軟經濟下猛藥?)。
不過,其實,就只是習近平受林毅夫的影響,堅持林毅夫的「新結構經濟學」而已:「政府可以撬動的資源有限,所以應該把有限資源配置給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這種行為就是產業政策。」(See:2024/08/01,風傳媒,「中國不會犯日本的錯誤!」林毅夫談中國4大優勢:堅持「產業政策」才有後發優勢、中時新聞,林毅夫指日被美「誤導」致經濟停滯:大陸不會重蹈覆轍)。
可是,經濟危機不斷擴大,造成經濟衰退民不聊生,終將引爆民怨沸騰。
據報導,因中共政府祭出救市措施屢告失敗,經濟危機不斷擴大,普通民眾生活陷入困境,民間再驚現反習標語,引發數以百萬計民眾共鳴。湖南7月底再現反習近平標語,複製了2022年10月北京四通橋事件。22歲湖南青年方藝融近日表示,橫幅是他掛的,他曾參加白紙運動,希望中國人能早日擺脫專制。有消息指,方藝融已被捕。
(See:2024/08/03,希望之聲,官逼民反?習近平祭出救市措施屢告失敗 經濟危機不斷擴大 普通民眾生活陷入困境 民間再驚現反習標語引發數以百萬計民眾共鳴、中央社,湖南青年方藝融承認掛反習標語曾參加白紙運動)
另外,由於中國經濟復甦乏力,房地產市場難有起色,傳統製造業也持續萎縮,北京當局為了拉抬經濟成長,近年來提出「新質生產力」一詞,將大量資源轉移到電動車、太陽能板等高科技產業,但這些產業不需要太多工人,無助於解決傳統製造業和房地產業萎縮所產生的失業和欠薪問題,今年上半年中國工人維權事件更因此激增8.8%;其中,以建築業占比47.8%最高,其次是製造業的32.4%。
(See:2024/08/09,自由時報,中國房市、製造業持續萎縮 上半年工人維權抗議757起、大紀元,大陸現3反常現象 製造業萎縮 工人維權案增)
據說,不僅民間已民怨沸騰,就連中共高層也已開始反對習近平了。此亦所以才會出現中共持續擴大囤積糧食與能源。看來,不僅外患,內憂才是讓其更加擔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