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1|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內向者的好人緣聊天術

掌握47個對話黃金心法,輕鬆融入每個圈,跟誰都能聊得來!


我以前不愛看日本作者的書,原因很簡單,書中很常是一個觀念貫穿全文,從投入的閱讀時間來看,效益比較差。在連著讀了幾本比較難消化的書後,偶然借到這本,讀起來很輕鬆,看得也快,記得也深,觀念因此改變。(說是這樣說,但我可能還是會偏向用借的而不是用買的)

作者標題下得很用心,囊括書中的重點,內文只是補充說明以及加深印象。內文中重要的部分也會標注粗體及顏色,非常好讀。


這本書針對的是多人聊天,因為比一對一聊天難多了,而掌握了原則,一對一聊天也難不倒了。以下針對我自己本身容易遇到的困擾以及作者的建議舉例

  • 當話題是你不感興趣,而你又想要融入話題時,就去留意說話者的人物性格,並提出問題;舉例來說,當提到釣魚的話題,儘管我們對釣魚一點興趣也沒有,也可以問出很有趣的問題—「是什麼原因讓你開始喜歡釣魚?」、「垂釣的時候你在想什麼?」這時候,比起釣魚,我們可以從他的回答中更了解說話者的個性,可以挖掘出說話者的價值觀和見聞,挖出說話者獨有的故事
  • 對於不了解的事物,人的內心會先入為主抱持負面想法並保持警惕,這被稱為「警戒假說」,所以有些人只是因為不擅長說話,別人無法了解他,會覺得他是搞不懂的人,所以會下意識的保持距離,就形成了似乎很難聊的印象
  • 想要展現自己,其實不用花費太多心思,就一點小事也會讓你變得有趣,別人能從你的話中得知你的性格。例如,如果你喜歡讀書,你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
  1. 表達心情—當一本書只剩下幾頁的時候,會出現想趕快看完,但又捨不得看完的心情互相拉扯
  2. 表達行為模式—我想在回家的路上慢慢看書,所以下班都會搭各站都會停的電車
  3. 喜歡的程度—我房間裡的書架都放滿了,書都堆到地板上去了
  • 如果想要成為好的聽眾,需要滿足說話者渴望被認同的心態
  1. 認可對方的努力
  2. 設身處地傾聽對方的抱怨和煩惱
  3. 找出對方的優點並稱讚


社會上其實不只我們有這樣的困擾,在一個多人場合的聊天,場域中一定也有其他人不會聊天,如果你剛好又是多人聊天中,位階比較高的,或是比較想要控場,或是讓大家平均都能有說話的機會,以下是我們可以留意的地方

  1. 以愉快的態度傾聽
  2. 做出明確的反應
  3. 開口提問感到好奇的事情
  4. 把話題拋給旁聽者

透過拋話題也會讓其他的聽眾對你感到感激


還有一個我覺得很棒的建議,有打到我的痛點

聊天時,我們應該以共感去理解他人的感受並取得信任

有時候我們或許沒有辦法理解說話者的觀念,我們也可能在內心吐槽,然後心想:「難道要睜眼說瞎話的說我懂嗎?」其實所謂的我懂並不是共感,而是同感,同感只有在自己也抱持相同意見的時候才可以使用,而共感比較像是感同身受表示理解;也就是說,替對方說出感受就是共感。例如對方說我花了好多錢買了一雙鞋,結果穿了腳好痛真是中看不中用,你心裡可能會想:「這難道不是因為你自己尺寸沒買好嗎?」但如果是要運用共感,你可以說:「好不容易買了雙好鞋,真的是太可惜了」換句話說,我們是在將心比心

我這個人蠻苛刻的,所以很常會覺得是說話者自己的問題,應該要檢討,然後我應該要點出來,幫助他不要變成討厭的人(我這樣滿自私的,有在調整自己了),所以以後換個角度出發,會變更好的。


在聊天中用提問方式有好幾個優點,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可以控制話題走向,可以把話題帶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也避免了強行改變話題走向因為這樣不太禮貌。例如大家在討論服飾,如果感興趣,可以提問說:「那今年流行什麼衣服呢?」來聽到最新的潮流資訊;但如果對服飾沒有興趣,與其勉強自己在那邊聽不感興趣的東西,可以把話題導向「有沒有遇過很麻煩的客人呢?」來聽到一些奧客的故事。這個方式可以讓我們比現在更享受對話

再舉一個書中例子,剛提問題的時候不要關注資訊的細節,而是要關注在人身上

以跑步來說,「什麼地方讓你覺得特別有樂趣?」、「慢跑持續到現在,有什麼變化呢?」、「什麼契機讓你決定你想要慢跑」、「慢跑的時候再想什麼呢?」、有想過以後要挑戰馬拉松嗎?」


還有一個很不錯的建議,那就是在聊到個人經歷時,盡量具體說明。例如「我很怕生」

可以改成「就算在路上遇到認識的人,我也會假裝沒有注意到對方」,或者,「我假日通常都在家裡」可以改成「我不喜歡人潮多的地方,所以假日都待在家裡,最近讀了極簡主義後就迷上了斷捨離,上週我一口氣扔掉兩袋衣服」


就算你對話題不感興趣,而別人又把球拋給你,那就談談,為什麼我不感興趣,例如別人在聊電影,問你看不看電影呢,與其說沒有不太看,讓人感覺被拒絕,可以說出明確的原因,「要持續做兩個小時很痛苦」、「沒有人跟我一起去」、「我不認識任何明星」


總的來說,我滿喜歡這本書的,休閒時讀讀很不錯

  • 聊天,展現人物性格比提供資訊更加能產生進一步的連結
  • 提問可以幫助你了解說話者的性格,也可以控制話題走向
  • 共感可以讓說話者感覺被理解,也可以從聽眾身分給予真心的支持



作者: MIYATA SATOSHI 譯者: 林以庭

出版社:大牌出版 出版日期:2023/12/27

語言:繁體中文 電子書:v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