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3|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來德國後.....我發現的八件事

    我從今年8月底開始在德國西部的一座小城鎮-法倫達爾開啟我五個月的交換生活。出發前對德國這個國家做了一點功課。包括風土名情、社會現況等等,當然還有我比較感興趣的歷史文化,但看的大都是來自中文圈的視角。實際到德國並住了一個半月後,有一些差異跟發現感受非常印象深刻,這邊列舉八個點跟大家來分享。


    (一) 英語走透透

    雖然我也還沒到過真正非常鄉下的地方,但目前從餐廳服務生到超市店員,甚至是一班地方小店的人員都可以通英語。讓德語能力非常羞愧的我也能在德國非常便利的享受自助旅行。

    (二)外食可以很便宜

    一般留學生交換生到歐洲都會想要在家自己煮,因為歐洲的人力成本昂貴。外食動輒就吃到7、800台幣。但來當地後發現也是有不少外食選擇可以提供10歐元以下的餐點,例如一些土耳其、北非、中東、亞洲料理。這對想省錢又是亞洲胃的我可謂是一大福音。雖然目前吃到很合胃口的餐廳還不多就是了,但餐餐自煮終究還是太累人了。

    (三)準時???

    來德國前聽聞已久德國人的守時好名聲,然而短短一個多月我已經被各種德國鐵路以及客運系統搞過不下五次。要不動輒延遲半小時以上,甚至也遇過兩次班車取消。搞到我每次出門都神經緊繃,緊盯著手機是否出現誤點通知。根據他們自已的統計(應該不會讓自己太丟臉吧),2023年德鐵長途火車的準點率只有64%!!(超過6分鐘才叫做誤點)在火車站快速交朋友的方式就是找到跟你一樣被德鐵大搞特搞的人然後跟他一起放生痛罵。以守時嚴謹聞名的德國人可以跟這樣的交通系統並存實在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四)自然樸實的民族精神

    雖說只是一些很浮面的判斷依據,但去過一些歐洲國家,從建築風格、飲食、音樂、藝術等方面可以大概勾勒一個國家的基本個性。觀察下來德國人似乎追求自然樸實的生活風格,且看中物品的功能性遠大於美觀、時尚。街道上看不太到太華麗的建築跟設計,整體市容呈現一種不佳雕飾質樸的感覺。德國似乎也有好好珍惜自己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在這裡生活可以感受到自然跟人之間的平衡。剛好夠用,享受均衡。我認為這也是很值得學習的生活哲學。

    (五)符號的使用

    德國的小數點(.)跟千分位符號(,)跟我們是相反的。(39,9意為三十九點九,10.000意為一萬)。這件事不知道為什麼讓我有這麼深的感觸。只是想起國中理化老師講的一個小事:符號形塑了我們現在認知的世界觀。但歷史會不斷演進,像五百年前的人就深信著宇宙繞著地球旋轉。所以沒有甚麼事情是永恆不變的,永遠要去懷疑眼前的一切,尤其是那些你潛意識已經認為理所當然根深蒂固的「常識」。好吧可能沒什麼關係,只是說教慾上來了。但地球上某個地方的認知跟我們是完全反這件事對我來說挺值得玩味。

    (六)行人好大,但我不怕

    所有的行人號誌燈都要需要按按鈕才會變燈,否則你等到天荒地老都還是紅燈。但在德國行人的路權被受重視,在速限50的市區行人的確就是大王,看到暫時沒車就會直接穿越。好幾次我看了都在替他們捏把冷汗。汽車駕駛也大多會禮讓即便是紅燈。當然也有遇過絲毫不退讓的駕駛.....那次著實快把我嚇死了....

    (七)「德國」豬腳?

    說到德國,大多數人可能會想到德國豬腳、酸菜、新天鵝堡、啤酒節的典型的德國印象,提到德國美食大多數人一定都會想到豬腳、白香腸以及啤酒。然而這些德國文化的「刻板印象」其實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東南部的巴伐利亞邦,也就是第三大城慕尼黑所在的地區。跟西部北部的德國飲食文化其實是相差甚遠的。其他地區的飲食文化並不豐富,常一餐就是麵包做收。北部頂多會多一些海鮮料理,跟德國人崇尚簡單的生活風格十分相配。事實上現在的德國領土在歷史上本來就一直不是統一的政權,而是一群鬆散的地方邦國。在近代更是多次歷經領土變遷。什麼是德國菜?什麼是德國文化?什麼是德意志民族?也是至今仍在討論不斷的議題。

    (八)背包客最討厭國度

    出國前看了一份報告,德國在全世界國家背包心中的喜愛程度為吊車尾。理由不外乎為不歡迎、冷漠、排外等標籤。因此我在剛開始與當地人互動時總是帶了一份戒備跟距離。但令我驚訝跟開心的是,實際上我遇到的德國人都非常熱情、友善有禮貌。我的宿舍本身也是養老院,每次的電梯溫暖SMALL TAIK都會讓我充感受到滿滿暖意,在火車站迷路、手機沒有網路訊號、看不懂德文時也都會有熱情的人不加思索的幫助你。當然這可能存在抽樣誤差,也許單純就是我運氣好。但這個發現也讓我在後續希望保持開放的心態去探索未知的事物。不被成見、標籤所影響,把心態歸零去享受只屬於自己的德國印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