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投資05.4-投資心理-一定要存300「張」?

指數投資05.4-投資心理-一定要存300「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最近聽到朋友說股市上漲,好多標的如ETF都漲到很貴了,買不起一張,因此跑去買相對低價的相同類型的etf,可以買「比較多張」。

以上這段言論說來對也不太對,但確實是許多存股族容易有的「張數迷思」。

雖然指數投資主打市值型指數標的為火力集中對象,但在「累計資產」的角度上,很多觀念是可以拿出來細細討論的,也可以對存股族有觸類旁通的機會。

raw-image


正文

你是否聽過累積了幾百張標的大師,告訴你一定要存到某某張數?

你是否也認爲很想存股,但是看到一張好幾萬的標的卻存不下手?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心理障礙,那就讓我用一個簡單的案例來解說


一名健康的成年人一天要喝水2000c.c

小明是個每天在外走跳的建築工人,因此他喜歡一次買一大罐「結冰水」

這樣子喝起水來又順暢又享受。

那如果小明是一位在辦公室上班的文書人員,因為公司裡有飲水機

小明每天自帶500c.c.水壺,一天分四次裝,一樣喝了2000c.c

請問

你喜歡哪一種?

你可以先保留你的答案,最後再來討論

raw-image

部位先決

當然我也知道手上有好幾「張」股票那種好比一疊鈔票在手的錨定感超級舒服,也能帶給你無比的信心,我有XX張股票!(聽起來鏗鏘有力XD)

不過

對於真正累積資產的人而言,只要帳戶淨值是上升的,你要在乎是一張還是一股嗎?

更重要的是,透過零股的累積,可以提早進入市場,也能夠養成固定金流投資的習慣。

因此不論是存股人還是指數投資者,都可以透過零股買賣來累積資產,也不用因為張數的迷思逼迫自己買進較差的標的。


指數先決

接下來針對指數投資者,有一些加強的部分

首先,你買了什麼?精準來說,你買的ETF追蹤什麼指數?

這就好比我們知道要喝水,但實際上喝的是白開水還是雪碧?

就以指數投資用的兩檔etf而言

voo和spy, 兩者追蹤的指數都是標普五百指數

在2024年10月21日台灣上午當下,兩者的收盤價分別為

  1. VOO: 537.36 usd
  2. SPY: 584.59 usd

同場加映

元大S&P500ETF: 58.6 ntd

假設不考慮追蹤誤差與管理費,在追蹤相同指數的標的之間,也會有這種「同標不同價」的現象。

這牽涉到基金發行價,但是淨值漲跌計算的方式照理說都會跟著「追蹤指數」同步調整,也就是說不考慮ETF本身運作與管理效率而言,不論是持有voo,spy還是00646都是一樣的概念。

大概就是白開水跟氣泡水還是礦泉水的差別XD

---

之所以特地提到,是因為最近有親友準備投資債券ETF,but...你知道的

雖然目的不是指數投資,但名字有「投等債」的一大堆,投信發行的廣告都很美好,實際上大家追蹤的指數各有千秋,最後親友選擇「最便宜」的標的買進持有。

---

我要買十張!

那麼說了這麼多,究竟為什麼一定要有這種張數概念,大概幾個原因

  1. 以台股為視角,確實一張是比較合乎大家的「日常」
  2. 整數有一種魔力,就像一手、一打,一次打十個
  3. 一種里程碑的信念,讓自己可以不斷投入
  4. 在台股的買賣模式,整張比零股流動性更好

即便是台股以張為交易單位,配股配息認列計算是以「股」為單位唷!

因此對於沒有高額現金收入的小資族而言,透過券商定期定額

其實就可以穩定累積「股數」,假以時日一定也會存滿「一張」

過程中也可以以股為單位獲得配息進行再投入

因此綜合上述的概念,其實可以換個角度

不論是「張數」還是「股數」,都是構成資產總值的一環

把計量單位轉為「總值」以後,只要單看券商軟體給的帳戶總值紀錄就夠

並透過自行記錄持股買進賣出,把淨值記錄下來

一樣可以把這樣的過程視覺化,去感受資產上漲的曲線。

raw-image


結論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張數不在多,淨值高就贏

多年以後你累積上千萬資產,隨著股價上漲許久

你會在乎你有VT,0050,bnd還是台股XX金的幾千幾萬股(張)?

存股者如果會,那代表累積的還不夠多XD

指數投資者會說每年透過再平衡計畫提領多少生活費。

至於買賣的是張數還是股數,其實也不重要了。


後記

最後再問大家一次

2000c.c的水你是選擇

  1. 一大罐買好買滿
  2. 環保杯一杯接一杯


至於長期以指數投資為主我會怎麼選?


那當然是

四季春微糖少冰XD

我投資就是為了享受人生啊,喝水這種事自己看著辦啦...

感謝你的閱讀,歡迎點讚回覆~

raw-image


avatar-img
RAY的學習筆記
21會員
52內容數
📚 熱愛閱讀與金融市場的業餘知識工作者。 🧭 投資是一段認識自己的旅程,而我在這裡記錄腳步。 🌿 這裡不是標準答案的產地,而是我安靜輸出、慢慢釐清想法的所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AY的學習筆記 的其他內容
還記得月初,川普投顧出招,對外祭出新一輪關稅政策。新聞剛出來,美股瞬間下挫,台股同步跌停,投資群組一片哀嚎。但你如果有再多看一點,就會發現這場市場震盪,其實不是「全面崩跌」,而是「分歧開始」。 有的資產重挫,像美股、台股與科技類股 有的資產卻逆勢上漲,例如黃金與部分能源商品 那麼,你的呢?
那一週,市場給了每位投資人一堂難忘的震撼教育。 從跌停到漲停,從崩盤到狂歡,短短五天,情緒洗三溫暖,帳面變雲霄飛車。 如果你也在 4/7~4/11 這段時間盯盤,或許也曾在心中閃過一個聲音: 「這是怎麼回事?政經動盪、資產大縮水,是不是要世界末日了?」 別急,我們慢慢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股民欲斷頭,隨著美國宣布課徵各國徵收關稅後,基本上全世界的資本市場可說是被川普給一鍵提領了。 然而,面對市場「提款」的壓力,我們真的只能被動挨打嗎? 其實,與其等待市場從我們的部位中抽走資本,不如主動思考如何在投資的後期,安全地將資產從市場中「提領」出來。
還記得月初,川普投顧出招,對外祭出新一輪關稅政策。新聞剛出來,美股瞬間下挫,台股同步跌停,投資群組一片哀嚎。但你如果有再多看一點,就會發現這場市場震盪,其實不是「全面崩跌」,而是「分歧開始」。 有的資產重挫,像美股、台股與科技類股 有的資產卻逆勢上漲,例如黃金與部分能源商品 那麼,你的呢?
那一週,市場給了每位投資人一堂難忘的震撼教育。 從跌停到漲停,從崩盤到狂歡,短短五天,情緒洗三溫暖,帳面變雲霄飛車。 如果你也在 4/7~4/11 這段時間盯盤,或許也曾在心中閃過一個聲音: 「這是怎麼回事?政經動盪、資產大縮水,是不是要世界末日了?」 別急,我們慢慢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股民欲斷頭,隨著美國宣布課徵各國徵收關稅後,基本上全世界的資本市場可說是被川普給一鍵提領了。 然而,面對市場「提款」的壓力,我們真的只能被動挨打嗎? 其實,與其等待市場從我們的部位中抽走資本,不如主動思考如何在投資的後期,安全地將資產從市場中「提領」出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搞懂季度再平衡+債券對沖,實務上應該如何操作並注意哪些重點 重點摘要:為什麼要認識這組能穿越牛熊的長期投資組合 如何由《財星500強》大企業選股,打造的實證長期投資策略方法 從你的長線投資組合如何選股一個跨科技、消費、金融、能源的『全產業核心組合』,而非單壓科技或熱門題材。但又輕鬆的方法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搞懂季度再平衡+債券對沖,實務上應該如何操作並注意哪些重點 重點摘要:為什麼要認識這組能穿越牛熊的長期投資組合 如何由《財星500強》大企業選股,打造的實證長期投資策略方法 從你的長線投資組合如何選股一個跨科技、消費、金融、能源的『全產業核心組合』,而非單壓科技或熱門題材。但又輕鬆的方法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